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嫻
摘要:隨著我們國家當前階段教育改革的深入實施,對于音樂課程教學的重視度越來越高,更加強調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實施多元化策略,幫助學生在學習基礎知識的同時,能夠活動良好的體驗。在小學音樂教學設計中,教師要緊緊圍繞審美教育核心任務,緊扣音樂作品之美,優化教學策略,培養學生的音樂核心素養。同時,教師在優化教學設計的過程中需要找準學習起點、引導學生感知美,緊扣學習核心、引導學生體驗美,激發學習潛能、引導學生創造美,從而有效推動小學音樂教學質量提高,本文就優化小學音樂教學設計的策略展開了分析。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學設計;優化策略
在現階段的教育改革中對于音樂教學的重視度越來越高,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生涯中的關鍵時期,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承載著審美教育和文化育人的課程任務,需要廣大知識傳授者加以重視。因此,在設計小學音樂教學方案時,要緊緊圍繞審美教育核心任務,緊扣音樂作品的美感,通過逐層推進、相互關連的教學環節,逐步培養和提升學生感受、理解、欣賞和創造美的能力,凸顯音樂課程在以美育人方面的獨特優勢,使學生能夠在音樂課程學習活動當中領悟音樂作品,體悟其中的情感,強化學習效果等。
一、找準教學起點,引導學生感知美
新的教育改革背景下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不能從實際出發、充分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是評價一節音樂課堂教學設計和教學實施成功與否的最基本標準。具體而言,教師需要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做到幾方面,尊重學生主體性,結合新課程標準實施教學活動,給予課本教材知識內容開展多元化教學。所以,小學音樂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能夠從學生學情、年段目標、音樂教材三個層面精準分析學習起點,充分挖掘其中潛藏的美的因子,引導學生充分感知音樂課程的美感。
例如,在進行《秧歌舞》歌曲教學過程中,筆者首先在開展教學活動之前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與心理發展,根據大多數學生比較喜歡新鮮事物、活潑好動、思維跳躍、喜歡表現的特點,在新課導入階段,通過播放民間歌舞視頻《秧歌舞》創設音樂情境,讓學生能夠直觀感知民俗特點,學習一些基本的秧歌舞動作,一邊唱歌一邊跳舞。其次,筆者還為學生們提供了打擊樂器的伴奏,為學生們構建出了良好的課堂學習情境。如此一來,筆者通過這樣的課堂設計教學,激發全體學生參與其中,通過多種形式的藝術表演,引導學生初步認識和整體感知秧歌舞“載歌載舞、節奏鮮明”的藝術特點,不斷提升學生音樂學習的效果。
二、緊扣教學核心,引導學生體驗美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審美教育的核心和要點是幫助學生感知和理解美”,在音樂教學中,教師想要引導學生體驗音樂作品的美感,基礎是讓學生感知音樂,而核心是讓學生理解音樂。因此,小學音樂課程教學活動實施的過程中,教師應緊緊扣住理解音樂這個教學核心,通過、逐層深入的教學行為,引導學生通過傾聽、歌唱、思考音樂等學習策略,促使學生能夠體驗音樂,并且在音樂體驗中,深入感受音樂作品中蘊含的音樂之美,推動學生深入理解音樂作品的內涵,不斷感受相關的音樂美感,實現良好的音樂教學效果。
例如,在進行《白鴿》教學的過程中,為了使學生們能夠在音樂課堂學習過程中深入體驗美,強化學生的音樂素養與綜合能力,首先,筆者在課堂導入環節中結合這首音樂作品,為學生們展示出了關于“白鴿”的相關圖片、視頻等資料,讓學生在課堂中能夠進行直觀的欣賞,為學生的視覺上帶來巨大的沖擊與體驗。然后,筆者再引導學生們欣賞了整首音樂作品,促使學生們能夠在欣賞的過程中進行想象,激發了學生的想象能力,同時有效為學生帶來了良好的課堂學習體驗,調動了學生的審美素養。最后,筆者在這一過程之中也會對學生們進行有效的引導與幫助,促使學生能夠在學習音樂作品的基礎之上,深入體驗其中的美。
三、激發學生潛能,引導學生創造美
小學階段的學生無論是身體還是心智都處于發展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的教育過程中,需要將學生的綜合發展作為重要目標,引導學生在課堂學習活動當中能夠實現綜合方面的發揮在那。同時,一節成功的音樂課堂教學,是個性鮮明、高潮迭起的音樂學習之旅,也是教師教學智慧的集中呈現,在引導學生感知和理解音樂之美的前提下,嘗試創造美的探究過程。因此,小學音樂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學生潛能的激發,促使學生在課堂中能夠進行積極學習,引導學生學會創造美。
例如,在進行《老爺爺趕鵝》教學過程中,筆者首先讓學生們在課堂中欣賞了這首音樂作品,讓學生們在欣賞的過程中了解到這首音樂的曲調、旋律等,這樣能夠為接下來的課堂教學活動順利開展奠定基礎,然后,筆者再結合班級當中學生們的綜合能力、音樂水平等引導其進行了小組劃分,讓學生們能夠以小組的形式在課堂中伴隨著音樂進行了舞蹈創作,鼓勵學生們大膽展開想象,并且在小組中進行分享、探討等。最后,筆者再為各小組播放了音樂,讓他們站在講臺上伴隨著音樂進行了舞蹈表演。如此一來,學生們在這種學習活動當中能夠創造美,無形之中強化了學生在音樂課堂學習過程中的興趣與積極性,推動學生在課堂中收貨了較高的提升。
總而言之,教師在設計小學音樂教學時,應從多方面出發,結合學生的實際發展情況以及綜合能力開展多元化教學模式,幫助學生在音樂學習過程中不斷提高自身素養,培養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興趣,助力小學階段學生的綜合發展與良好成長。
參考文獻:
[1]吳潔.談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創新教育[J].音樂時空,2015(21):183.
[2]李雪蓮.淺談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創新教育[J].科技資訊,2015,13(27):17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