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小學數學實驗教學中的問題及其對策

2022-02-22 22:12:01吳靜
江蘇教育研究 2022年1期
關鍵詞:思維發展小學數學教學

吳靜

摘要: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推進,數學實驗作為一種有效的數學學習方式受到數學教師的認可。然而,在實踐過程中還存在選擇范圍偏“狹窄”、目標定位偏“功利”、 過程展開偏“粗糙”和方法呈現偏“單一”等問題。教師要通過適度開發資源、聚焦思維提升、優化探究過程和豐富實驗策略等方式,有效解決問題。

關鍵詞:數學實驗;思維發展;小學數學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2022)01A-0074-07

《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2011年版)》明確指出,學生應當有充足的時間和空間經歷觀察、實驗、猜測、計算、推理、驗證等活動過程[1]。作為變革學生學習方式的有效手段,“數學實驗”受到了專家和一線教師的廣泛關注。數學實驗倡導以“做”的方式引導學生參與數學知識的建構過程,積累豐富的活動經驗,發展幾何直觀、數學抽象、邏輯推理和數學建模等關鍵能力。為了能更好地體現數學實驗的育人價值,教師需要立足學生的數學學習現實,客觀、理性地分析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積極尋找有效的教學對策。

一、數學實驗教學問題分析

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推進,一線教師研究數學實驗的熱情不斷高漲,在日常教學中能不斷嘗試設計實驗活動,引導學生主動建構數學知識,生成對數學概念、方法的理解。但是,由于時間、精力、能力有限,對數學實驗的重視不能一以貫之,實驗設計的隨意性、程式化等問題依然存在。

(一)選擇范圍偏“狹窄”,缺乏可用性資源

小學數學教材中蘊含著豐富的實驗資源,有部分已經由教材編寫者開發而被使用,還有大量內容被忽視,未得到有效利用。實驗資源的匱乏,使學生錯失深度理解數學知識、發現探究方法的機會。教師要充分利用一切教學資源,系統開發適合學生探索的數學實驗活動,將抽象的、靜態的知識講解轉變為直觀的、動態的知識建構,幫助學生自主獲得探究的方法和能力。

(二)目標定位偏“功利”,缺乏延展性思考

數學實驗是為了解決某個數學問題而開展的數學活動。經歷數學知識和方法的探究過程,獲取解題的方法和數學結論不是數學實驗唯一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獲得數學活動經驗,提升和發展數學思考能力、探究能力和創新能力。目前,很多數學教師在引導學生實驗時直奔結果,忽略了實驗中潛藏著的教育價值,尤其缺少對思維品質提升的關注和引導,矮化了數學實驗的功能。

(三)過程展開偏“隨意”,缺乏最優化規劃

豐富的數學實驗資源只有被有效利用,才能彰顯其應有的教育教學價值。實際上,日常的數學實驗過程和學生思維發展“契合度”不是很高,出現探索時間縮減、操作活動不聚焦等問題,并未真正掃除學生的思維障礙、打開學生的思考空間。實驗過程能否充分展開受主、客觀因素的影響,比如實驗材料的選擇、實驗路徑的設計以及對實驗結果的反思等,這些都需要教師進行深入思考和系統規劃。

(四)方法呈現偏“單一”,缺乏多樣化表達

和科學實驗類似,數學實驗方法具有多樣性、豐富性的特點。掌握基本的數學實驗方法,有利于學生靈活解決問題,提高實驗能力。對此,大部分教師并未給予足夠的重視,常常是“見招拆招”,既沒有給予多樣化的方法指導,也沒有引導學生對基本的實驗方法進行系統的梳理。因此,學生在解題時,難免出現“只知實驗而不知如何實驗”的窘境。

二、數學實驗教學有效路徑探尋

如何從兒童的立場和視角出發,解決數學實驗中存在的問題,讓數學實驗真正推進學生的數學學習?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談談具體的做法。

