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蓉蓉
摘要:為實現對小學美術教學的進一步改善,提出在教學過程中落實兒童繪本的靈活應用,本文就這一點提出了一些可行性措施供作參考。
關鍵詞:繪本;小學美術;欣賞課;應用
一、繪本教學的優勢
繪本是一種高度適用于兒童的課外書籍,能夠較好地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現今時常作為一種教學道具被運用于課堂上。繪本上豐富多彩的圖畫可以作為小學美術課程的教學素材來使用,其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表現出了以下幾點優勢:第一,趣味性更強,能在短時間內點燃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小學生的自控性和自律性普遍較差,再加上美術欣賞本身就是非常抽象的,因此大部分學生都不能迅速接受知識,這種情況下興趣便會逐漸弱化。而繪本的應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美術欣賞課的觀賞性,更好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第二,通過將繪本中的圖片、故事情節等與美術作品的講解結合起來,能幫助學生更快理清美術作品表達的含義,實現抽象轉化為具體的過程,從而有效提高美術課堂效率;第三,繪本教學對小學生心理的成長、品格的塑造甚至人格的健全有一定的影響,特別是隨著素質教育的持續深入,通過學科教學滲透立德樹人的目標也成為了一種新常態,而繪本在啟迪兒童方面具有非常顯著的作用,能很好輔助教師培養學生的審美水平、美術欣賞能力以及思想品質。
二、小學美術欣課中繪本的實際應用
(一)根據教學需要選擇合適的繪本
美術課程是一門藝術類課程,對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的要求較高,然而傳統照本宣科式的教學方式對學生們的思維造成了極大的限制,美術鑒賞教育也沒能得到全面落實,違背了素質教育的初衷和要求。課程改革背景下,如何通過美術欣賞課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和藝術鑒賞力,發展小學生的多方面能力成了一項重要任務,這種情況下教師必須對當下的教學模式做出合理化的調整,為此便可落實兒童繪本的巧妙應用。當然,教師在實施繪本教學的過程中,首先要思考的是繪本選擇的問題,應該按照具體的教學目標及學生們的喜好選擇相應的兒童繪本,畫面要色彩鮮明、故事情節要盡可能的生動富有吸引力,同時內容不宜過于深奧,要符合小學生的接受能力。同時,教師應該優先選擇高度貼合學生日常生活的兒童繪本,并且繪本要承載一定的美好寓意,這樣才能起到正面的引導作用,為小學美術課堂教學增色。
(二)將兒童繪本作為美術臨摹材料
在以往的美術欣賞課中,教師往往更多的采用教材內容當作欣賞教學的材料,很少出現課堂之外的內容,這樣的做法有兩個主要弊端:一是限制了學生的視野,不利于他們藝術素養的快速提升;二來不足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導致整堂課的氛圍十分低迷。此時教師便可引入合適的兒童繪本,帶領學生一起分析繪本上各種構圖技巧、繪畫技藝的應用,逐步指導他們完成繪本閱讀,使他們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掌握必備的美術技能。在此基礎上,為了進一步強化學生的技藝水平,增加他們對繪畫作品的理解,教師應該鼓勵學生臨摹繪本上自己感興趣的畫面,期間要對他們進行適當的點撥,如怎樣運用色調去表現自己心目中的故事背景、繪畫者內心的情感應該如何去渲染等等。如針對《十四只老鼠賞月》這一兒童繪本中,創作者便巧妙地運用了不同的色彩變化,從而生動地呈現出了月亮升起時那種朦朧夢幻的情境,當學生有了一定的理解之后,要求他們嘗試著進行創作,開發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三)利用兒童繪本加強美術學習引導
對于小學生而言,兒童繪本要比美術教材上涉及到的經典名作容易理解的多,所以教師要善于利用繪本來引導學生,為美術欣賞課的高效開展打下良好基礎。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畫家梵高》這部分知識時,班級內大部分學生、或者說沒有接受過專業美術教育的學生可能都不了解梵高,更不用談了解梵高的創作風格和作品,因而對于畫家梵高所創作的繪畫作品,學生很難靜下心來欣賞。面對這種情況,教師可先在課堂上引入《梵高和向日葵》這一繪本故事,其目的在于通過賞析不同的畫風,幫助學生熟悉梵高的藝術創作風格,這樣接下來學習和欣賞畫家梵高的作品就會更容易,從而加深學生的藝術理解能力,逐步培養他們的美術素養。或者在學習《我和昆蟲》這一課時,教師可利用《昆蟲記》等與課程內容相關的繪本資源加強美術欣賞教學指導,采用生動形象的方式展現出不同種類昆蟲的特點,便于學生進行觀察,如此便能促使他們更客觀地評價美術作品中的昆蟲與現實生活中昆蟲的匹配度,使他們的美術抽象理解與概括能力獲得提升。
結束語
綜上所述,基于兒童繪本在小學美術課教學中的優勢,教師應該積極探尋實施繪本教學的切入點,結合學生們的實際需要選擇合適的繪本資源,利用繪本架起美術作品與學生之間的溝通橋梁,從而幫助學生更迅速地理解作品含義,循序漸進提高他們的美術鑒賞能力,加快新時期下素質教育的全面落實。
參考文獻:
[1]梁成艷.兒童繪本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運用[J].文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21(04):128-129.
[2]張煜茜.發揮童話繪本的作用——小學低年級美術教學探究[J].美術教育研究,2021(16):17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