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晏瑋
摘要:在新高考背景下,開展高中數學教學改革,既有利于高中數學學科的教學發展,又有利于學生的自我發展。高中數學在教育觀念、教學模式、教學環境、教學方法等方面存在著一些不合理之處,與新高考背景相矛盾。因此,相關高中數學教育工作者應深入研究新高考理念,轉變教學模式,創新教學方法,運用趣味教學、反例教學、作業設計等手段,實施高中數學教學改革。
關鍵詞:新高考;高中數學;教學改革
就目前已經實行新高考模式的省份來看,這些省市高中的教學模式已經出現轉變,其中最為明顯的是走班制和分層教學逐漸成為高中教學的常態模式。數學作為新高考模式下三門必選科目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面對新高考的背景,高中數學教學應當盡快做出轉變,增強高中數學的教學效果,強化學生適應新高考模式的能力。
一、高中數學教學改革的重要性
(一)緊跟時代發展,實現自我變革
伴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和進步,整個高考大環境在一定程度上發生了一些變革,高中學科的創新和轉變更加激烈,這對高中數學的教學規劃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谶@種背景,高中數學教育必須順應時代潮流,探索行之有效的課堂模式,使高中數學教學更符合當前的高考改革背景,從而在不斷發展的教育環境中立于不敗之地,發揮其應有的價值。我國高中數學教育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實踐,已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但在發展過程中仍需注意一些問題,尤其是影響高中數學教育進一步發展的教學有效性問題。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引入創新的改革理念,順應高考模式,是促進高中數學學科進步發展的必要嘗試。
(二)提高學習成績,重視學生發展
中學數學教改最直觀的作用就是有利于發揮數學教學價值,讓學生更快、更好地在教學中學習知識、理解知識,從而提高自己的數學成績。新型高考模式下的走班制等特點,要求數學教師根據學生的差異,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根據新高考模式的特點進行改革和創新,將大大提高中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和個性化,可以讓教師根據學生的不同性格、能力、基礎等,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設計,使學生在數學上得到均衡發展。另外,有效的數學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在達到一定的基礎后,尋求適合自己發展的更高水平的發展,比如數學知識的拓展,當前的教育環境越來越重視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而適應新高考模式的實施,對高中數學教育進行創新,也是對學生個性化培養的深刻體現。
二、傳統高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環境落后,教學方法單一
進入新媒體時代,學生接受知識的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同時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習習慣也發生了一些變化。但是,目前仍有不少高中班級的教學環境不達標,依然沿用傳統的“黑板—粉筆一課本”的模式。當前,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更傾向于使用多媒體設備,如投影儀等現代設備,落后的教學環境顯然不能適應快節奏的時代步伐,同時又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此外,傳統的高中數學教學方法過于單一,缺乏多樣性,與新高考模式下的多元化教學相矛盾。例如,傳統的高中數學教學方法多為“講授做題對答案—修訂”,這種教學方法過于注重數學題目的練習,缺乏師生間的互動與交流。這一教學方法單一,枯燥乏味,學生很難產生興趣,很難全神貫注于課堂教學之中。
(二)師資力量不足,反饋機制缺失
在傳統的高中數學教學中,高素質的數學教師是數學教學活動的主導者。然而在新高考環境下,深入理解新高考模式、自主適應高考、進行教學變革的數學教師并不多見。一些中學數學教師教育改革能力不足,缺乏持續學習和改進教學活動的能力,未能對高考相關要求進行深入研究,導致中學數學教學觀念、教學方法與新高考的關系也逐漸脫離。有少數高中數學教師的自我提升意識比較欠缺,即使承認自己的教學能力需要面對新高考而繼續提升,也沒有采取實質性的行動。由于新高考模式的實施時間不長,目前還處于試點階段,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有關人員應重視新高考環境下的教學改革,不斷完善和豐富教學手段。然而,目前高中數學教學的有效反饋機制并不完善,甚至有些高中數學教學評價反饋環節中存在著敷衍了事等問題。缺少了完善的反饋與評價機制,高中數學教育就不能與新的高考模式相適應,高中數學教師的教學能力就很難得到精確的提升。
三、高中數學教學改革的具體策略
(一)創設趣味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由于中學階段時間緊、學習任務重,而高中數學考點多、難度大,所以高中數學教學環境總是呈現出沉悶、嚴肅的氣氛,不利于提高學生深入數學課堂的積極性。為此,高中數學教師應積極創造趣味情境,彰顯數學教學的魅力,吸引學生參與數學教學。例如,在課時中,老師可以把這個問題拋給學生:“給你兩條直線方程,怎樣得出交點坐標?”讓學生把問題帶到課堂教學中。用“提問”引導課堂,讓“趣味”激活有效課堂。
(二)巧用思維導圖,啟發學生思維
在新高考模式下,高中數學教學內容較為豐富,除基礎知識外,還有許多針對數學核心素養的拓展性數學知識。中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教會學生運用思維導圖對知識進行整理,并啟發學生思維。
(三)改革作業設計,增強課內外銜接效果
高中數學教師要摒棄“題海戰術”,改革作業設計,提高數學教學課內外銜接的效果。在新的高考環境下,按照走班制、分層教學等班級特點,高中數學作業應該更加合理、多元化、有效。就走班教學而言,各班學生在數學基礎上有較大差異,中學數學教師應充分掌握學生的整體數學學習能力和部分學生個體的實際情況,設計出分層的數學作業,避免作業難度過大,影響學生心理。
結語
總而言之,高中數學教學中存在一些突出的問題,導致教學效果不理想。要提高高中數學教學的實效性,教師就必須結合高中數學教學實踐和高中數學學習現狀,對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探討解決問題的策略,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提升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為學生成長成才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王彩萍. 高中數學題目的自然求解之美[N]. 山西科技報,2021-10-21(A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