(一)適度開發,豐富實驗資源

實踐表明,現有的實驗資源已經不能滿足學生數學學習的需求。教師要適度開發實驗內容,豐富資源儲備。所謂“適度”,一是立足實驗內容的維度,選擇適合的切點;二是重視實驗的質量,選擇適合的數量。

1.教材資源的開發

現有小學數學教材中的例題、習題以及“練一練”“做一做”“你知道嗎”等內容,都是寶貴的實驗資源。教師要從教與學的角度進行理性分析,將這些課程資源開發成數學實驗的內容。如:蘇教版小學數學教材第九冊第8頁的“練一練”(如圖1),可以開發成一個數學實驗。

筆者借助幾何畫板,將這一練習設計成如下實驗環節:

(1)猜想1: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面積相等嗎?

(2)驗證:通過計算、圖形轉化等方式證明猜想。

(3)操作:拉動平行四邊形的上底邊,變形成一個同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提問:平行四邊形面積和長方形面積還相等嗎?

(4)猜想2:還能找到和平行四邊形面積相等的平行四邊形嗎?怎么找?

(5)實驗驗證:你能拉出這樣的平行四邊形嗎?

以上案例中,教師將數學問題改造成數學實驗活動,改變了題目的呈現方式,打開了學生的思維空間,引導學生實現從“一個問題的解答”走向“一類問題的探索”。

2.學生資源的利用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不斷生成自己的想法,并以個性化的方式進行表達。教師要充分挖掘這些資源,開發新的實驗內容。如:將特殊平行四邊形? ? ?轉化成長方形,求證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再如:在解決“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面積相等,高相等,平行四邊形底4厘米,三角形底是多少厘米?”問題時,可讓學生猜想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高的關系,再引導學生先利用已有的學習經驗——三角形面積是與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否定“底相等”,進而通過畫圖將三角形底邊延長至原來的2倍,驗證猜想,并求出三角形的底邊長度。

3.其他資源的挖掘

網絡資源、教輔材料以及課外讀物等,都是數學實驗內容開發的寶貴資源。教師要善于從這些信息中挖掘實驗元素,開發出適合學生學習的內容。如:某位教師在設計長方體體積練習時,把教輔材料上的數學問題“將一個長12厘米、寬8厘米的長方形紙片,做成一個高是2厘米的無蓋長方體紙盒,求這個紙盒的體積”設計成數學實驗活動,讓學生進行動態的、開放式的探究,具體設計如下:

(1)改造問題:將一個長12厘米、寬8厘米的長方形紙片,做成一個無蓋的長方體紙盒,求這個紙盒的體積。

(2)提問:根據長方體展開圖的學習經驗,想一想,怎樣才能做成一個無蓋長方體紙盒?在4個角上剪長方形可以嗎?

(3)想象:剪下的正方形邊長如果是整厘米數,最短是幾厘米?最長呢?

(4)操作驗證:剪下4個邊長1厘米、2厘米、3厘米的正方形,能做成一個無蓋長方體紙盒嗎?小組合作,動手操作,并計算出長方體的體積。

(5)拓展:想一想,還能做成體積更大的長方體紙盒嗎?不浪費材料是否可以呢?

(6)再實驗探究:引導出示2種剪拼方法,并求體積。(如圖2)

教師經過教學加工,將題目改造成了“條件缺失”的數學問題,看似提高了解題難度,實際上為學生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創設了一個廣闊的思維空間。

(二)聚焦關鍵,提升思維品質

數學實驗是以“實驗”為手段,以“思維”提升為目的的一種數學學習活動。教師要聚焦“學生思維發展”這一核心,立足學生學習實際,把握關鍵點,在提升實驗活動品質的基礎上,不斷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

