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丹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現代教育已經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人們越來越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發(fā)展。實驗作為初中科學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能有效幫助學生學習科學知識,培養(yǎng)其嚴謹的科學素養(yǎng)和綜合應用技能,對學生未來的成長有著巨大的作用。初中科學教師應該重視實驗方面的教學,探索出有效的教學策略,促進整體科學課堂質量的提高?;诖耍疚慕Y合個人經驗,對初中科學實驗教學發(fā)展的策略進行了初步探索。
關鍵詞:初中教育;科學實驗;策略探索
科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可以讓人通過手、腦等方面的配合直觀地模擬或再現科學現象,并探索現象背后的真相,這方面的教育能充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實驗操作技能,促進學生的高效學習。由此可見,實驗不僅是初中科學教育體系的核心內容,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初中科學教師要探索出有效的實驗教學策略,完善科學教育體系,促進學生實驗技能的發(fā)展,促進其全面發(fā)展。
一、打破學習僵局,提高學生的興趣
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其在學生的初中科學實驗課程學習中尤為重要?,F在很多學生把科學實驗當作無關緊要的環(huán)節(jié),甚至認為只需關注筆試即可,實驗方面不用過多在意。這些學生對于科學實驗并沒有多少積極性,學習的時候往往會感到厭煩,不利于其成長。初中科學教師要主動去避免這種情況的發(fā)生,探索出有效的策略,打破這種學習僵局,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學生對于科學實驗的興趣,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呢?人在很多時候是一種受好奇心驅使的動物,在初中這個階段表現得非常明顯,科學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為學生設置懸念,抓住學生的好奇心,解放學生的天性,讓其產生探索的欲望。例如,教師在教導學生學習《電生磁》這部分的課程時,就可以先在課堂上準備一個小實驗:在有機玻璃上鉆一個小孔,將一束導線垂直穿過小孔,再在玻璃板上均勻撒上鐵屑。給直導線通電后,教師再輕巧玻璃板,讓學生觀察玻璃板上鐵屑的分布情況。學生會驚奇地發(fā)現鐵屑在直導線四周呈圓形均勻分布著。最后,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自己上臺來細細地觀察。這種實驗現象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觀察不到的,超乎學生認知的實驗現象會極大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這種好奇心以后會慢慢轉變?yōu)閷W生實驗探究的動力,幫助學生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
二、分層教學,提高學生的整體水平
學生與學生之間存在著差異,學生的家庭環(huán)境、課余活動以及與生俱來的能力在彼此之間都有著明顯的不同,這一切的不同導致學生在實驗技能發(fā)展上的狀況也是不相同的。為了實現有效的實驗教學,發(fā)展學生的實驗技能,教師必須盡可能地確保所有學生都能在課堂上學會掌握相關的知識。對此,初中科學教師可以采用分層教學的方法,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不同的教學策略,有針對性地展開教學,保證所有學生都能有所收獲,提高學生的整體水平。
例如,教師在教導學生進行《氧氣的制取和性質研究》這個實驗時,就可以采用分層教學法,根據學生的水平來調整課堂進度和策略。首先,教師先讓學生掌握這部分的實際操作方法,要求學生利用高錳酸鉀、澄清的石灰水、試管、燒杯等器材,參照著課本上的步驟完成實驗和探究。有些學生的水平較差,實驗過程容易出現問題,對此,教師不能強行要求學生一次完成,著重為跟不上的學生進行指導,還可以讓能力強、已經掌握的學生去輔助教師指導,一起幫助能力弱的學生完成任務。這種分層教學法的應用,所有學生都能有效理解本課程的知識,啟發(fā)自身的科學實驗思維,幫助自己獲得能力上的進步。
三、合理設置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是一種普遍卻有效的教學方法,這種方法簡而言之,就是讓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設計出合理的問題,幫助學生通過對問題的參考,找到實驗探究方向。需要注意的是,教師所提出問題必須要有一定的探索性,可以是獨立思考方面的,也可以是討論方向的,但一定要盡可能激發(fā)學生探究的欲望,爭取把學生探究的過程演變成不斷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在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問題的合理設置,引導學生從多角度、多途徑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開拓思路,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就以《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質研究》這部分的實驗教學為例,教師在教學之前,就可以先為學生設置一些問題,詢問學生:“你們能把二氧化碳制備的流程大致敘述下來嗎?我們又需要檢驗二氧化碳的哪些性質呢?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嗎?”,這樣的問題設置先確保學生能夠清楚整個實驗的流程,保證實驗教學的有序性。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還可以為學生適當地進行一些錯誤的演示,詢問學生:“這個步驟正確的做法是什么?怎么改正?為什么要這樣改正?”讓學生結合自身的實驗經驗,進行思考探究,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總而言之,現在的初中科學實驗課堂更加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應該學會從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在探究式學習模式中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積極性,讓學生既能鍛煉實踐技能和理解能力,又能培養(yǎng)實驗思維習慣,并在實驗中加深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掌握,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魯金萍.初中科學演示實驗改進二則[J].中小學實驗與裝備,2020,30(05):38-39.
[2]吳小紅.如何通過家校共建提升初中科學實驗教學的水平[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0(12):147+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