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佳
摘要:隨著高中音樂教學要求的不斷提高,音樂學科素養的培養需求愈發強烈,如何靈活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教學方式方法,優化音樂整體教學成效,備受業內關注。基于此,本文結合相關教學經驗,分別從創新音樂教學方式,豐富音樂教學內容等多個角度與方面,探討了提升學生音樂學科素養的方法路徑,望對相關教學活動有所裨益。
關鍵詞:高中音樂;教育教學;學科素養;培養路徑
引言:
音樂是高中課程教學體系的關鍵學科之一,對于培養學生審美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當前形勢下,高中音樂教學有必要立足實際,圍繞具體教學目標任務,綜合施策,全面優化提升學生音樂學科素養,迎合素質教育的基本現實需求。本文就此展開了探討。
1創新音樂教學方式,豐富音樂教學內容
縱觀以往傳統式的音樂教學模式,更多的教師傾向于采用“灌輸式”課堂教學方法,缺乏師生互動與交流,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體性地位得不到體現與鞏固,難以有效激發學生對音樂學習的濃厚興趣,課堂活躍度與參與度相對低下。對此,音樂教師應圍繞具體教學目標任務,主動求變,突破傳統固化教學思維觀念與行為方式的束縛,創新音樂課堂教學方式,通過充實各種富有創新和創新性的教學內容,提高學生思維活躍度,升華對音樂作品的感悟與體會。比如,教師可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方法,將全班學生劃分為若干合作學習小組,讓每個小組分別討論自己對特定音樂曲目的理解,表達自我感悟和體會,更加精準地把握不同類型音樂作品的特色。以小組為單位組織音樂技能競賽,充分調動學生競爭合作意識,在彼此競爭而又彼此團結的課堂氛圍中實現音樂學習的更多獲得感[1]。
2拓展音樂知識,提升學生音樂文化修養
教材是組織開展高中音樂教學活動的根本與關鍵,只有圍繞教材內容,深入挖掘蘊藏于其中的各類型教學資源,才能充分鞏固學生樂理基礎,并有效拓展學生音樂思維與眼界,提升音樂文化修養。學生豐富而全面音樂知識體系的形成并非朝夕之舉,而是需要長期堅持不懈地進行引導與探究[2]。比如,在《國之瑰寶——京劇》一單元內容教學中,為了使學生深刻感知京劇的無窮魅力,啟發學生積極體驗與感受京劇,增強對中華民族傳統藝術的情感,教師可首先向學生講授有關于京劇的相關文化背景與歷史背景,使學生站在更為廣闊的角度審視京劇帶給人們的美好享受。在此基礎上,通過《說唱臉譜》或《新貴妃醉酒》等曲目進行課堂導入,并播放經典京劇片段,做到聲、像、視聽的有機結合,調動學生各感官功能情緒,拉近京劇與現代生活的距離。
3開展二次創作,加深音樂知識理解
二次創造是提升學生音樂學科素養的關鍵路徑,對于加深學生對音樂知識的理解具有重要作用。高中生思維方式與行為習慣相對穩定,人生價值觀念也已初步形成,這為參與音樂二次創作提供了良好條件。因此,教師應圍繞具體教學目標要求,積極鼓勵與引導學生根據自身所學,開展二次創作,增強藝術表現力,加深對音樂知識的理解。比如,以《黃河大合唱》曲目為例,可首先使學生本首曲目的創作背景,了解抗日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英勇抗擊侵略者的愛國熱情,然后嘗試運用激昂的情緒和鏗鏘有力的聲音進行演唱,感受黃河兒女的堅強性格。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以情景劇的方式復原歌曲內容,開展與本首曲目相關的創作性活動,利用音樂作品的感染力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激勵其不忘國恥,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學習[3]。
4基于音樂學科素養,豐富學生音樂情感體驗
音樂情感體驗的重點與核心在于使學生與音樂作品彼此呼應,深入感受與把握蘊藏于音樂作品中的各種情愫,并將音樂作品作為表達自我情感的重要工具,起到抒發自我價值觀念,宣泄自我內心情感的作用,實現高中音樂教學的育人功能。對此,教師可將音樂教學與學生日常生活密切結合起來,讓音樂的魅力深深撞擊學生心靈與靈魂,通過跨越時空和經典音樂作品的創作者進行情感交互,形成心理共鳴,形成同呼吸、共命運的情感感悟。以《祝酒歌》曲目教學為例,教師可首先引導學生對比聆聽由施光南作曲、李光曦演唱的《祝酒歌》和歌劇《茶花女》中的《飲酒歌》,分析其內容與風格的異同,同時感受和體驗曲目中的音樂情緒,認知其所反映的時代特點及社會內容,進而掌握藝術歌曲及群眾歌曲的相關知識,這對提升學生音樂情感體驗具有積極作用。
5結語
綜上所述,受傳統音樂教育教學模式的限制,當前高中音樂學科素養培養中依舊存在諸多短板,整體教學水平尚有較大提升空間。因此,音樂教師應摒棄傳統固化教學思維觀念,創新音樂課堂教學方式方法,充實教學內容,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文化理解能力與綜合審美能力,豐富學生內心情感體驗,為全面優化提升學生音樂學科素養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王莉.核心素養背景下高中音樂教學問題分析與策略探討[J].三悅文摘·教育學刊,2020(22):155-156.
[2]賈曉麗.基于學生音樂素養培養的高中音樂課堂教學創新路徑[J].快樂學習報·教育周刊,2021(07):170-171.
[3]巨琳,宋秀全.基于“藝術表現”素養提升的高中音樂教學實施策略[J].安家(校外教育),2021(05):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