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向平



摘 要:本文將利用回歸的方法探索內蒙古的區域經濟與高等教育之間的關系。根據統計年鑒中的數據,分別從高等教育與區域經濟發展現狀、二者的格蘭杰因果關系及高等教育對區域經濟的貢獻三個方面進行研究。結果表明:每萬人中受高等教育人數對第一、二、三產業占GDP的比重及人均GDP的影響都是顯著的,R&D占GDP的比重、受高等教育勞動人數及未受高等教育勞動人數對GDP的影響都通過了不同程度的顯著性檢驗。結合所得結論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可行性建議。
關鍵詞:高等教育;區域經濟;格蘭杰因果檢驗;回歸模型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60X(2022)01-0114-05
1 引言
4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清華大學考察時指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高等教育的需要,對科學知識和優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迫切。我國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對人才質量的需求、對原創能力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時期都更強烈。在全球化發展的過程中,綜合國力的競爭就是人才的競爭。而科技人才的規模和國民創新能力的提升,均依賴于高等教育水平。高等教育是指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礎之上以培養高級專門人才為主要任務的社會實踐活動,是一種專業性教育。區域經濟是指分布于各個行政區域的國民經濟,也叫“地區經濟”。根據新經濟增長理論:區域經濟與高等教育之間是相互制約、相互影響的關系。經濟發展水平決定了高等教育發展的水平、速度和內容;經濟發展水平制約高等教育發展的規模、深度、方法和結構;高等教育為經濟發展輸送高質量人力資本;高等教育可以再生產科學技術,為經濟發展培育第一生產力;高等教育可以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為經濟發展提供源動力。
2 文獻綜述
關于高等教育與區域經濟之間關系的研究,目前的研究多采取共軛理論、耦合協調理論。楊偉吉,王臣緣[1]等人梳理了社會科學研究中使用的共軛理論,概括了高等教育投入與人才聚集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劉林[2]從共軛的視角分析高等教育與人才集聚兩種投入之間的共軛關系,對江蘇和浙江兩省建立了高等教育、人才集聚兩種投入對區域經濟增長的共軛驅動檢驗模型,得出了就驅動經濟增長而言,江蘇省較浙江省更明顯的結論。趙冉[3]等人利用耦合協調理論對河南省2006-2016年區域經濟、高等教育與創新能力的協調發展狀況進行研究,并從時間和空間多個維度進行分析,得出了兩兩之間的協調程度,為區域經濟發展提出建議。王守法[4]、宮夢旭[5]在各自的研究生畢業論文中均采用了道格拉斯生產函數研究高等教育對區域經濟發展的貢獻,并得出北京市高等教育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7.29%、山西省高等教育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亦為7.29%。針對高等教育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對策,鄭王晶[6]、沈桂花[7]分別從高等職業教育和研究生培養方面分析了專業設置與服務地方經濟中存在的諸多問題,提出促進區域經濟發展需要設置與產業結構升級相適應的專業。
綜上所述,針對高等教育對經濟增長的影響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些共識就是高等教育對區域經濟具有積極的影響。基于相關研究,本文將探索內蒙古的區域經濟與高等教育之間的關系。數據來源為2009-2019年《內蒙古統計年鑒》、2015-2020年《中國教育統計年鑒》。
3 內蒙古經濟與高等教育發展現狀
3.1 內蒙古區域經濟發展現狀
從內蒙古的生產總值總量來看,國民生產總值呈逐年上升趨勢,2019年的GDP總量是2009年的2.2倍,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增加值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從產業結構圖可以看出:僅2012年內蒙古地區的第二產業產值略高于第三產業,其余年份均呈現第三產業占比高于第二產業占比的情形,且差距逐漸增加,也即內蒙古產業結構總體上是“三二一”的模式;從增長率變化趨勢看,第一產業增長率雖然是波動變化的,但總體的下降趨勢明顯,甚至在2015年及2017年均出現了負增長;第二產業在2011年增長率高于2010年,出現了小幅度的提升,接下來的幾年均呈現出增速下降趨勢。直至2016年,增長率由2015年的3%增加到2016年的5.9%,之后的幾年增長率以波動變化為主;第三產業的增長率亦是連續幾年下降之后,從2013年開始呈現波動變化趨勢。
3.2 內蒙古高等教育發展現狀
從內蒙古高等教育在校生數量來看(https://m.gotohui.com/edu/show-10277),內蒙古的高等教育經歷了——1951-1965年的發展緩慢階段、1966-1977年的停滯階段、1978-1999年的快遞發展階段和自2000年開始的飛速發展階段。隨著國家“科教興國”戰略的實施,內蒙古的高等教育得到了迅速發展,在校生數量從2000年的4.19萬增長為2019年的47.2萬。從生師比對照圖可以看出,內蒙古的生師比均低于全國的師生比,即內蒙古高校的每位專任教師承擔的在校學生人數低于全國水平,說明內蒙古在師資方面的投入要高于全國的平均水平。
在全國不斷推進高等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內蒙古的高等教育呈現出快速增長趨勢。表1為內蒙古高等教育發展情況,包括普通高等學校在校生數、專任教師數、高校畢業生數均呈現出明顯的上升態勢。高校畢業生人數增幅明顯,為社會培養了大批量的高素質人才。
4 內蒙古的高等教育與經濟發展的因果關系
4.1 格蘭杰因果檢驗
隨著高校的不斷擴招,高校的教育經費,也就是為高等學校提供物質資料的費用也在逐年增加。從2015年到2019年,內蒙古的教育經費增長了1.2倍,全國的教育經費增長了1.4倍。可見,內蒙古地區的教育經費投入增長率低于全國教育經費投入增長率的平均值。
從表2可以看到,2010-2019年內蒙古的GDP、高等教育經費、高校在校生數量雖然是逐漸遞增的,但GDP增長率整體呈下降趨勢,只在2017、2018年有小幅上升。高等教育經費降幅更大,從2010年的32.29%開始下降,至2014年降到4.58%。2015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高等教育經費投入有明顯的增加,體現在增長率上就是顯著增加。之后的幾年增長率仍然呈現下降趨勢,最低時達1.24%。高校在校生數增長率呈波動變化趨勢,變化幅度不大。高校在校生數增長率沒有隨高等教育經費的增加而增長,也沒有隨著GDP的增加而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