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承凱
摘要:在近年來,我國的教育行業對于學生的核心素養的培養愈發重視,并且要求各個學校都要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為主,實現以學生為主導的教學模式,著力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所以現在的老師應當給予學生更多的私人空間,并且鼓勵學生能夠一同參與到對班級的管理工作當中來,以此來提升他們的自律能力,自主學習和管理能力以及他們的綜合素養。
關鍵詞:核心素養;班級自主管理;小學生;實踐研究
引言:
培養小學生的班級自主管理主要是為了讓學生能夠積極參加班級中的各種活動和管理,讓他們背負承擔自己班級中的一些學習任務安排和管理。讓他們能夠在自主管理班級的過程中對自己的行為也能夠有更好的自律能力,從中學會對自己和他人的約束和管理,以此來提升他們全方位的能力和素質。
一、小學生班級自主管理所蘊含的意義所在
我國的新課標明確指出現在的教育行業要以學生為主,不光需要教授學生理論知識和生活技能方面的知識,還需要以學生為主導,在教學同時也要提升他們的品德和教養,以及全方位的培養。而且對于學生的核心素養也作出了更多的詮釋,現在的老師應當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基礎下帶領學生進行班級自主管理,讓學生們能夠主動地加入班級的組織活動,學習思考當中,并從自主管理當中收獲更多的認知和感想。
二、小學生班級自主管理的實踐方法
(一)讓學生積極參與到班級制度制定和管理當中
一個班級必須要擁有合理的班規和相應的制度才能夠讓整個班級的教學工作和管理工作順利執行,并且在對班級的班規制度進行制定的時候,老師一定要以學生為主導地位,遵從學生的意見,帶領學生們參與到整個班級的班規制度的制定環節里來,鼓舞學生們積極提出自己對于班規制度的想法和建議,然后采納一些較好的建議,并且對于一些有瑕疵的想法也應該進行補充優化后同樣進行選用。這樣學生們在自己所制定的班規制度中進行學習就能夠更加有成就感,并且也能夠更加主動積極地加入到班級的管理活動中來。
(二)讓學生了解班級委員會的責任和職務
在對班級委員會當選名單的選舉過程中,老師需要對委員會當選的學生有足夠的信任,并且選舉過程一定要采用讓學生一起投票推選的形式來進行選舉。這種被大多數人信賴和推舉出的學生來成為班級委員會的成員能夠讓更多的學生信服,而且在班級委員進行班級管理和組織活動的時候學生們也能夠更加配合他們的工作。并且在每個班級委員選舉確定之后老師需要對每一個班級委員進行單獨的教導,讓他們能夠理解自己所在的位置應當負起怎樣的責任,自己在學習中所要履行的職務是什么。讓所有班級委員能夠分工明確,共同合作,以此來帶領所有的同學一起管理好整個班級,讓每個人都能獲得更多的提升。
(三)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輪流加入班級管理崗位
學校的班級其實就是一個縮小版的社會,里面蘊含了社會當中的各種人際和關系和環境,每一個學生都是今后在社會上獨一無二的人才,他們各自都有著獨特的特點和性格。所以老師應該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輪流加入到班級的管理崗位當中來,讓班級委員定期進行輪換,以此來提升班級中每一個學生對于班級管理的積極性。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對自己和對同學進行管理,學習其他同學管理方式的優點,發揚自己的長處,從而使得班級中的所有學生的綜合素養都能夠獲得實質性的共同提升。
(四)讓學生自主發揮,展開多元化的班級讀書活動
老師一定要抓準小學生的心理特點,他們的心智尚未成熟,還過于愛玩愛動,所以想讓他們只按照書本上的內容來進行讀書活動對于他們來說必然略顯枯燥。所以老師應當放手,每周制定一個讀書日的環節,讓學生自己決定他們想要閱讀的書籍內容,讓他們自主選定主題,自己查閱資料,自己選擇內容,然后在學習委員的帶領下積極展開閱讀活動。其內容可以算他們喜歡看的動畫,可以是喜歡的人物,可以是他們感興趣的事或者物,只要是積極向上的正面書籍都可以自己選入到讀書日來進行閱讀,并且還可以和其他同學進行分享。這樣能夠大幅度激發學生的興趣,還能夠提升他們的閱讀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五)設計多元化的主題,積極展開班級課余活動
想要學生能夠在課余時間也獲得全方位的素質培養,就需要設計出更多不同的多元化主題,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來展開他們感興趣的課余活動,以此讓學生能夠主動積極地參與到各種課余活動當中來。例如音樂演唱活動、樂器演奏活動、文章朗誦活動以及一些體育方面的比賽等等都可以當中課余活動的主題。要更多地展開這些多元化的班級主題活動,才能夠讓學生在各個活動中獲得勝利時取得優越感和自豪感,也能夠在活動的組建過程中鍛煉班級委員的管理能力和組織能力,讓學生們能夠在輕松愉快的課余時間也可以得到充足的鍛煉的培養。
(六)由學生為主體,組織班會討論
傳統概念中的班級會議一般都是由老師作為主導,以老師來確定班級會議的內容,討論方向以及班會所要達到的目的是什么。這種情況下學生大多數都是在被動地聽老師在演講,并沒有太多的參與感,在班會結束后大多學生也沒能獲取到太多的信息。所以為了培養學生的管理能力和組織能力,就要讓學生自行組織班會討論活動,由學生自己來確定這次班會的主題,目標和內容,讓每個班級委員都參與到其中進行演講,對于班級的管理和現狀以及之后要做的工作都進行講述。并且在班級委員的帶頭作用下,也會有更多的學生勇于上臺講述自己的想法和建議,讓所有人都能在這場班級會議的討論中獲得參與感。老師則在一旁傾聽,要對學生們的積極發言和想法以及建議表示鼓勵和贊同。在班級會議過后老師在對其進行總結,為今后的教育工作進行改進和安排,對各個班級委員的出色工作進行表揚和嘉獎,以此讓學生們在今后的班級自主管理當中更加積極和用心,讓他們在長時間鍛煉中不斷提升自己的綜合素養。
結束語:
班級自主化管理的教學方式目前還沒有完全普及到所有的學校當中,但是這種讓學生為主體來對班級進行管理和組織的形式已經產生了許多有效的成果,這種方式不但能夠提前培養學生的管理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還能夠讓每一個學生都積極參與到班級的建設當中來,讓每個人的綜合素養都獲得極大地提升。
參考文獻:
[1]趙慶芳. 小學生自主管理班級的實踐與研究[N]. 日照日報,2021-09-23(B04).
[2]李菁. 核心素養視野下小學班級自主管理的調查研究[D].揚州大學,2021.
[3]王禮梅.核心素養下小學生班級自主化管理的策略[J].新課程(中),2019(08):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