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敏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在現在的高中英語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應該積極的落實教學改革的政策,不斷的創新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使得英語的課堂教學工作能夠積極的落實素質教育的理念,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素養。在高中階段的教學過程當中,英語是一門重要的教學課程,教師應該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擺脫應試教育的束縛,不要僅僅只是專注于學生的英語考試成績,而要注重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水平,促進高中生的全面發展,為了能夠實現這一教學目標,教師應該不斷的創新課堂教學模式。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英語;創新教學
引言
基于經濟全球化的時代下,英語作為國際的通用語言,在高中教學中的重要性越發的明顯,在社會的發展過程當中,只有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學習能力才能符合社會的發展要求。因此作為高中的英語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應該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學習素養,使得學生能夠靈活的英語知識進行交流,才能發揮英語語言的教學價值。
一、新課改下高中英語創新課堂教學的問題
基于新課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在高中的英語課堂教學過程當中,雖然教學質量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是在教學當中還是存在很多的問題。比如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雖然教師也在積極的改革自己的教學方式,使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是在課下學生仍然要面對大量的英語作業和做不完的試卷,增加了學生的學習壓力。教師雖然改革教學方式,但是仍然將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成績作為教學目標,教學當中非常注重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此外,在高中的英語教學過程當中,教師為了能夠積極的落實新課程改革的要求,過分地使用多媒體教學資源為學生展示大量的圖片或視頻,雖然豐富了課堂的教學內容,活躍了課堂教學氛圍,但是并沒有真正地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反而會使得學生的注意力完全停留在教師播放的圖片或視頻上,并沒有積極的參與到英語的學習當中。此外,還有的英語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一味的追求課堂的教學進度,不注重學生的學習感受,導致學生的英語英語學習水平不能得到提升。
二、新課改下高中英語創新課堂教學策略
(一)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高中的英語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應該明確高中英語和初中英語相比更為抽象復雜,所以對于學生的英語的基礎知識掌握能力以及綜合學習水平的要求更高,因此高中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當中會出現很多的問題,增加了英語學習的難度,有很多學生對于英語的學習興趣降低,不能真正的參與到課堂學習當中[1]。因此高中的英語教師應該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合理的應用現代的教學工具,使得課堂的教學更加的生動形象,這需要教師結合實際的教學內容,通過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展示不同的生動的形象的視頻或動畫,進而發揮為學生創設相關的教學情境,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比如在學習Natural disasters,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播放我國地震的紀錄片或者報道,使得學生能夠直觀的感受地震災害為對人類造成的巨大傷害和影響,進而使得學生對于課本的內容有更為深入的探究和學習興趣,保證課堂的教學質量。此外,在學習“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這一章節的知識點時,教師同樣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設備來為學生展示不同國家節日的各種慶祝方式,進而使得學生能夠了解更多節日,感受西方文化和我國文化的差異性,使得學生自主的參與到課堂的學習當中,為課堂的高效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設置問題增強課堂互動教學
在實際的英語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應該注重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學習水平,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加強學生對英語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使得學生的英語綜合學習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進而才能真正的發揮英語教學的價值。因此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應該結合實際的教學內容,為學生創設相關的問題,引導學生在課堂進行積極的探討和交流,這不僅可以有效的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同時還可以增強課堂的互動交流,使得課堂的教學氛圍更加的輕松活躍,實現高效的教學目標。比如在學習“the value of money”這一單元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就這一主題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討論,為學生提出相關的問題,讓學生思考:“金錢有怎樣的價值?怎樣看待金錢?”使得學生有聯系生活的實際內容和經驗積極地發表自己對金錢的看法,引導學生在課堂當中積極的討論和交流,使得學生將自己學習到的英語知識靈活的運用到交流溝通中,給予學生更多自主學習和探究的時間,增強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還可以讓學生由被動的學習轉變為主動的學習。此外,在學習“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這一單元的內容時,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積極的思考:“中國的節日和西方的節日有怎樣的差距?怎樣對待中西文化的差異性?”引導學生結合這一單元的教學學習的內容,積極的發表自己的看法,,進而增強課堂的交流互動,使得課堂的教學效果得到有效的提升。
(三)增加實踐活動
在傳統的高中英語教學過程當中,教師通常會占據課堂的主導地位,教師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通常會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式,使得學生只能被動的接受英語教師的教學,不能真正的體現學生在學習當中主體地位,并且英語的課堂氛圍沉悶無趣,無法真正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不能保證課堂的教學效果[2]。因此教師應該積極的開展教學實踐活動,使得學生在活動當中充分的發揮自身的主體作用,積極地參與到課堂學習當中。比如在學習music 單元的內容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劃分合作學習小組,在學習完這一單元的內容之后,引導學生在小組當中積極的總結這一單元涉及到的重點單詞,句型,提高學生的英語整理總結歸納能力,使得學生的學習更加的系統化,幫助學生構建清晰的英語知識體系。教師還可以在教學完畢之后讓學生組織一場小型的音樂會,給予學生更多展示自己的平臺,提高學生的表現力增強學生的心理素質,鼓勵學生積極的參與到音樂會當中展示自己的歌唱舞蹈的才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結束語
高中英語教師應該轉變傳統教學理念,注重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和英語綜合素養,滿足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所以教師應該不斷的創新課堂教學模式構建高中的英語高效教學。
參考文獻:
[1]王欣. 淺析新課改下高中英語的創新課堂教學[C].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區域優質教育資源的整合研究”研討會論文集.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1985-1987.
[2]于振海.淺析新課改下的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策略探究[J].校園英語,2020(18):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