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鑠
摘要:紅色資源是中國共產黨在各個歷史革命時期總結的經驗智慧,涵蓋了精神、制度等多個方面。在“立德樹人”的新時期教育背景下,將紅色資源應用到高校思政課教學中,不僅可以豐富教學內容補充,還可以將思政教育引向深處,對學生的三觀塑造提供保證,筆者將結合自身的實踐教學經驗,對紅色資源在高校思政課教學中的應用做出相關探討。
關鍵詞:紅色資源 高校思政課 教學應用
前言
紅色資源是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在革命時期,建設時期創造的蘊含豐富革命精神和歷史文化內涵的獨特中國特色先進文化。其中既包括革命遺址、革命文物等物質文化資源,也包括延安精神、長安精神、井岡山精神等不同時期形成的紅色革命精神、革命理論非物質文化資源。紅色資源作為我國優秀文化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高校思政課教育中應用意義重大。
一、紅色資源在高校思政課教學中的應用意義
高校學生是新時期現代化建設的生力軍,而紅色資源是中國共產黨和人民在歷史革命變遷過程中形成的具有實踐特色、理論特色、時代特色、民族特色的寶貴精神財富和物質遺產,紅色資源在高校思政教育中應用具有重要意義。首先,有助于豐富高校思政教育內容,拓寬高校思政教育渠道,思政是高校的一門必修課程,具有立德樹人的重要作用,但一直以來,高校思政都存在說教意味太強,死板枯燥的弊端,無法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參與到課程中來[ 1 ]。而紅色資源內容豐富,具有極強的感染力和滲透力,在高校思政教學中,教師若是能夠有效地引入紅色資源,一定可以更好地增強思政課程的鮮活性,提升高校思政課教學質量。其次,有助于學生健康成長發展,紅色資源是在革命歷史階段形成的寶貴資源,具有極大的引領作用,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引領中國走向繁榮富強的道路,在高校思政教學中,引入紅色資源,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加深對黨性文化的認識,引領學生知行合一,對學生的健康思想觀念塑造是具有重要意義的。
二、紅色資源在高校思政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1.紅色資源豐富理論
紅色資源具有內容豐富、形象生動的特點,在高校思政課程教學中,應用紅色資源能有效地彌補傳統思政課內容形式枯燥、單一的問題,這樣就可以更好地向大學生傳遞正能量,為學生正確的思想意識發展提供保障,因此應用紅色資源豐富高校思政課理論是一種可行之法,但在這個過程中有以下幾個方面需要注意。首先,紅色案例選取要具有針對性。恰當的紅色資源案例選取,往往可以實現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如在以“成就出彩人生”為主題的高校思政課程中,教師就可以將感動中國的時代人物這一新時期的紅色資源作為教學案例,以此引導學生對“大奉獻”與“小奉獻”做出辯證思考,從而幫助學生明確自身的歷史使命與責任[ 2 ]。再或者,在學習“農業社會主義改造”這節課程時,教師可以引入“窮棒子社”的紅色資源案例,說明農業社會主義改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為課程教學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更好的幫助學生理解思政內容原理。其次,紅色資源引入要協同連貫,在高校思政課中,教師引入紅色資源,應該將課前、課中、課后有機地聯合在一起,這樣才能夠幫助學生形成完整認知,如在學習“堅定理想信念”這節課程時,教師可以在課前向學生引入與堅定理想信念有關的系列講話的紅色資源內容,以此在課前讓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宏觀了解。而在課中則可以讓學生互相分析革命故事,對如何傳承紅色基因進行小組合作討論,幫助學生明確堅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性。在課后,教師則可以為學生布置閱讀紅色經典、撰寫讀后感方面的作業任務,這樣將課前、課中、課后連接在一起的紅色資源思政教學,可促使高校思政課程教學整體升華,更好地發揮出紅色資源在高校思政課中的育人作用。
2.紅色資源文化感染
校園文化對學生的思想、行為、心理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在引入紅色資源的高校思政課中,教師還可以借助紅色資源打造優勢校園文化,從而借助校園文化對學生進行感染熏陶,具體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做起。首先,應用紅色資源,打造校園物質文化教育。高校可以將紅色資源作為主題,在院校當中建立偉大歷史人物的雕像,以此幫助學生還原歷史場景,身臨其境地感受紅色文化的沖擊。此外,還可以在校園的教室、走廊懸掛紅色文化壁畫,如“渡江戰役”“開國大典”等,通過這些壁畫的展示,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各種歷史革命事件,增強學生對紅色文化的理解,從而潛移默化地實現對學生愛國愛黨情懷方面的教育作用。其次,應用紅色資源,開展校園精神文化教育[ 3 ]。在引入紅色資源的高校思政課程中,教師還可以依托紅色資源對學生進行豐富的校園精神文化教育,如可以邀請相關專家或者老紅軍來校區開展紅色專題講座,組織學生開展紅色讀書月、紅色知識競賽、紅色專題演講等活動,并且還可以利用校園廣播等途徑,對學生進行紅色教育方面的宣傳。同時還可以利用建國、建黨周年紀念日,在校內組織開展建黨文藝晚會、建國征文比賽等活動。通過各種豐富的紅色校園文化活動的開展,更好的幫助學生認識紅色文化,在豐富的校園精神文化教育下,為思政育人目標落實增添動力。
