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丹
摘要:在核心素養教育背景下,諸多教師對高中生物課程的教育發展產生了新的認識,他們更加注重高中學生的學習理念與核心素養的培育,使學生核心素養不斷得以有效發展。因此,教師要加強核心素養背景下的高中生物教學,讓學生能夠在學習生物知識的過程中,掌握技能,發展素養,拓展思維。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生物;培養
隨著社會對高中生物課程教育的關注度增強,如何創新高中生物課程教育方法,成為了諸多教師的關注點之一。然而,在實際的高中生物課程教育中,很多教師所運用的教育方法不夠創新,缺乏有效的教學思路與教育思維,為此,不斷完善高中生物教育教學策略,有助于強化高中生物教育的新空間。在此背景下,為了提升高中生物課程教育的質量,生物教師需要圍繞新時代發展背景,探索更加有效的高中生物教育教學策略,增強高中生的綜合素質與生物核心素養。
一、采取探究式教學,有效激發學生的思維
教師要針對目前的教學現狀不斷創新出更多高效的教學方式,促使學生能夠加強學習體驗感,讓學生能夠真正地參與到課堂的學習過程中來,以此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可以采取探究式的教學方式來促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教師在進行備課的過程中,對教學內容進行仔細地觀察,設計出一些具有針對性的或者趣味性的問題。然后在課堂上,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男女比例、學習態度、性格特點等劃分成幾個小組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在合作的過程中,讓學生自主探究這些問題,每個學生都能夠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觀點,小組成員進行論證,以此來解決教師提出的問題。在解決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多去結合教材中的知識內容進行探究,讓學生打開思維進行思考和分析。然后讓每個小組來進行成果展示,讓其他小組能夠學習到另外小組的思考方法和思維過程、探究方式等等,讓學生之間能夠相互學習,這樣就能夠促使每一位學生都參與進來,減少了學生對教師的依賴性,讓學生能夠加強獨立思考的能力。
例如在進行“生物群落的種間關系”教學時,教師可以先對基礎知識進行講解,然后根據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進行分層再分組。分層時可以這樣分層:第一層為對本堂課的生物群落以及其他相關基礎性的內容掌握較好的學生,這類學生能夠進行自我探究,進行拓展性學習,提出自己想法;第二層則為只掌握了一半,還有另一半有待加強的學生,這類學生學習態度良好,但學習方式以及理解能力還有待加強;第三層的學生則為掌握程度較差的一類學生,這類學生的學習能力較差。分好層次之后,教師依據互補性原則進行分組,在每一個小組中,既有一層也有二層,還要有第三層的學生,這樣能夠讓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帶動學習能力弱的學生,讓學生之間相互督促,相互學習,共同進步。在課堂上,教師提出這樣幾個探究性的問題:“四種種間關系分別是什么?其中又有怎樣的聯系?是怎樣體現的?”讓學生進行小組的探究。這樣能夠讓學生在進行小組的探究過程中,發揮出每一個人的優勢,同時也能夠彌補學生自身的缺陷,加強學生的表達能力,促使學生能夠提高其綜合素質,從而不斷地培養學生的生物核心素養。
二、營造生物問題情境,提升生物學習力度
生物教師要圍繞高中學生的生物核心素養與學習問題,立足于教學內容,設置相應的生物學習問題情境,引導學生深入到生物課程學習問題情境中去,激發學生對高中生物課程的學習興趣,增強高中學生的生物思考能力與探索能力,促使高中學生的綜合素質與生物探索能力逐步增強。
首先,生物教師要立足于學生的生物課程學習問題以及學習薄弱點,充分剖析高中學生在生物教育教學方面存在的薄弱點,立足于新時代發展背景,從高中學生的生物課程學習的不足之處入手,設置有效的生物學習問題情境,引導高中生對生物核心學習內容的深入感知與充分理解。
其次,生物教師要改變自己的固化教學思維,塑造從問題情境出發的教學思路,引導學生充分挖掘生物課程學習的內容信息,正確把握生物學習的運用路徑,促使學生的生物思維、生物學習觀念不斷提升。最后,生物教師要圍繞信息教育方式,拓展生物課程的學習問題情境,增強學生對高中生物知識學習方式的正確解讀,創設出高中生物課程教育的新方向、新方式,將生動的圖片、視頻、音頻資料等,運用到高中生物課程學習活動中,將信息教育方式、問題情境教學的優勢展現出來,強化高中生物課程學習策略的發展質量。
三、挖掘生物學習根源,開拓生物學習思路
在高中生物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帶領學生不斷探尋生物學習根源,從生物實驗、生物實踐入手,充分挖掘生物教育教學的思路與流程,以此激發學生的生物學習興趣,鍛煉學生的生物學習能力,促使學生可以深入理解生物知識,理解生物教育教學活動,增強學生的生物學習認知力,強化學生的生物學習能力以及生物核心素養。首先,高中生物教師要在教學中融入生活實踐,鼓勵學生立足于生活實踐,開展生物課程學習活動,交流自己的探索思路與實踐經驗,談談自己對生物知識以及生物學習的理解,以此提升學生自身的生物學習能力。其次,高中生物教師要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從生物知識出發,不斷挖掘生物課程學習內涵,確定生物課程的學習主題,延伸到生物教育教學實踐中,促使學生廣泛積累大量的實驗素材,確保學生的生物學習能力與核心素養不斷增強。
總而言之,學生生物學核心素養是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培養的,在這一過程中有效的概念教學是關鍵一環。教師在進行生物教學時,要基于核心素養來促使學生能夠通過探究式學習等來加強對知識的理解,促使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地加強生物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李維明. 高中生物核心素養的內涵與培養策略[C]. 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20年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技術創新學術論壇(重慶會場)論文集.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20:145-148.
[2]肖安慶,顏培輝.高中生物核心素養的內涵與培養策略[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7(06):60-62.
[3]譚永平.從發展核心素養的視角探討高中生物必修內容的變革[J].課程.教材.教法,2016,36(07):6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