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小東
摘要:高中數學教學中的知識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在教學時,教師應以學生作為教學中心,把問題情境作為教學的核心。通過做好問題情境創設的方式,激發出學生的思維能力,保證數學課堂教學的基本效果。
關鍵詞:問題情境;高中數學;教學;創設
在新課改的教育背景下,要求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應對于傳統化的課堂教學方式進行改變。在教學時,根據教材中的內容,教師應重視創造性地設計相關的問題情境,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凸顯,切實保證為學生搭建一個樂學的課堂。
一、高中數學教學創設問題情境的基本原則
1、針對性原則
在創設問題情境時,教師應重視把握好教材中的內容,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角度出發,保證問題情境的典型性。比如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設計問題情境時,可以直接加入多媒體的教學方式進行輔助,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教學氣氛,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2、適度性原則
新課改的教育理念在于考慮到全體的學生,在教學時,進行問題情境的創設時,教師應考慮到這一理念,充分設計適度的問題,根據問題情境的設置,考慮到全體學生,提出的問題要照顧到班級中學生的學習水平,按照一定的梯度和層次性,考慮到提問的方法和角度,保證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
3、啟發性原則
在問題教學法的應用過程中,很多教師常常犯錯誤,過于堆砌問題,渲染相應的教學情境,忽視了學生的學習水平,不能取得相應的效果。很多學生在學習時,無法做到真正理解和消化相關的數學知識。因此,在設計問題情境時,教師應考慮到問題是否具有啟發性,充分考慮到是否能夠打開學生的學習思路。
二、高中數學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的策略
1、利用問題情境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時,教師應重視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當學生對于教學內容產生了足夠的興趣后,學生才能真正投入到課堂教學中來,完成對于數學知識的探究。高中數學的教學中,如果延續著傳統化的課堂教學方式,使用題海戰術的方法,對于學生來說,并不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教學時,教師應對傳統化的課堂教學方式進行改變,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創設一個具有趣味性和探究性的問題,誘發出學生的好奇心理,讓學生對于教學內容擁有足夠的注意力。
例如在學習“圓的標準方程”時,在教學時,教師應重視設計一個生活化的問題情境,利用這樣的方式,引導學生理解課本中數學知識和實際生活之間的關聯性。同時,借助于生活化教學情境的創設,充分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有這樣一道例題“一個隧道的半徑是4m的半圓,車輛只能在中心線的兩邊行駛,那么一輛寬為2.7m,高為3m的車,能夠順利通過隧道?”通過這一問題的形式,充分引導學生利用曲線的方式解決相關的問題。通過這樣的方式,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本節課的“圓的標準方程”的學習中,讓學生做到將相關的數學知識拓展遷移和運用。
2、利用問題情境引發學生的思考
利用一個真實化、熟悉化的教學情境,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充分激發出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學習時,將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數學的教學中。在高中數學的教學中,教師創設的問題情境應具有一定的探究性,才能充分給予學生思維上的啟發,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趣味性。利用這樣的方式,引發學生的廣泛思考,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進行聯想和類比。
例如在學習“橢圓的定義與標準方程”這一課時,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的形式,為學生展示“嫦娥二號”近月制動的畫面和運動軌跡。利用這樣的方式,充分引導學生了解橢圓的基本形狀。然后,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橢圓的定義,讓學生根據“嫦娥二號”的運行軌跡,想一想在實際的生活中,有哪些物體的運行軌跡是橢圓,哪些物體的形狀是橢圓。然后,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讓學生進入到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學會橢圓的作圖。利用這樣的教學方式,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巧妙使用問題情境的方式,讓學生在自己熟悉的情境中,主動進行相關的數學思考,切實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保證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有效發散。
3、利用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進行知識應用
在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學生需要對數學知識學以致用。在教學時,教師應重視引導學生在問題情境中進行數學知識的建模。利用這樣的方式,提升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應用效率,保證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
比如我們經常見到的數學題型建橋、植樹,已知橋兩邊的地基橋墩已經打好,相距m米,剩下的工作需要修剪剩下的橋面和其余的地基橋墩。通過技術工作人員的計算,一個橋墩需要花費256萬元,距離x米的相鄰橋墩之間的橋面建造需要花費(2+)x萬元,假設橋墩等距離分布,將橋墩當成點,不考慮到其他因素。如果剩下的部分的工程總費用是y萬元,假設需要新建n個橋墩,求n與x、y、與x之間的關系,如果m=640米,需要新建多少個橋墩才能確保y最小?
在這一道函數題中,教師應重視組織學生分析題干,找到各個量之間的關系性,充分建立一個良好的函數模型,利用導數的應用對于數學問題進行解析。比如橋墩的花費數額、橋墩之間的距離都是關鍵性的數據,這道題是考察學生是否能夠根據實際問題選擇函數關系的能力,是否利用導數研究函數的增減性以及求函數最值的能力。
三、結語
綜上所述,高中階段的教育中,教師應重視做好問題教學情境的創設,充分將問題教學情境應用在各個教學環節中,利用這樣的方式,鍛煉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切實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保證學生的數學學習得到良好地發展。
參考文獻:
[1]史姍珊.高中數學教學中問題情境創設的實踐探索[J].數學之友,2021(04):21-22.
[2]張燕燕.創設問題情境,提升課堂效率——基于核心素養下的高中數學教學的幾點思考[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1(23):88-89.
[3]羅麗芳.高中數學教學中有效問題情境的創設[J].新課程,2021(3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