3.紅色資源實踐體驗
在應用紅色文化的高校思政課程教學中,有必要通過實踐體驗的方式,幫助學生身體力行地感知紅色文化,感受紅色教育的魅力,具體本文中提出以下兩方面的途徑。第一,開展實踐教學。高校可以借助各種愛國教育示范基地,帶領學生進行實踐學習。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觀愛國實踐基地、走訪革命故居,以此更加深入地感受紅色文化歷史,讓學生在親身游歷經驗的過程中,加深學生的黨性修養,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榮譽感,以此更好的幫助學生堅定黨的信心[ 4 ]。其次,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在高校思政課程教學過程中,考慮到學生日常學習比較繁忙,很難有深入的實踐體驗機會,而對此就可以充分地利用寒暑假期間,組織學生開展各種以紅色文化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如參觀紅色革命景點、進行紅色社會調查等實踐活動,如我校就曾在暑假期間,組織學生開展“重走紅軍長征路”的紅色教育實踐活動,在實踐活動過程當中,幫助學生了解革命先輩的不易,感受革命長征的艱辛,以此激勵培養學生艱苦奮斗的意志,更好的明確黨的信念。
4.紅色資源網絡教育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計算機網絡廣泛普及,而網絡的強大作用對于紅色教育而言是一種助推、也是一種機遇,本次課題研究建議,高校思政課教學可以充分的利用網絡作用,通過紅色資源網絡教育,實現更好的育人效果,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第一,構建地域特色的紅色網站。近些年互聯網技術的迅速發展,越來越多的高校建立了專屬于自身的特色網站,如北京大學建立的“紅旗在線”校園網站,廣泛地爭取了學生的意見,將與紅色文化有關的圖書、影視構建了不同的板塊,為學生了解紅色文化提供了便利的渠道,實現了良好的育人效果。而這就是國內其他高校可以借鑒學習的經驗,各地高校可以立足于當地實際,從當地具有“紅色氣息”的代表人物、風土人情、紅色景觀出發,構建地域特色的紅色網站,以此增強對紅色文化的認識理解[ 5 ]。第二,構建紅色網絡論壇。論壇是在網絡時代背景下所衍生的一種交流互動方式,而在高校開展紅色文化的思政課程教育中,就可以專門組建紅色論壇,就文化有關的熱點問題在論壇當中在線討論,高校的思政教師要積極參與其中,利用課余時間與學生在論壇之中就某一個問題進行在線交流,這種平等、公開、透明討論方式,不僅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構建思辨意識,也可以在教師與學生的交流和答疑解惑中,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引領學生堅定黨的意識,更好的規避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第三,開展紅色網絡活動。融入紅色資源的高校思政教學中,學校還可以依托于網絡作用,為學生組織開展各種紅色網絡活動。如可以借助網絡帶領學生開展閱讀紅色小說、觀看紅色影視的網絡活動,同時,還可以借助網絡,讓學生共同去分享講述紅色故事,每人發一條有關愛國、愛黨的紅色宣言等。這些豐富多樣的紅色網絡活動,不僅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同時還可以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使學生深受紅色文化感染熏陶,從而更好地扎實紅色教育,在具備時代感的紅色資源教育下,更好地實現紅色文化教育性。
三、結語
紅色文化資源是中國共產黨人和各族人民在各個時期歷史革命奮斗過程中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和物質遺產。在新時代背景下,紅色文化依舊散發著勃發的生命力,并無時無刻的給予當代人民指引的作用,因此將紅色資源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當中具有重要意義,今后教師應該加大對紅色資源在高校思政教學中的探索,從而為大學生的思政教育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本文系黑龍江省十三五計劃2019年度重點課題,紅色經典資源在《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實踐教學的應用研究;項目編號:GZB1319076)
【參 考 文 獻】
[1]李小林.大別山紅色文化資源在高校思政課教學中的融合與運用[J].科教文匯(上旬刊),2020(10):64-65.
[2]陳筱莉.文化自信視域下紅色文化資源在高職思政課教學中的應用[J].科教導刊(下旬),2020(04):79-80.
[3]尹寧波.紅色資源在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中的合理嵌入研究[J].智庫時代,2019(47):76-77.
[4]張淑芬.紅色資源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交際,2019(15):165-166.
[5]顧博.哈爾濱紅色文化資源在高校思政課“現場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長江叢刊,2018(33):212-213.
(責任編輯:姜秀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