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淑利
摘要:《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要求,數學教育不僅要使學生獲得生活所需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更要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為其未來的創新能力奠基。小學一年級作為數學學習的開端,教師要有意控制學生的觀察、表達及動手活動中的有序度,首先幫助學生形成有序的數學思維,才能幫助其更高效地完成未來數學知識及技能的學習,形成正確的數學思維方式。
關鍵詞:小學一年級;小學數學;有序思維
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已成為當代學校及教師的一項基本任務,而對于思維發散,想象無序的一年級小學生,培養其有序思維尤其重要。教師要主動引導他們在課堂上進行有序的觀察、表達和動手練習,使其思考方式由無序走向有序,從而促使他們養成正確的數學思維,更高效地完成數學學習。
1.數學信息獲取有序化,激發有序思維意識
觀察是小學生獲取數學信息的主要方式,亦是其思維結構形成的先決條件。因此,針對低年級小學生,教師要重點關注其對數學信息的觀察方式,引導其進行有序觀察,獲取正確、完整的數學信息,為培養其有序的數學思維意識奠基。一年級小學生好奇心強,思維活躍且較為無序,較難集中注意力。因此,一年級學生的數學教材多以帶有實際生活氣息的圖畫、連環漫畫故事為主。比起文字及數字,此種形式的數學信息更有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然而,卻對學生的有序觀察產生了阻礙作用。在觀察數學信息時,學生往往只關注到精美的圖畫與趣味的口語,根本看不到其中包含的數學信息,或產生錯誤、片面的理解。因此,教師要注意在數學課堂上對學生的適時引導,首先,可通過標注、注釋等動作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于教材中的數學信息,而非無關圖畫信息,其次,要主動引導學生按數學的邏輯順序觀察數學信息,使學生對視覺信息中所包含的數字信息觀察由無序走向有序。
如人教版一年級上冊對“位置”進行教學時,課本提供了一張跨海大橋的圖畫,并在畫中展示了轎車、卡車、大巴車及輪船四個交通工具,以供學生觀察學習“上”、“下”、“前”及“后”的位置概念。學生自主觀察這一圖像時,很可能會將注意力發散至大橋建筑,海面風景等較為無關的元素,并將這些無關元素混淆進對交通工具位置的觀察。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時,要主動引導學生通過畫圈的方式將圖畫中的幾個交通工具標注強調出來,以防止學生在觀察收集數學信息時受無關元素影響,同時,教師還可引導全班學生集體通過連線的方式,以有先后循序的方式將注意力依次放在每一個交通工具之上,先去理解“前-后”,再去理解“上-下”,幫助學生產生有序觀察信息的意識。
2. 數學表達方式有序化,培養有序思維習慣
正如馬克思所言:“語言是思維的直接現實”,正是語言實現了思維成果的傳達。在一年級小學數學教學中,除了信息獲取的有序性,信息表達的有序性同樣重要。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完成有序的信息收集后,如何在腦中將信息有序地處理內化成自己的理解則是養成有序思維的關鍵點。而學生口語表達的結構和方式很大程度上顯示了其腦中的思維結構和方式,因此,教師要關注學生回答問題、總結信息時的口語表達方式,實時指導他們對所要表達的內容進行排序,使用“首先”、“然后”、“最后”等關系詞串聯其表達內容,幫助學生提升對信息處理的有序梳理能力,進一步培養有序思維習慣。
如教師在使用人教版一年級上冊教材進行“減法”教學時,在教授減法的概念和原理后,在“做一做”環節,可要求學生在思考漫畫內容及下方對應減法算式后,用“首先”、“然后”、“最后”三個詞進行造句,描述發生的數學過程,如“首先這里有五把鏟子,然后一個人拿走了一把鏟子,最后這里剩下了4把鏟子”,以檢驗學生的數學思考是否具有有序性。
3.數學練習操作動手化,鞏固有序思維方式
學生在獲得有序思考的意識和方式后,即要在具體數學問題解決中充分應用這一思維方式,才能保證其有序思維能力的鞏固和提升。對于自律性不強,思維模式較為簡單的小學生,實際動手操作的練習具有視覺上的直觀性,且更為有趣,最為適合一年級學生用在數學問題上的解決。教師在安排學生進行動手操作練習時,需保持耐心,不以最終答案的對錯來評判學生的學習情況,而要始終以操作行為整體的有序程度作為判斷指導點,將動手操作練習按思維先后順序進行動作分解,幫助學生通過實際的操作樹立正確的、有序的思維步驟,同時反思改正自己思維結構中的錯誤點,以進一步鞏固學生的數學有序思維。
如在進行人教版一年級下冊“分類和整理”的教學時,教師可在班級內隨機選取衣服顏色及性別不同的志愿者上臺,并安排學生也上臺根據數學邏輯對臺上的學生進行分組,并在黑板上寫下最終分類整理的結果(如男生組:2人,女生組:3人)。在這一分類與整理的實際操作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最終的分類結果只是參考,教師真正要把握的應是學生動手分組時的思考及行為。教師要適時進行動作分解,以檢驗學生進行分類整理時的思維是否有序,如學生在動手分組志愿者前,教師可先詢問學生“你覺得這些同學之間有什么不同之處?”,在學生動手分組時,可詢問“你現在為什么要把這些同學分成這樣幾組呢?”。
結束語:
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一項重要任務,而針對一年級小學生,有序數學思維的培養則是數學思維培養的重要開端。教師應有意識地控制學生觀察、表達、動手操作等行為中的數學有序度,以一步步養成學生的數學有序思維,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成長。
參考文獻:
[1]張前前. 培養低段學生有序數學思維“四策略”[J]. 數學教學通訊,2021(01):75-76.
[2]何珊茹,徐健蘭. 核心素養下小學低年級學生數學有序思維滲透與培養思考[J]. 考試周刊,2020(36):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