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倫明
摘要:在新課標背景下,高中美術教學工作內容變得更加具備多樣性,其中在高中基礎美術專業教學工作中素描是一門基礎性課程。但是,處于高中的時期的學生需要面對各種學習任務和壓力,所以將會把自身關注點和時間放在提升學習成績上。而且對于美術教學來說,并未制定完善的課程標準,考試內容缺乏多樣性、專業化,一直沿用傳統的授課形式,這一問題導致高中美術教學工作很難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學生只會簡單的繪畫,不能提升自身各項能力和綜合素質,這就體現出在新課標下高中美術素描教學工作應當注重創新。對此,本文重點分析了創意素描在提高高中素描教學質量的作用,希望能夠對美術素描事業的發展起到應有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高中美術課;素描教學質量;提高方法
1.提升造型能力
美術素描教學工作的開展是具有現實意義的,為了促進對高中美術專業創意素描教學工作的順利性進行,要求教師正確認識教學工作,實現采用創意素描來提升學生造型能力。結合學生的美術水平,定期舉行創意素描訓練活動,對學生造型能力的提升具有非常顯著的促進作用。畢竟素描本身也是通過造型來表現和處理創意形象的。通常而言,美術教學中的素描基礎就是實現對客觀物像放入視覺性描繪,而創意素描則與普通素描之間存在很大的不同點,創意素描不但是對學生進行創意思維方面的訓練,還包括造型,所以在開展創意素描訓練工作時,需要學生在造型的基礎上發揮自己的創意思想,從而提高美術素描教學的真正意義。倘若美術教師只專注于創意,卻未能夠關注造型,那么所創造出來的作品會缺乏內涵和靈魂。對于基礎素描教學來講,其最終的目的就是為了確保每一個學生的基礎造型能力得到充分的提高,所以在開展創意訓練工作時,應始終關注基礎素描中的比例、空間感、結構等內容,在全面掌握物象外在體型、內部特征后,才能確保造型更加具備專業性、精準性與合理性,增強對物像造型的了解,把創意以畫面的形式展現。每一個作品其都具有著形象,并且所具備的形象也是彰顯情感的主要載體,以此潛移默化地提升學生造型意識,確保學生具備良好造型能力。
2.加強審美能力
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來講,其所形成的學習基礎已經達到了一定的水平,心理和生理逐漸成熟,所以在基礎素描教學工作中教師多會為學生提出各種學習上的要求,并強調在造型上讓學生落實怎樣才能做到準確定位,但是在這一教學過程中所培養出來的學生有可能只是寫實能力較強的畫家,而創意素描教學工作和基礎素描教學工作有著本質不同,其更加關注對學生審美創作能力的培養工作。在基礎素描的練習過程中,一定要引導學生對作品所具備的創意性進行關注和了解,因為這對學生基礎素描的聯系將起到一定的升華作用,會讓學生具備良好審美能力。教師則要善于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手段,通過多樣化的藝術欣賞方式來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在基礎素描教學中真正實現創意素描。
3.深入認識素描
只有讓學生具備專業、科學的素描思維,才是顯著提升整體作畫意識的保障,所以教師要讓學生學會利用全面發展的眼光觀察問題,并認識到如果主觀片面,那么只會注重表象,而忽略描繪對象的細節,并始終處于靜止狀態,看待問題也不會具有預見和遠見,更不會關注事物的彼此關系,這對學生觀察事物是存在阻礙作用的。因此,教師在讓學生描繪對象時,要確保其具有熱情和積極性,落實和景物、靜物、畫家開展對話,讓學生用心作畫,把自身的想法、感受全面表達。
在高中美術特長生創意素描教學工作中,教師要提升自身思想認知,善于把握好教學方向,讓學生以正確的眼光看待創意素描學習。在高中美術素材教學活動中,要想使學生的創造思維得到全面的提升,就必須要注重創意素描與基礎素描的有機融合,并結合兩者的不同開展的對比訓練,這樣才能確保每一個學生在素描教學中對兩者的表現性質和表現目的以及表現形式上的差異性給予充分的認識,提升創作意識,促使學生持有正確學習態度,勇于堅持,從而實現提升自身造型能力和素描創意能力的目的。當然,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素描訓練時,美術教師一定要對學生的訓練方向進行有效的把握,避免把創意素描分為兩大部分,當然,更不能單純的追求造型能力的層次訓練。
結語
要想實現高中美術素描教學質量的提升,首先,就需要美術教師自身具備一定的學習意識,對教學活動及經驗進行反思和總結,采取現代化教學模式來提升創意素描教學的專業性、有效性,讓學生形成良好造型能力,美術審美意識和創造意識。因此,教師應深入認識創意素描教學,提升教學能力。在后續的授課過程中注重提升高中美術學生的創作意識、審美能力、藝術欣賞以及自我表現能力,為促進高中美術素描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和全面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由文興.美術高考素描教學的技巧與審美培養策略[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21,37(07):109-112.
[2]黃斌群.層層深入,化難為易——關于高中美術教學中素描教學的探討[J].美術教育研究,2021(04):176-177.
[3]裴玉峰.探討高中美術素描教學的方式[J].參花(下),2021(02):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