1.探尋問題“本源”,找準思維起點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問題是撬動思維、開啟數學探索的源頭,數學實驗同樣需要問題驅動。教師要基于學生的數學現實,從學生的“真問題”入手,引發數學思考,從而激發實驗解題的內在需求。如教學“三角形內角和”時,可以這樣提問:“三角形三邊長度之間有特定的關系,那么三個內角之間是否也具有某種固定不變的關系呢?”再以△ABC為研究對象,在幾何畫板上進行數學實驗(如圖3):

(1)實驗1:多次拉動頂點A,改變其大小,觀察“隨著∠A的變化,∠B和∠C會怎樣變化”。

(2)猜想:你有什么發現?(3個內角大小相互制約,∠A增加的度數和∠B、∠C減少的度數和可能相等,即三角形內角和固定不變)

(3)實驗2: 逐漸將頂點A拉向底邊,∠A逼近180°。

(4)猜想:三角形內角和可能是多少度?

教師由三角形“三邊關系”引發學生對“三個內角關系”的思考,為研究三個內角關系提供了智力背景和動力基礎。隨后,教師借助幾何畫板展開兩個層次的實驗,引導學生經歷“三個內角之間有關系→三角形3個內角和可能固定不變→三角形內角和可能是180°”的思考過程,從“模糊”到“清晰”,不斷加深對三角形內角和的認識。

2.直面數學“問題”,把控思維走向

學生已有的經驗和思維方式是數學學習的基礎,但同時也會成為思維發展最大的“阻力”。教學中,教師要直面“問題”,幫助學生借助數學實驗克服思維定式,并及時轉向,探尋正確的思維路徑,構建新的知識和方法。

如:教學平行四邊形面積時,教師可先將長方形框架變形為平行四邊形,猜想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方法為“鄰邊相乘的積”,接著設計如下實驗:

(1)實驗1:繼續拉動平行四邊形框架,觀察鄰邊長度和面積,會有什么發現?

(2)否定猜想:鄰邊長度不變,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在變小,說明面積大小不是鄰邊相乘的積。

(3)回顧:再次觀察長方形變平行四邊形的過程,思考為什么面積會變小。

(4)猜想: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大小和它的高度有關,可能“平行四邊形面積=底×高”。

(5)實驗2:在方格圖上任意畫3個平行四邊形,觀察底、高和面積,檢驗猜想。

(6)結論:平行四邊形面積=底×高。

對于學生可能存在的認知“誤解”,教師積極應對,先暴露問題,再通過兩個實驗活動,幫助學生澄清錯誤、探尋新的思路。實驗1的設計“一舉兩得”,不僅使學生發現自身的認知問題,否定原有的猜想,還使學生從中受到啟發,體悟并發現影響平行四邊形面積的關鍵要素——高,由此形成新的猜想;實驗2則為學生重構新的面積計算方法創造了條件。

3.揭示知識“本質”,提升思維水平

數學實驗有助于學生在“做”中感悟數學知識的本質,促進對數學知識的深度理解。實驗中,教師要聚焦關鍵,引導學生在活動中自主探尋和揭示知識的本質。如:為了讓學生在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時注意用“對應”的底、高相乘,教師可以設計如下實驗活動:

(1)問題:平行四邊形面積=底×高,那么是不是任意底、高相乘都能得到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為什么?

(2)實驗:依次以平行四邊形2條鄰邊為底,分別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思考:對應的底和高分別是長方形的什么?

(3)發現:平行四邊形是轉化成長方形求面積的,而對應的底和高正是轉化成的長方形的長和寬。

(4)結論: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時,需要注意用“對應”的底和高相乘。

學生學習數學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以上案例中,教師設計了類似面積推導的簡單數學實驗,積極溝通平行四邊形底、高和長方形長、寬之間的對應關系,揭示了“對應底、高相乘求面積”的原理。

4.彌合知識“罅隙”,拓寬思維空間

數學知識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實驗能幫助學生發現、溝通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使知識系統化、結構化。如:教學梯形面積時,教師可將習題(如圖4)改造成實驗活動,借助釘子板操作,幫助學生溝通梯形和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長方形之間的聯系,進而統一面積計算公式。具體如下:

(1)問題(釘子板上出示第一個圖形):能找到和它面積相等的梯形嗎?有沒有簡單的方法?

