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如志
摘要:隨著新課程標準的深入推進,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重視學生的素質教育,為了真正提高教學質量與效果,教師不僅要重視基本知識的教學,還要將新時代技術運用到教學中,以真正提升教學的有效性。信息技術的運用,對初中地理課堂的豐富程度進一步提升,而且能夠在課堂的互動模式上不斷的增加。但是,信息技術的操作過程,必須與初中地理課堂的所有課程相互結合,讓同學們在地理學習的時候,能夠對自身的能力充分發揮出來,在地理學習的效率、學習的質量上取得更好的改善效果。基于此,文章簡要就利用信息技術構建初中地理高效課堂的策略進行探討分析,僅供參考。
關鍵詞:信息技術;高效課堂;初中地理
引言:
隨著科技的發展、教育的進步,初中地理課堂的打造,不可能繼續按照傳統的方法來完成,要切實的考慮到學生的感受和想法。教師在信息技術的運用過程中,可以讓學生適當的參與,在初中地理課堂的魅力感受上,形成內心的共鳴。信息技術的操作,已經成為了初中地理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課堂的教學內容優化取得了更好的效果[1]。教師在信息技術的學習能力上要不斷的加強,對初中地理課堂的知識拓展投入更多的努力。
一、創設良好的地理教學情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通過信息手段輔助教學,不僅能夠真正達到提高學生認知水平的目的,還能深化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程度,最終使教學質量與效果真正得到提升。教學時,教師可以將信息技術與傳統的板書教學相互結合,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提高教學的效果,使教學更加生動有趣[2]。
例如,在教學“我國季風氣候形成的原因”時,教師便可以使用多媒體來進行教學,創造一個良好的教學情境,并且對學生進行引導。教師可以找一些有關季風氣候的資料片或者文章,并且將這些內容展示在學生的面前,讓學生能夠了解到季風氣候的形成原因。此外,教師也可以通過引用互聯網上其他人制作的模型進行教學,將教學模型展示在學生的面前,讓學生對季風氣候的生成進行了解。教師還可以根據視頻中的內容來進行提問,幫助學生更直觀地感受地球的自轉效果,深化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能力,最終達到提高教學質量與效果的目的。通過播放視頻、圖片的方式進行教學,不僅能夠真正提高教學質量與效果,還能讓學生們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最終達到提高教學有效性的目的。
二、讓愉快教學再次重現于課堂
例如,在《地形和地勢》的教學過程中,通過信息技術來講解的時候,可以按照從南到北或者是從東到西的順序來講解,不同區域的《地形和地勢》有自己的特點。東部、中部、西部的《地形和地勢》,完全是3種不一樣的形態[3]。例如,在西部的講解過程中,神秘的昆侖山脈具有較強的代表性,不僅擁有很多的傳說,還在探索的時候發生了很多的事情,利用信息技術來講解,可以讓同學們對昆侖山脈的學習留下深刻的印象,各方面的知識點掌握告別了傳統學習的理論方法,促使《地形和地勢》的綜合學習能力不斷的強化。愉快教學的時候,不會給學生造成較大的壓力,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的方法,搜集一些記憶的順口溜,讓同學們在《地形和地勢》的學習效率、學習質量上不斷的提升。
通過在信息技術方面有效的運用,可以在《地形和地勢》的課堂塑造上,按照一種愉快的方法來完成,教師的壓力、學生的壓力都可以不斷的降低,而且在《地形和地勢》的知識展現過程中,按照靈活的方法來完成,給學生帶來的體驗非常好。
三、利用信息技術豐富地理教學內容
初中地理教學的應試內容目前是相對比較穩定的,如果純靠記憶支持,學生用功默記的話,80%的知識其實都能夠記住[4]。但是,地理作為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如果想為學生以后的地理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那么初中地理教師就不能僅僅局限于重點劃出課本上的應試教育內容,而要多多使用信息技術,在有限的課堂上給學生展現知識點的連貫性,以及地理學習宏觀的學科特性。由于信息技術的趣味性和延展性強,一開始就能高度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解決問題的興趣,因此在實踐的過程當中適當地豐富教學內容,是完全可以一邊加強學生對地理知識的學習,一邊搭建縱橫交錯的地理知識平臺的,并且還不會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
四、信息技術與自主學習的整合
由于初中地理課堂的塑造難度較高,因此在信息技術的應用過程中,要與自主學習更好的整合,讓同學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從不同的角度來分析,掌握好初中地理課堂的可靠性、可行性。自主學習是同學們前進路上的有利工具,能夠在自主學習能力上不斷的提升,可以讓同學們在地理知識的學習成績上更好的鞏固。
《交通運輸》的教學,要讓同學們開展良好的預期,地理課程不可能永遠集中在課堂講述的內容當中。針對《交通運輸》的預習過程中,同學們可以選擇不同的路徑來搜集相關資料、相關信息,這樣在知識的掌握、鍛煉過程中,可以告別傳統的教育方法。學生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后,利用郵件發送的方式,對自己預習的成果和不懂的問題發送給教師,教師對所有學生的問題、方法進行整合以后,在課堂上對重點地理知識科學的講解,其他方面讓同學們來自主發揮。同時,在信息技術的作用下,教師也可以通過郵件的方式,對同學們集體發送練習題和思維導圖,讓同學們在參考、鍛煉的方式上保持多元化,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能夠借此來取得更好的成果。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運用信息技術,注意關注信息技術的更新,讓學生在地理學習的過程中建立學習體系,獲得更大的學習空間。教師還要對學生的認知情況以及學習情況進行了解,在進行教學時摒棄傳統的教學方式,融入信息技術,以使教學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參考文獻:
[1]田華.信息技術與初中地理課程的整合分析[J].內蒙古教育,2020(17):113-114.
[2]高金鳳.融合信息技術構建初中地理高效課堂[J].智力,2020(15):153-154.
[3]趙夢.淺談初中地理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應用[J].中小學電教,2020(04):42-44.
[4]田靜.淺析初中地理教學如何運用信息技術[J].中國新通信,2020,22(07):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