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楷珠
摘要:經濟的快速化發展,在改善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同時,教育領域各種現代化方式的實施在提高學生專業能力、職業素養以及技能水平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是促進教育良性發展的有效渠道。在汽車工業飛躍發展的今天,汽車功能和結構的日益復雜化以及產品多樣化對維修人員的知識儲備和能力要求越來越高,為保證學生實操技能培養的高效化,在汽修專業教學中采用“以學生為中心”的專業一體化教學,對于促進教學改革和優化而言具有重要意義,為此本文主要系統化剖析了汽修專業教學中傳統教學模式存在的弊端,簡述汽修專業一體化教學模式,并探討“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法在汽修專業一體化教學的實施和運用。
關鍵詞:汽修專業;“以學生為中心”;一體化教學;傳統教學模式
引言:在現階段汽車企業數量和規模不斷擴增以及汽車數量逐年增加的新時代背景下,為確保汽車維修人才培養的有效性和高效化,在教學中教育工作者需將課堂教學搬到實際操作室,通過理論與實踐教學的有機結合,在引導學生“學中做、做中學”的基礎上,鞏固理念知識以及提高操作技能。
一、汽車維修專業教學中傳統教學模式問題剖析
理論與實踐相脫節,削減了學生主觀能動性。學生專業能力、職業素養以及操作技能水平的培養,近年來受到了各界的高度關注,“復合型人才”也逐漸成為現階段企業的主要需求人才,是促進企業良性發展的中堅力量。在汽修課程專業教學中,應試化教學模式是一種以“教材、教師和課堂”為中心的統化教學,理論與實踐教學相脫節以及理論背離實踐的過程,在影響學生對于專業知識理解度的同時也不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再者實踐過程中理論知識的缺乏也導致實踐活動過于單調,未能形成系統化的教學過程。
二、汽修專業一體化教學模式
汽修專業一體化教學模式即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它打破以往理論與實踐相脫節的現象,教學環節相對集中。它能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通過設定相應教學項目的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讓師生在課堂上可以雙方互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師生可以邊教、邊學、邊做,全程構建素質和技能培養框架,豐富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環節,提高教學質量。在整個教學環節中,理論和實踐融合在一體,把汽車的一些抽象的概念和結構直觀化,沒有固定的先實后理或先理后實,而是理中有實,實中有理。理實一體化模式可以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專業技能,充分調動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例如:在電控發動機燃油供給系統的教學中,布置的任務:在每個小組的發動機臺架上找到電控發動機燃油供給系統的各個組成部分。小組同學先認真閱讀書本,互相討論,把書本的理論知識和電控燃油供給系統的結構圖對照發動機上的實物一個個組成部分慢慢找,這樣學生就能直觀地理解這些知識,加深記憶,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加職校學生的學習信心。
三、“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法在汽修專業一體化教學的運用
“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法要求教學課堂的主體是學生,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可以對學生進行分組,小組成員根據教師布置的任務或作業進行討論,大家充分展示自己的觀點,并進行分工合作,最終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案,并達到教師中的理想教學效果。而具體的教學方法如下:
(一)課前準備
在課前,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將班級的學生劃分為多個學習小組,小組成員自主推舉出基本功較為扎實,責任心較強的學生作為小組組長,教師可以利用教學資源向學生推送需要學習的重點內容,并下達預習任務,例如:嘗試了解車輛5000km保養維護要做哪些項目?所涉及的保養項目用到哪些維護工具?任務需要小組成員共同完成。在預習過程中,學生一直是作為學習的主體進行自主學習,利于提升學習積極性與最終學習效果。
(二)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引導作用開展一體化教學
在進行汽修專業一體化教學時,很多教師仍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師占主導地位,學生被動接受知識,而“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法擺脫了這種教學模式,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采用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學,針對不同知識的特性及學生接受能力的不同,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模式推進,整個過程始終秉承著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從旁引導輔助的教學理念,能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功能。比如在進行發動機故障檢測項目的教學中,采用“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法,教師向分好的學習小組派工單,并且每個小組的故障現象均有所不同,讓小組成員自己查找資料,分析故障發生的原因,然后小組之間進行相互討論,最終目的是排除發動機故障。雖然在此過程是以學生為主題,但是教師也需要做一個合格的引導者,當學生有難以解決的問題時教師可以進行適當的指導。在整個教學活動的開展過程中,學生可以自主地進行實際案例分析。教師還可以相應的將學習任務分發給每個小組,小組成員可以利用自媒體平臺學習自己想要學習的知識,對于理解能力較強,思維較為活躍的同學也可以輔導其他學生學習,在相互幫扶學習過程中,輔導他人的學生能更有成就感,專業知識更扎實;而被輔導的學生也能學到專業技能,體驗學習的樂趣,達到整個學習小組共同進步的效果,提升教學質量。
(三)課后反饋
知識需要不斷的積累與復習,課后的反饋也對學生的學習效果有著良好的促進作用。在各小組完成教師下發的任務之后,教師可以對小組表現及成果進行點評指導,而后也可以開展小組間的互評活動。在這種互評的互動活動中,學習小組可以了解到自身看不到的問題并給予改正。整個課堂的基調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作為引導者與協助者,同時課堂氛圍也能被很好的調動起來,利于學生的學習,促進汽修專業一體化教學目標的達成。
四、結語
概括而言,素質教育體系深化改革下,“學生”作為課程教學主體,為保證他們自身主體作用的充分發揮,在課程專業教學中,教師除了要秉承現代化教學理念,同時還要采用“以學生為中心”的專業一體化現代教學模式,通過構建科學實訓教學體系以及教師講解、演示以及巡回輔導等手段,在全面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參考文獻:
[1]劉瓊瓊,游專,史品佳.高職院校汽車專業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教與學評價體系的構建[J].汽車維護與修理,2019,15(03):122-123.
[2]王力斌.職業院校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實踐研究[J].汽車實用技術,2021,46(13):165-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