(2)實驗1:高不變,調整上底和下底的長度,找出面積相等的梯形。

(3)結論:高相等,梯形上、下底和相等,面積就相等。

(4)思考:怎樣才能找到和梯形面積相等、高相等的其他圖形?

(5)猜想:上、下對邊和與梯形上、下底和相等。

(6)實驗2:高不變,調整上底和下底的長度,找出面積相等的長方形、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

(7)溝通:平行四邊形、三角形、長方形都可以看作特殊的梯形,都可以利用梯形面積公式求出面積。

教師以“找和已知梯形面積相等圖形”為目標導向,設計以梯形為基準的兩個層次的實驗活動,以此加深學生對梯形面積公式的理解,并不斷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溝通圖形之間的聯系,主動建構多邊形面積新體系。

(三)精心策劃,優化探究過程

好的實驗活動能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與學生的思維走向同步,有效啟發、引領學生思維的發展。設計、規劃實驗路徑時,教師要特別關注實驗過程和學生思維進程的匹配度,優化探究過程,使數學學習真實發生。

1.由“易”到“難”,設計探究方案

數學實驗是學生獨立自主探索數學知識、發現數學結果的“支架”,學生應該成為實驗的策劃者、設計者和實施者。教學中,教師要著力引導學生根據教學目的,由易到難,自主設計實驗方案。如:教學“表面涂色的正方體”時,可創設稍復雜的問題情境——把一個表面涂色的正方體沿著每條棱等分成10份,切分成若干個小正方體,問:“3個面涂色、2個面涂色和1個面涂色的小正方體分別有多少個?”這一設問迫使學生思考并明確在沒有正方體模型的情況下,通過找規律獲得解決方法是最佳方案。隨后,可以通過提問“怎么找規律?”“從每條棱等分幾份的正方體開始研究?什么時候結束?”,引導學生進行以下實驗活動的設計:

(1)實驗:依次觀察每條棱等分3份、4份和5份的正方體,找出3個、2個和1個面涂色的正方體個數。

(2)形成猜想:找3個、2個、1個面涂色的正方體個數的方法和規律。

(3)驗證:找每條棱等分成6份或7份的小正方體進行實際驗證,或者借助直觀圖說理驗證。

“找規律”的關鍵不在于得到規律,而在于找規律的過程中積累的探究經驗和形成的探究方法。實驗活動方案的設計,應更充分體現這一思想,著力幫助學生發展實驗能力。

2.由“粗”到“細”,經歷探究過程

數學實驗是基于直觀、操作獲得結論的,其結果屬于合情推理所得,不一定正確、可靠,但實驗過程應該是充分而嚴謹的。教學中,要力求彰顯求真、求實的實驗態度和精神。如:教學點到直線的距離時,教師可設計如下實驗活動:

(1)問題:從直線外一點向直線畫3條線段(其中一條是垂直線段),哪條最短?

(2)實驗1:垂直線段是最短的嗎?你能利用線繩比較3條線段的長度嗎?(提供和垂直線段等長的線繩)

(3)問題:還能找出最短的線段嗎?

(4)實驗:利用手中的線繩找一找。(將線繩一頭固定在線外一點上,拉直,另一頭繞固定點旋轉)

(5)結論:點到直線的垂直線段最短,而這條垂直線段的長度就是點到直線的距離。

通常教學該內容時,教師由于缺乏相應的實驗手段,并不要求學生通過實驗證明點到直線的垂直線段最短。以上案例中,教師巧妙利用線繩作為實驗工具,利用畫圓的原理,證實“點到直線的所有線段中,垂直線段最短”。以線繩替代圓規驗證猜想,讓學生經歷了探究的全過程,使所得結論更可靠、可信。

