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分
摘要:看圖寫話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他們尚未養成完全獨立的思考能力,而且生活閱歷不足,這導致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思維不夠發散,想象力不夠豐富,也給看圖寫話的教學增加了一定難度。因此,小學語文教師需要依據低年級小學生思想不成熟和好奇心較強的個性特點以及他們識圖能力不強的認知水平,靈活作好個性化的看圖寫話指導,巧借多樣教學方法來引導學生在原有基礎上實現最大化的進步,確保他們能夠在準確而全面理解圖畫內容和含義的基礎上完成清晰合理的文字表達。
關鍵詞:低年級;小學語文;看圖寫話;教學策略
引言:
低年級的學生剛剛開始接觸語文寫話時,對寫話還沒有系統的認知,在這個時候引入看圖寫話,可以增加寫話的趣味性,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且用圖畫引導學生寫話可以拓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其推理素養與想象力[1]。教師應該拓寬看圖寫話的教學之路,循序漸進,從而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
一、在寫話情境中積累詞語
低年級語文教師往往將教學重難點放在拼音、字詞和句子上,卻忽略培養孩子看圖寫話的能力,這使得學生雖然掌握了一些詞匯和語句,但是在實踐中卻不善于運用[2]。為此,教師在教學時可以講一個簡短生動的故事,在故事中運用一些生動的,但是學生并不常運用的詞匯,在講述之后讓學生指出故事中自己沒有完全理解和自己覺得運用得好的詞匯,教師再進行詳細講解和分析。這樣在故事中理解詞匯和語句會讓學生的印象更為深刻,而且在自己進行看圖寫話時也可以及時模仿與創新。
二、引導學生細致看圖,培養基本看圖能力
語文學習兩大板塊,一個是閱讀,一個是寫作。就閱讀部分而言,讀也是鍛煉“看”的能力。廣義的閱讀,不僅是看文字還有看生活、看世界,凡是目之所及,統屬于“閱讀”的范疇。小學生雖然眼中看到的事物很廣,好奇心也非常強,但是缺乏的是注意力集中,如何讓學生在圖中讀出有效信息,教師應該以教材為引導。
以部編版《義務教育教科書·語文》二年級上冊《村居》和部編版《義務教育教科書·語文》二年級下冊《詠柳》兩首古詩學習為例,內容都是反映春天的內容。教師講課前先不要讓學生急于去讀詩文。先讓學生去看插圖,告訴學生,兩幅圖都是具有中國傳統色彩的水墨畫。課本插畫所反映的意境淺薄,不能很好地鍛煉學生的識圖能力[3]。在此基礎上又將豐子愷的《紙鳶》和《春天系列》的插圖在課堂上展示,課內課外插畫對比,教師引導,畫上看到的內容有風箏、有樹木、有人物,但是看不到的內容是風。風是間接表現的,通過樹枝地飛舞、風箏和線的飄動,讓學生體會到畫的幅面是有限的,但意境是深遠的,值得反復品讀。
三、積累日常生活中的見聞
低年級學生本身就沒有足夠的生活閱歷,如果在生活中又不注意積累,在寫話時自然就沒有可用的材料。教師要在平時注意引導學生養成善觀察,會觀察的好習慣。首先,要積極引導學生去留心生活中發生的小事情,去發現我們平時并不留心的事情。其實我們的味覺、觸覺、視覺、聽覺等每天都會讓我們接收大量的信息,只不過很多都被忽略了。
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留心自己一天內看到聽到的信息,把感受最深刻的事情與同伴交流。其次,可培養學生記錄的習慣,有一些事情可能發生時的印象比較深刻,可是過了幾天后就會被忘記,寫日記可以加深學生的印象,并且能鍛煉學生的習作能力。然后,還可組織學生進行有意義的課外活動,豐富學生的體驗。這樣在寫話時會有更多親身經歷的素材。
四、運用信息技術進行輔助教學
在課堂互動環節上,不少學生會面臨這樣的情況。就圖片內容本身來說,學生口述解讀基本到位,但讓學生轉換成文字部分,就感覺下筆困難。通過教師與這類型的學生反復溝通,發現學生即便動筆,轉化成文字的部分與口述部分差異不大,并不能達到教學要求。究其原因,是學生的思維框架受限,不敢突破畫面內容去大膽想象。
如前文所述,圍繞春天,圖上展示了放風箏的內容,教師可以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引導學生大膽展開聯想補充畫面內容,比如與植物有關的,柳條生出新綠,各種各樣的花兒爭奇斗艷;與動物有關的,鶯歌燕舞,大雁飛回,布谷鳥啼鳴,喜鵲歡唱;與人物有關的,公園里、河岸旁,游人如織,到處擠滿了拍照賞花的叔叔阿姨、爺爺奶奶;與食品有關的,應景的果蔬琳瑯滿目,金色的菠蘿、紅色的草莓、香甜的蘋果,令人目不暇接、食欲大開……所以,信息技術是輔助手段,重要的是教師引導,在大量的看圖過程中打開學生的思路,讓學生能夠基于生活和既往的認知,把圖片內容結合自己的感受形成優美的文字。
五、鼓勵學生大膽說一說
看圖寫話的最終落腳點還是“寫話”,也就是要把觀察所得和自己的想法變成語言的形式寫出來。這是最后一個步驟,也是最關鍵的一個步驟。如果寫這一步不能做好,那么很可能就前功盡棄了。不管你觀察如何到位,想法如何豐富,不能落地就算不上成功。因此,教師可以改變策略,不一定非得讓學生冥思苦想,憋出一篇文字性的作品才可以,而是先從口頭的練習出發,打個腹稿,理清思路,然后再大膽表達出來,說給大家聽。這樣的訓練方式,一方面可以讓學生的邏輯更加清晰;還能讓他們的膽量變大,不怕在公開場合表現自己。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開展小學低年級看圖寫話教學的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將學生的個性特點和教學內容相結合,不斷激活學生的看圖興趣和寫話熱情,巧妙滲透看圖寫話技巧和方法的指導,幫助他們理清寫話思路,學會將更多的真情實感融入其中,進一步促進學生看圖寫話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郭夢蘭.低年級看圖寫話教學的應然之舉[J].語文世界(小學生之窗),2020(11):29.
[2]朱春菁.小學語文低年級看圖寫話教學策略分析[J].小學生(中旬刊),2020(11):38.
[3]白琴梅.低年級學生看圖寫話能力培養初探[J].智力,2020(30):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