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輝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課程改革的順利推進,傳統單一知識傳授型教學模式的弊端越來越明顯,廣大教師已經逐步認識到了教學改革的重要性。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深刻認識到綜合性實踐活動的重要性,通過恰當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習的知識,引導學生們運用所學習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在本文中,簡要介紹了幾種在數學教學中綜合性實踐活動的運用策略,希望廣大教育工作者在閱讀后提出寶貴意見。
關鍵詞:數學教學;綜合實踐活動;教學策略
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綜合性學習因其具有趣味性、實踐性、靈活性、創新性等特點,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們思維能力的發展。數學教師要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開展相應的綜合性實踐活動,促進學生們數學核心素養的不斷發展。
一、時空置換,讓學習更具自主性
綜合實踐活動的內容具有鮮明的生活性和開放性,根據這一特性,教師在教學時應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實施開放性學習。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下,學生坐在封閉的教室里接受教育,獲取知識的方式較為死板,參與的活動由于受時空的限制,難以實現深入拓展。而教師將課堂置于更廣闊的室外空間或課外場所,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放松的狀態下主動進行探究,從而收獲快樂與成功。綜合實踐活動課形式更為靈活、更具開放性,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實踐性與創造性思維。與靜態的學習方式相比,綜合實踐活動能夠使學生更好地接受新知識,而且在開發學生智力、發展學生情智、培養數學能力等方面具有顯著優勢,能夠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發展。
二、解決問題,讓思考更有深刻性
有效教學或開展有意義的活動,引發學生進行有效數學思考,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形成與發展,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落實并提升核心素養是數學教學的終極目的。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教師應緊緊圍繞這一目標,將其落實在教學的每個環節中。綜合實踐活動課與數學課相比,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使其有機會展示自身的聰明才智。因此,教師應在教學中為學生預留思考的空間,將數學活動與數學思考有機結合起來,就兩者之間的切入點、結合點和生長點巧妙設計問題,讓學生以解決問題為線索,深入交流和思考,從而有效整合知識結構,實現學以致用,切實提升數學學科核心素養。
例如,在教學長方體的表面積時,教師應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入手,提出現實的、有意義的“包裝禮盒”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實際教學時,教師可以從包裝1個長方體入手,到包裝2個、3個、4個相同的長方體,讓學生思考、探究新知,由此讓學生討論包裝物體時應考慮什么問題,怎樣包裝才更節省材料,從而逐漸完善節約包裝紙的包裝方案。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生比較各種包裝方法,觀察每種方法中重疊的面。其次,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怎樣包裝更節約包裝紙。經過比較、觀察、分析,學生得出,減少重疊的面就能節約包裝紙。最后,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回顧解決問題的過程,總結解決問題的方法與策略,滲透優化思想。在活動中,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思考、交流討論,碰撞出思維的火花,結合不同的包裝方法,得出最節約的包裝方案,體驗了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與靈活性,提高了學習效率。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教師只有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時間和空間,才能為學生的學習奠定基礎,從而實現數學思想與方法的有機滲透,促進數學思維的逐漸發展。開放式課堂能夠提高探究問題的效果,避免教學流于形式。教師不能讓學生當機械的“操作工”,要讓學生做有意識的“探究者”和“建設者”,讓學生親身經歷“嘗試猜想—自主驗證—主動獲取—發現鞏固—內化建模”的活動過程,讓學生的數學思維不斷發展。
三、動手實踐,讓思維更富創新性
活動是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基礎,能夠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要發揮動態教學的優勢,設計有效的活動,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使學生在活動中發現問題,通過簡單問題的“小試牛刀”,化繁為簡,探索規律,并能用發現的規律解決問題。
例如,在教學“神奇的莫比烏斯帶”的過程中,把長方形條由四條邊、兩個面,變成兩條邊、兩個面,最后變成兩條邊一個面。教師可以讓學生猜是幾個面,是不是一條邊一個面呢?基于此,怎樣驗證呢?學生思考后動手探究。隨著學生探究的深入,教師適時引出莫比烏斯帶,并設計了兩個活動。一是制作莫比烏斯帶,讓學生嘗試動手做神奇的莫比烏斯帶并進行涂色,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感受普通紙環和莫比烏斯帶的異同,初步體會莫比烏斯帶的特征,突破本節課的重難點。二是探究幾等分的莫比烏斯帶,讓學生思考,如果沿12線剪,剪完后會是什么樣,并動手驗證,引導學生進一步揭開“莫比烏斯帶”的神秘面紗。原來二等分后的莫比烏斯帶并不是兩個小的莫比烏斯帶,而是一個大的扭轉的圈。這一過程引發了學生的認知沖突,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充分發揮主體性,通過猜一猜、剪一剪、畫一畫,得出結論:偶數圈剪出來的都沒有“莫比烏斯帶”,且圈數為等分數的,都是大圈;奇數圈剪出來的都有“莫比烏斯帶”,且只有1個。
本節課中,學生通過動手實踐,能夠在求知欲的驅使下積極參與探究活動,從而發展高階思維,培養創新意識。學生在想象的過程中鍛煉了空間想象能力,在猜想的基礎上動手驗證,不僅培養了猜想、驗證的數學思想和科學態度,還有效提高了數學學科核心素養。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合理運用綜合性活動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們主觀能動性的發揮,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作為新時期的教育工作者,數學教師要以活動為載體鼓勵學生們通過動手實踐活動提升探究學習的效率,實現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蔣敏杰.“數學實驗”,豐富“綜合與實踐”活動的一種好方式——以《擲一擲》教學為例[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8(06):48-52.
[2]洪薈春,洪建林.初探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八大課型的特點、模型及實施要求[J].現代教育科學,2015(06):149-151+103.
[3]史哲宇,錢立凱.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領域的教學策略研究——基于STEAM教育[J].曲靖師范學院學報,2020,39(03):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