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思文
[摘 要]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對提高國人綜合素質、促進國人全面發展、增強國人創新活力具有重要意義。高中學校加強思政課建設有其迫切性與必要性,學校應通過成立領導小組、組建教師隊伍、建立相關機制等措施,促進高中生思想政治意識的提高,為高中生正確價值觀的形成起到促進作用。
[關鍵詞] 高中學校;思政課建設;思考
習近平總書記在《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中指出,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高中階段是關鍵時期,青少年心智逐漸健全、思維逐漸活躍,需要家長、教師、學校的精心培育。習近平總書記還強調,思政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在創新中提高,及時更新教學內容、豐富教學手段,不斷改善課堂教學狀況,防止形式化、表面化。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中國夢的背景下,高中學校更要加強思政課的建設,注重思政教育,使廣大青少年將絢麗燦爛的青春夢融入磅礴宏偉的中國夢,努力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復興夢的時代新人。
一、加強高中學校思政課建設的迫切性
隨著經濟的日益發展,中國逐漸走入世界舞臺中央,我國同世界各國的聯系更為緊密,意識形態領域面臨的形勢也更加復雜。在當前形勢下,加強思政課建設要立足世界大變局、黨和國家的發展全局,要站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的高度。高中學校從來不是“象牙塔”,也不是“桃花源”,而是意識形態工作的前沿陣地,高中思政課作為專門培養青少年政治態度、世界觀、價值觀等意識觀念的關鍵課程,體現了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思政課教師更是關系到立德樹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施的重要因素,深刻影響著高中生知識體系的建構,以及政治態度、價值觀念的塑造。因此,加強高中學校思政課建設、推動思政課高質量發展具有迫切性。
二、加強高中學校思政課建設的重要性
(一)加強思政課建設是應對國際意識形態斗爭的有力支撐
當前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西方國家提高關稅,人為設置貿易壁壘,在人權問題、知識產權問題及全球治理問題上對我國設置雙重標準,并不斷地將西方的意識形態理論通過各種途徑對國人進行滲透。在這大變局之中,首當其沖的便是高中生群體,因此,高中學校要十分重視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抓好思政課這一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主陣地、主渠道,引導高中生感受國家發展、社會進步、人民幸福等現實素材,增強其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的思想理念,使高中生觀大事、明大義、行大道,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確保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加強思政課建設是抵御網絡不良信息侵襲的迫切需要
隨著人工智能、區塊鏈、量子科技等信息技術產業的蓬勃發展,新一代互聯網、社交媒體已全面滲透人們的生活觀念中,日益成為各種意識形態較量的重要平臺。高中生由于涉世未深、辨別力弱、抵抗力差,極易被網絡不良信息影響而誤入歧途。學校承擔著國家教育和培養一代青少年的重大使命,有責任也有義務幫助學生抵御網絡不良信息的侵襲。學校必須通過思政課來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使其明辨是非;提高學生的網絡媒介素養,讓其養成文明上網、理性發聲的良好習慣,自覺抵制不良信息的侵襲。
(三)加強思政課建設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方向的重要展現
黨的十九大首次提出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是中國共產黨以更廣闊的視野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進行探索而取得的理論創新成果,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行動指南。高中學校要著重加強思政課建設,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導學生堅定“四個自信”,增強其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發展道路的認同感,厚植其家國情懷。
(四)加強思政課建設是造就一代代“有用人才”的關鍵舉措
推進新時代改革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說到底要靠一批又一批的有德人才。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立德樹人是高中教育的中心環節。我們要通過深化思政課改革,實現思政課教學步步升、節節高,使高中生立鴻鵠志、做奮斗者。
三、加強高中學校思政課建設的措施
(一)成立以校長為主導的思政課領導小組
高中學校要把思政課建設當作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重要工程來落實,要成立思政課建設領導小組,可由校長任組長,分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長任副組長,其他校級和中層領導為小組成員,具體實施思政課建設。
(二)組建一支思想過硬、水平過高、能力過強的思政課教師隊伍
要加強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正如中共江西省委教育工委書記葉仁蓀所要求的那樣:一要真聽真看真感悟,進一步充實思政課教學的內容;二要真知真行真收獲,進一步提升思政課教學的水平;三要真信真懂真熱愛,進一步增強上好思政課的自信;四要真抓真動真支持,進一步加強思政課建設的保障。
(三)建立思政課教學效果的考核機制
要讓教師充分發揮作用,學校應建立一套考核機制,增強思政教師的職業認同感、榮譽感、責任感,充分調動思政教師上好思政課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同時,通過考核機制的建立鼓勵先進、鞭策后進,提高思政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能力。
(四)充分利用校園電視、廣播、互聯網等媒體
當前,加強思政課建設,要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充分利用校園電視、廣播、互聯網等媒體,讓學生觀看有教育意義、飽含正能量的人物事跡的影像資料,傳播積極向上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四、結語
敬教勸學,建國之大本;興賢育才,為政之先務。高中學校加強思政課建設具有迫切性和重要性,學校要把思政工作放在尤為重要的位置,做到每一堂課在傳播專業知識的基礎上傳授社會主義美德,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種子播種在高中生的心中。廣大教師要熟悉思政課的內涵,虛心向政治教師學習,認真學習中共黨史, 深刻領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涵,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做到政治強、情懷深、思維新、視野廣、自律嚴、人格正,使思政課建設富有成效,為培養一代又一代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夯實基礎。
參考文獻
[1]徐志華.中小學思政課中法治教育一體化建設探析[J].現代教學,2020(Z4):32-34.
[2]蔡蕓.新時代提升高中思政課教師教學能力的研究[J].中學教學參考,2020(22):51-52.
[3]慕鶴天.對中小學思政課建設的思考[J].寧夏教育,2020(Z1):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