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玲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發展,公眾對于精神追求也有了極大的提升,而合唱憑借著獨特的演奏方式受到公眾喜愛,隨著新一輪的教育改革來襲,音樂科目也成為了小學教學的樂意追逐的對象,在學校舉辦的各種活動時經常出現合唱團隊的身影,小學是學生思維意識啟蒙的黃金階段,藝術素養的培育,可以為孩子的成長提供更好的文化基礎,但是在合唱教學環節,由于學生對于合唱技巧以及發音方式的掌握不足,導致老師教學難度增加。本文主要針對小學合唱教學提供了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音樂;合唱教學;發音技巧
合唱與獨唱作為聲樂藝術但卻有著明顯差異,獨唱屬于個性藝術,更注重自己獨特的風格和音色,通常經過長期鉆研摸索衍生出具有鮮明特色的曲風和音色。而合唱屬于共性藝術,在演唱時對于隊員的音色、呼吸、發聲的狀態包括位置都有嚴格要求,是極為考驗團隊默契的,所以練習合唱有助于提升學生集體榮譽感,增強同窗情誼和團隊協作能力,對豐富小學生的精神世界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一、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訓練的誤區
(一)學習興趣不足
興趣是帶動學習效率提升的第一動力,也是推動教學課堂縱深開展的必備元素。但是,在小學教學模式里,音樂合唱訓練更多時候被當作一種輔助休閑方式,教學手段過于單調,無法激起興趣火花。合唱不僅是小學生個人表演技藝的展示,同時也展示團隊風采的積極協作。在訓練中必須融入更多趣味因素,否則學生容易出現審美疲勞,導致教學效果停滯不前。
(二)合唱訓練方式有問題
在合唱訓練的設計環節,教師往往沒有根據學生的音色以及聲音特性作出選擇,反而按照學生的身高體型進行位置劃分,從而導致一個片區的節奏把握難以到達一個穩定的平衡線上,教師也沒有為學生制定統一的標準,學生演唱時的位置感很模糊,默契度的訓練也不達標,導致合唱整體和諧性低,音調不協調。另外在訓練方式上缺少對多音技巧的提升。每一個人如果都只是按照自己的音質特點按照自己的理解去演繹作品,就會呈現合唱分散化的局面,在情緒調配上也無法實現統一。
二、優化小學合唱教學的主要途徑
(一)鍛煉學生調節氣息
為了呈現最完美的演奏效果,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按照科學的方式調整氣息的運行節奏,就像古代武林高手一樣,時刻能保持氣息的平穩,加強訓練,拋棄過往使用鼻子呼吸的習慣,改換成用嘴支配氣息??梢园炎煳鼩夂捅亲油職饨Y合起來,但是注意腹部不要有膨脹感,不要用腹部來實現氣息轉換,所有動作都應該在輕松的狀態下,在氣息的引領下一次性通過。另外要學會讓學生保持舒服的吸氣狀態,可以在吸氣時用牙尖去觸碰截斷部分雜余氣息,同時避免喉嚨以及口腔甚至大腦出現繃緊感。要在反復的訓練中,讓學生有意識地去感受自己呼吸的節奏和頻率,甚至不斷切換訓練節奏,加大訓練力度,幫助學生更好掌握運行規律。控制呼吸的能力是歌唱的關鍵,更是合唱的關鍵,教師要在合唱訓練的初始環節,進行周期性訓練,讓學生養成良好習慣,從而實現整體合唱隊伍的氣息調控能力提升。
(二)合唱訓練設計要更合理
教師要多采用分組訓練的模式,把具有相同音色和音質的學生劃分到一起進行訓練,按照音量高低劃分為中高低音組,每組選出一個音感最好的學生作為排頭兵,教師可以將自己的理念和要求傳達給小組長,然后由小組長帶領隊伍先行展開分組強化訓練,重點提升對于音樂演奏的觸感,重點要實現音樂節奏的和諧統一,在演奏中融入情感,突出對于作品主題的情感表達。另外,小學合唱中對于字詞的精準識別和發音很關鍵,咬字不清會影響整體效果,所以也要加強歌詞閱讀的體驗,讓歌詞入腦入心。同時在低音區的位置依然要保持較高的位置,利用歌唱的感覺,結合強度的變化,把語音要求帶入學習歌詞中。
(三)營造氛圍,激發合唱興趣
合唱不比獨唱,要把自己的演唱節奏更好地融入團隊節奏當中,對于技藝的要求相對來說更加復雜,也給小學生帶來了很大的困惑。面對這樣的情況,為了能夠讓小學生對合唱產生濃郁的興趣,教師要在日常訓練中幫助學生更好地培養自己基于音樂的美感探知。因此,在實際授課環節,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展示優秀經典合唱歌曲的技巧和動態美,對于一些細節不斷運用生活化的趣味案例去描述,同時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對歌曲進行創新性趣味改編,讓學生的演奏難度下降,讓學生在趣味學習趣味互動的情境下激發起合唱興趣,變得更加主動。
例如教師在進行《我的中國心》這一歌曲合唱教學時,由于這是一首情感豐富但是節奏卻比較舒緩的歌曲,且能夠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感悟偉大的時代紅色力量。教師可以先給學生播放一遍,讓學生在安靜的情境中感受音樂傳遞的美好,學生慢慢適應了歌曲的節奏轉換后,教師在啟動伴奏模式,讓學生跟著節奏輕輕哼唱。此后,教師邀請同學們一起合唱,大聲抒發自己的紅色中國心,合唱完在邀請節奏掌握很好的同學獨唱,通過這種模式的自由切換,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訣竅,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合唱的自信。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只有深入了解小學音樂合唱教學的問題,才能更好地對癥下藥。教師是引領者,也是糾錯者,關鍵在于要傳授學生正確的合唱技巧,提升學生合唱興趣,全力培養合唱的默契度以及聲音的統一協調性,創造出更加和諧的合唱氛圍,讓音樂帶給學生更好的心靈成長。
參考文獻:
[1]馮婉斯.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討[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10):220-221.
[2]李開慧.合理開展合唱教學 助益小學生音樂素養成長[J].小學生(下旬刊),2021(9):96.
[3] 陳悅寧. 探析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 北方音樂,2020(11):224-225.
(作者單位:吳川市沿江小學,廣東 ? 湛江 ? 52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