3.由“點”到“面”,優化探究路徑

實踐表明,很多時候學生的數學學習會偏離預設的實驗軌道。教師要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在最近發展區設計問題、規劃實驗路徑,讓學生在實驗中充分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

如:教學三角形三邊關系時,為了避免實驗活動的隨意性,教師在組織學生圍小棒探究三邊關系時,提供一根10厘米長的藍色小棒和6厘米、10厘米和12厘米三種型號的小棒各若干根,然后展開如下實驗:

(1)實驗1:同桌合作,選擇每種型號的小棒,把它任意剪成2段(每段是整厘米數),與藍色小棒圍三角形。

(2)問題1:①提問:選6厘米、10厘米小棒任意剪2段后,與藍色小棒圍成三角形了嗎?為什么?②猜想:2根小棒長度和大于藍色小棒長度,就能圍成三角形。

(3)問題2:①提問:選12厘米小棒剪2段后,與藍色小棒圍成三角形了嗎?②情況1:圍成三角形,證實猜想;情況2:不能圍成三角形,結論存疑。

(4)實驗2:將剪成1厘米、11厘米的小棒和10厘米小棒圍三角形,思考“猜想是不是真的出錯了?”

(5)結論:任意兩根小棒長度和大于第三根小棒長度,才能圍成三角形。

教師并沒有放手讓學生任意圍三角形,而是設計了兩個層次的實驗活動,由點到面逐步推進,幫助學生經歷三角形三邊關系的探索過程。先著力研究“兩邊長度和與藍色小棒的長度關系”,初步形成“兩邊之和大于藍邊就能圍成三角形”的猜想,再以“剪12厘米長的小棒和藍色小棒圍三角形”為突破口,將研究視角從藍色小棒轉向任意小棒,從而建立“三角形任意兩邊長度和大于第三邊”的全面認知。

(四)豐富策略,提升實驗能力

學生實驗能力的提升,要依托豐富多樣的實驗策略的積累和運用。在日常教學中,絕大多數學生有實驗意識,能主動想到借助實驗解決問題,但因為缺乏相應的實驗方法和技巧而止步不前。教學中,教師要豐富實驗策略,幫助學生通過經歷和反思實驗過程,掌握一些基本的實驗方法,提升實驗能力。

1.比較實驗法

比較實驗法指以某個圖、式為標準,改變其關鍵要素,觀察前后的變化,從而發現或驗證圖形或算式的性質和變化規律。如:教學“商不變的規律”時,可以12÷2=6為標準算式,改變被除數和除數的大小,探索商的變化規律。具體如下:

(1)計算:10÷5,32÷4,48÷8的商,哪個算式的商和12÷2相等?

(2)實驗:除了48÷8,你還能找到和12÷2的商相等的算式嗎?

(3)猜想:以12÷2=6為標準,觀察和它相等的算式,你有什么發現?

(4)驗證:是不是只要被除數、除數同時乘相同的數,商就不變呢?(舉例驗證)

2.控制變量實驗法

控制變量實驗法指實驗結果受到多個因素影響,且各個變量的變化情況比較復雜時,通過控制某些變量,使其中一個量發生變化,從而獲得各變量與研究量關系的一種方法。如:教學“釘子板上的多邊形”時,由于邊點數和內點數與釘子板上的多邊形面積之間的關系比較復雜,教師可設計以下實驗活動:

(1)實驗1:先將內點數設定為0,只研究邊點數和面積的關系。

(2)結論:(邊點數-2)×0.5=面積。

(3)實驗2:任意在釘子板上圍一個多邊形,觀察和研究邊點數、內點數和面積之間的關系。

(4)結論:(邊點數-2)×0.5+內點數=面積。

3.累積實驗法

累積實驗法指實驗量較大,測算實驗數據有一定的困難時,可先進行小樣本測算,推算總量或累積后測算平均值的方法。如教學“1億有多大”時,為了測算1億張紙有多厚,可先數出100張同樣的紙測厚度,再依次乘6個10求得1億張紙的厚度。

4.假設成立實驗法

假設成立實驗法指以假設“成立”為前提進行操作,檢驗實際結果是否與假設一致的方法。如實際結果和假設一致,則可“證實”已有猜想,反之則“證偽”。如為了檢驗平行四邊形公式對于下圖(如圖5)同樣適用,教師可引導學生通過將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進行檢驗:

(1)猜想:平行四邊形能轉化成長方形嗎?

