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蓉
摘要:隨著當前新課程內容的不斷變化,對于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培育尤為關鍵,通過課前預習這一教學模式的有效利用,能夠更好地對學生該方面進行提升搭建有利的平臺。作為教師,必須要通過多種方式進行引導,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合理利用周圍的資源,通過對課文內容的深入學習和掌握,進而激發對語文這門學科的興趣。
關鍵詞:小學語文;預習;方法
一方面,作為小學語文教師,首先必須要充分將課堂交還給學生,讓學生發揮自身的主動性,進而在此基礎之上,通過難度的疊加進行課前預習的有效指導,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充分地發揮自身的主體地位。另外,對于教師自身來說,一定要進行針對性的指導和分析。通過合理全面的設計,進而對其存在的問題進行合理的解答。另一方面在進行課前預習內容制定的過程中,一定要根據當前教材的知識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在預習的過程中,一定要有重點,充分調動學生的感覺器官,讓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一方面能夠更好地去了解當前課程的相關內容,另一方面能夠主動去思考,大膽提出質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一、興趣的激發
對于很多的小學生來說,對周圍的事物擁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學習的欲望,這也是促進學生進行相關內容學習的重要表現,作為教師,更應該合理利用學生這一特點,對于所學習到的新知識、新課文進行有效地鞏固。在進行新課文學習之前,首先要對課文進行通讀,然后給學生布置相關的課后作業,逐步引導學生對所學習的內容進行分析和引導,進一步激發學生對當前課文知識的學習興趣。
在當前的小學語文課程內容講述的過程中,一些學生雖然知道教師布置了預習作業,但是僅僅只是口頭式,并沒有落到實踐,這就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出現偷懶的現象,而作為教師也沒有進行及時的檢查。因此,為了能夠更好地緩解這種現象,作為教師,首先必須要加大檢查的力度,根據學生的預習情況進行表揚,或者是指證通過獎懲原則的雙向發展。根據當前孩子的實際需求進行,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更好地去完成當前的預習任務,養成主動思考的良好習慣。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學生,對于任何一件事情來說,只有從思想上引起了重視,后期在進行實踐操作的過程中才會更加的認真,不需要任何人的督促獨立完成。作為教師必須要通過多種方式進行引導,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更加直觀明確地了解到預習的意義和影響,進而產生一種積極的學習心理,在學習下一節課程內容的過程中也會主動去學習、去分析。
二、具體方式的設計與應用
所謂的工具式預習,主要是建立在字典或者是詞典等工具的基礎之上,進行預習,通過對這些工具的運用,能夠更好地解決當前閱讀課文過程中的一些難詞,生詞的釋義,學生要通過這些工具的利用,進而掃除當前在閱讀過程中的障礙。針對生字的正確讀音,具體的含義,最終的用法進行全面地掌握。另外,對于文中所涉及到的歷史典故、神話故事等都可以通過圖書館電腦手機等方式進行查閱,進一步拓寬自身對知識的學習視野。在進行課程內容預習的過程中,首先要對當節課堂的任務進行明確,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所目標。
比如說在學習部編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目錄《植物媽媽有辦法》,教師在學生在對這篇課文進行預習的過程中,首先要對文章中的一些生詞的具體事例進行解答.另外當課文讀熟以后,要對閱讀過程中的一些內容進行分析,不同的植物媽媽的辦法都是什么?除了這些植物媽媽以外,還有什么樣的辦法?通過一系列的提問和思考,進而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通過多次反復的精讀、通讀、掃讀等方式,進而對當前的課文內容進行熟悉。所謂的歸類式主要是通過對同一題材的內容相同的寫作方式的應用等文章進行分析,教師在進行講述之前,可以讓學生進行學習,教師通選擇范例進行指導,教會學生如何進行預習,如何舉一反三。針對部編版小學語文二年級的目錄中《鄧小平爺爺植樹》、《雷鋒叔叔你在哪里》,針對同樣的人物,在描寫的過程中,有什么樣的方式和技巧,通過哪些途徑進行展開?然后對文章中的重點詞句進行分析和總結,這能更好地提高當前的學習效率,與此同時,對學生自身自學能力的提升能夠得到一定的鍛煉和提升。當學生對一篇課文進行預習完以后,一定要根據具體的課文要求和學習的目標進行總結分析,通過一系列的提問,進而對整篇文章內容有一個全面地了解和把握。在部編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目錄中《找春天》,當學生預習完這篇課文以后,可以對學生進行提問:誰在找春天?文中的孩子是都是由什么樣的心情去找春天的?作者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樣的?在春天里都有些什么發現。通過這些方式,進一步激發學生對當節課堂的學習興趣,與此同時,通過提問也能夠更好地了解到自己在進行課文預習過程中存在的不足。
綜上所述,在當前語文課程標準的發展下,對于高效的學習方式的選擇尤為重要,通過提前預習,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對學生的思維、語文成績的提升等方面都有積極的意義和影響,因此,預習的學習模式的應用在當前的教學發展的過程中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小學語文課程內容講解的過程中,通過提前預習,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對當前課堂的知識把握,與此同時,也能夠穩步提升學生自學能力的培育,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針對自己的理解和方式進行學習,能夠更好地提高當前的教學質量,與此同時,為后期相關教學內容的開展作出鋪墊。
參考文獻:
[1]吳春華. 論小學語文學習中學生預習的重要性[J]. 教育現代化,2017,4(35):325-327.
[2]張秀利. 談農村小學低年級語文的課前預習[A].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年課堂教學改革專題研討會論文集[C],2017:863-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