朱軍
摘 要:隨著國際交流的日益廣泛,英語的重要地位日益凸顯。在基礎教育階段,強化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提升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是當前初中英語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文章基于核心概念界定,通過對哈爾濱市第一六三中學校學生口語學習現狀的調查分析,研究和討論當前初中學生英語口語表達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就如何有效開發英語口語教程提出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口語教程;聽說能力;核心素養;圖式理論
中圖分類號:G421;G633.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22)05-0067-03
隨著素質教育的推進,在英語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核心素養的培養越來越重要。英語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英語教學應該注重語言實踐,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其中英語聽說能力作為掌握英語這項交流工具的基礎,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從語言發展的角度來看,聽說是信息輸入技能,是獲得語言信息和語言感受的最主要的途徑,是讀寫技能的基礎。本文從有效開發口語教程入手,對如何促進學生聽說能力的提升進行探討。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1.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包括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意識和學習能力四個維度。語言能力就是用語言做事的能力,涉及語言知識、語言意識和語感、語言技能、交際策略等;思維品質是思考辨析能力,包括分析、推理、判斷、理性表達、用英語進行多元思維等活動。文化意識重點在于理解各國文化內涵,比較異同,汲取精華,尊重差異。學習能力主要包括元認知策略、認知策略、交際策略和情感策略。
2.圖式及圖式理論
圖式就是存在于記憶中的認知結構或知識結構,每個人頭腦中都存在大量的對外在事物的結構性認識。所謂圖式理論,是指圍繞某一個主題組織起來的知識的表征和貯存方式為基礎的理論。
二、對學生口語學習現狀的調查分析
本調查選取哈爾濱市第一六三中學校初二年級兩個班的學生進行英語口語學習調查,發放問卷的總份數為50份,回收有效問卷50份。問卷有效回收率為100%。調查的主要目的在于了解學生英語口語學習情況,明確學生在哪些方面存在問題,哪些方面有待提高。掌握這些情況后分析原因,為英語口語教學改革、調整英語口語的課程設置提供一些參考依據。
1.主要問題
(1)能聽懂教師英語授課的學生比例不足三分之一。(2)英語教材中的聽力內容學生能或大部分能聽懂,并能順利完成相關習題的比例不足三分之二。(3)能用英語表達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事物的學生比例不足三分之一。(4)課余時間從不與同學、教師進行英語交流的學生比例超過三分之二。(5)在日常生活情境(醫院、餐館、娛樂場所及家鄉名勝古跡)中熟練運用交際用語的學生比例不足三分之一。
2.原因探究
(1)教師層面。首先,在對學生進行英語考核時都是采取筆試的方式,因此教師在課堂上都注重培養學生的讀寫能力,很少甚至不會培養學生聽說能力。這是導致小學生聽說能力薄弱的一個重要原因。其次,在英語課上,教師基本上都是使用漢語進行教學,過度地重視語法的講授,而忽視了英語本身的交際功能,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導致學生口語水平的低下。最后,學校普遍具有班額大、學生多的特點,教師在有限的40分鐘內很難讓每個學生都獲得足夠的聽說的機會,英語聽說訓練難以落到實處。此外,部分英語教師教學方式相對單一,且學生的精力沒有辦法長時間集中,導致英語聽說教學效果進一步下降。
(2)學生層面。第一,學生缺乏英語交際的信心。在進行英語交際時,部分學生聽不懂、說不準,不敢表達,無法進行有效交流,因而對英語學習失去信心。部分學生害怕出錯,害怕被人嘲笑,久而久之對英語的學習就成了有口不能說、有耳不能聽的啞巴英語、聾子英語。第二,學生口語交際興趣不足。部分學生在思想上不夠重視英語口語學習,對英語口語交際的重要性認識不深,對學習英語口語與自己未來發展的關系不太了解,存在學不學英語口語都無所謂的思想,這降低了學生英語口語的學習興趣。此外,在初中階段,學生掌握的詞匯量還不多,無法靈活運用所學英語知識進行交流,學生英語基礎薄弱成為口語交際興趣產生的攔路虎。第三,對英語文化背景缺乏了解。語言實際上是一種文化,學生要想學好英語學科,就要初步了解英語國家的歷史與文化,包括生活習慣、風土人情等,這對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部分學生嚴重缺乏英語文化背景知識,沒有跨文化交際意識,沒有掌握英語語言規律,這會嚴重阻礙學生聽說能力的提高。
(3)家長層面。首先,為了在英語考試中取得好成績,家長十分注重孩子的英語讀寫能力,部分家長不重視孩子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一味地以“考試分數”來衡量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而忽視了對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的培養。其次,由于家長本身懂英語的很少,能用英語交流的基本上沒有,所以就算家長有心與孩子交流,也心有余而力不足,無法有效督促學生課后的英語聽說訓練,在家庭中很難為學生創設英語交流情境。
三、有效開發英語口語教程的策略
1.營造良好的聽說氛圍
當前,校園內的語言都是中文,很少會有英語的語言氛圍。為此,英語教師可以營造校園英語文化氛圍,比如定期舉辦英語演講比賽、英語節等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這對學生英語口語也能起到很好的訓練作用。不但如此,英語教師還應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用英語問候和交談,教師應當以身作則,不僅在日常生活中鼓勵學生多說英語,還應盡量用英語全程授課。如此,語言氛圍會更加濃厚。此外,互聯網擁有豐富的視聽資源,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來營造良好的聽說氛圍。例如,在周末的時候,組織線上英語角,利用直播軟件、社交軟件等進行在線英語口語訓練,使學生沉浸在英語氛圍中。
2.豐富第二課堂活動,有效擴展英語課堂
初中英語教學基本都是安排一周一次英語聽說課,師生普遍反映聽說課堂教學在教學時間上根本不能滿足學生提高聽說能力的愿望。開展第二課堂活動,如英語角、英語講座、英語演講比賽、英語知識競賽、英語歌曲比賽、英語電影欣賞等,能有效地拓展學生提高英語聽說能力的語言環境,實現英語聽說課堂教學與第二課堂活動的互動互補、相互促進。為了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聽說能力,教師可以積極開展第二課堂活動,在校園里組織英語社團、英語沙龍等,號召學生積極參加,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并且為學生營造語言氛圍。
3.利用圖示理論開發英語口語教程