(2)想象:如果可以轉化,你能想象出轉化后的長方形,并將它畫下來嗎?

(3)實驗:現在你能通過剪拼等方式,將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嗎?

(4)拓展:還能將長方形畫在哪兒?怎么轉化?

(5)結論:無論怎么轉化,都能將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說明任意一個平行四邊形面積都等于底乘高。

除了以上實驗方法,還有理想法、替代法等策略。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幫助學生通過實驗推動思維發展,從而獲得數學結論,還要幫助學生積累實驗方法和經驗,提升學生的實驗能力,讓實驗成為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架橋鋪路。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2

責任編輯:丁偉紅

猜你喜歡
思維發展小學數學教學
數學教學中促進學生思維發展研究
成才之路(2017年3期)2017-01-20 21:41:52
在讀說教學中提高學生思維發展
考試周刊(2017年2期)2017-01-19 15:11:41
初中英語閱讀活動的分析與重構
重視聽心算訓練,促進思維發展
淺析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整合
人間(2016年26期)2016-11-03 19:03:18
探究小學品德課與學生思維發展的有效結合
考試周刊(2016年81期)2016-10-24 11:43:14
淺析生活情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
考試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29:26
小學數學教學良好課堂氣氛的創建初探
考試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17:47
論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
考試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10:23
任務驅動, 啟發學生自學
考試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06:52
主站蜘蛛池模板: AV天堂资源福利在线观看| 久久频这里精品99香蕉久网址| 91九色视频网| 色一情一乱一伦一区二区三区小说| 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 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99无码中文字幕视频|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2023| 欧美一级黄色影院|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在线| 福利视频一区| 尤物精品国产福利网站| 欧洲在线免费视频| 国产一级在线观看www色| 伊人久久精品无码麻豆精品| 亚洲福利片无码最新在线播放|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软件 | 99九九成人免费视频精品| 精品国产一二三区| 日韩欧美中文| 国产无码性爱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免费黄色网| 香蕉eeww99国产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女主播| 午夜小视频在线|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 日韩黄色大片免费看| 午夜国产小视频| 88av在线| 国产成人一区免费观看| 国产麻豆va精品视频| 免费不卡视频| 四虎永久免费地址| 亚洲婷婷丁香| 亚洲一区第一页| 国产自产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99re热精品视频中文字幕不卡| 激情综合网址| 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一区| 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人人添| 精品国产黑色丝袜高跟鞋| 好吊日免费视频| 成人在线亚洲| 久久99国产精品成人欧美| 免费一级成人毛片| 欧美翘臀一区二区三区| 五月婷婷综合在线视频| 色综合中文字幕| 亚洲天堂免费在线视频| 99热这里都是国产精品| 日本不卡在线视频|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精品| 国产精品妖精视频| 丰满人妻中出白浆| 97se亚洲综合在线天天| 成人欧美在线观看| 国产性精品| 色妞www精品视频一级下载| 日韩a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手机在线| 日韩中文无码av超清| 欧美国产在线精品17p| 国产欧美精品专区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 狠狠干欧美| 日本高清有码人妻| 国产精品午夜电影| 中文成人在线视频| 久久香蕉国产线| 欧美人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部在线观看| 日韩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免费播放| 欧美一区福利| 妇女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 无码国内精品人妻少妇蜜桃视频| 日本日韩欧美| 国产亚洲精品97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久综合蜜| 国产簧片免费在线播放| 色欲国产一区二区日韩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