近年來,隨著英語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一直處于我國英語教學中薄弱環節的聽說教學得到了更多重視。在教學中,英語教師積極運用圖示理論指導學生的口語學習,能改進口語課堂教學效果,不斷增強學生語言感知能力,真正促進學生聽說能力的有效發展。筆者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發現,“圖式理論”不僅適用于口語教學,而且對聽力教學也有著積極的指導作用,因為讀和聽都是人們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都是作者所創作的內容與讀(聽)者的經驗或記憶圖式相互作用的過程,其差異僅在于一個是通過眼睛獲取信息,一個是通過耳朵獲取信息?!皥D式理論”指導下的英語口語教學不僅能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學生對口語材料的興趣,而且能使學生在自我探索運用學習策略的過程中,積淀豐富的語言感知,獲得更為豐富的英語知識。初中英語口語教程應以日常生活題材為主,對于大多數口語材料,學生大腦中已有相應的圖式,關鍵在于如何激活它們,以幫助學生提高理解能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達到補充、激活學生腦海中已存的相關主題信息,同時也為學生的口語輸出建立起背景圖式,促使學生在學習之前有一個初步印象,從而使學生大腦中的語言圖式不斷豐富與活躍起來,促進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不斷提升。
4.幫助學生消除文化障礙
在教學中,教師除了使學生掌握和提高語言的基本功外,更要使他們了解英語國家特定的語言文化環境、特定的文化母體以及特有的文化觀念等,努力擴大學生視野。這樣才能彌合文化溝壑,使學生在日常交際中靈活應變、自主表達,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英語聽說學習不僅僅是學習語言知識,學生還要去了解這些詞語、句子的文化內涵,英語國家的文化常識、宗教觀念、風俗習慣、價值觀念等。在聽說教學過程中,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熟悉英語國家人們的思維方式,教師應引導學生對不同民族、不同地區的文化習俗進行比較、分析,幫助學生消除文化障礙,使學生英語學習與英語國家文化的學習齊頭并進。學生越深入細致地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就越能正確理解和準確地使用英語。
5.結合學生的興趣點,從語用角度出發,創編有地域特色的聽說教材
教材編寫必須強調“以人為本”的原則,也就是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發展和需要。為此,教材編寫的程度、分量、體系、方法與活動的設計等都應滿足學生身心發展的需要。結合問卷調查數據,以適合初中生心理特征、接受水平、使用頻率和宣傳大美哈爾濱為指導思想,筆者所在學校組織英語教師創編了基于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初中英語實用口語校本教材。整套教材中的語言知識和技能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系統地、循環反復地進行安排,特別注意控制聽讀語篇的難度和梯度,盡量使學生容易接受和理解。在教學中,聽說教材不僅提供示范,而且提示學習策略,給學生聽說學習以足夠的支持,幫助他們一步步獲得成功。英語教師在創編聽說教材中一定要深層次地挖掘教材內容,探尋地域特色,增加能引起學生興趣的東西,再輔以靈活巧妙的教材結構設計,這樣的英語教材更有助于提高學生英語聽說能力。
四、結語
在新課改背景下,有效開發口語教程是一個反復實踐與改進的過程,在實施中不僅豐富了學生英語學習素材,而且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延展了英語教學的使用價值和實用價值,為學生創造了使用英語進行有效交流的機會。因此,教師要重視學生英語聽說能力的培養,有效開發口語教程,提高聽說教學水平,改良傳統的聽說教學模式,增強聽說教學的有效性,要繼續堅持完善口語課程開發并應用到教學實踐中,從而促進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進一步提升。
參考文獻:
[1]周相利.圖式理論在聽力教學中的應用[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2(10).
[2]史旭升.圖式理論在英語聽力教學中的應用[J].外語電化教學,2004(04).
[3]駱佳雪.小學英語聽說能力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黑龍江教師發展學院學報,2020(08).
[4]宋芹芹.信息技術支持下的農村初中英語聽說教學策略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5.
[5]徐芳.新課標下高中英語聽說能力培養的交際法策略應用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3.
[6]程娟.提高高職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方法和策略[J].遼寧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0(03).
[7]林春洋.非英語專業學生口語學習現狀調查與分析[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07).
[8]楊惠中.怎樣提高英語聽說能力[J].外語界,2008(01).
[9]孫衛紅.有效提高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策略研究[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04).
[10]姜凌琳.中職生學習動機對英語聽說能力的影響及對策研究[D].湖南科技大學,2018.
[11]孔雨順.利用音樂輔助教學培養小學生英語聽說能力的實踐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5.
Effectively Develop Oral English Course to Improve Students' English Listening and Speaking Ability
Zhu Jun
(Harbin No.163 Middle School, Heilongjiang Province, Harbin 150001,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ly extensiv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the important position of English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rominent. In the stage of basic education, strengthening students' English communication ability and improving students' English core competence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tasks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definition of core concepts,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tudents' oral English learning in Harbin No.163 middle school, this paper studies and discusses the problems and causes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oral English expression,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on how to effectively develop oral English course.
Key words: oral course; listening and speaking ability; core competence; schema the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