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振艷
摘要: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學校展開教學本質之所在。高效課堂要求老師在教學時,改變課堂教學的方式,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采用新穎的教學方法,引發(fā)學生對學習的興趣,讓學生主動學習,從而增加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有效性。高效課堂能夠幫助小學語文教師達到課標要求的教學目標。本文將分析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教學目標,并對如何實現給出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提高方法
在我國教育改革不斷推進的過程中,義務階段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越來越受學校和家長的重視。我國實行素質教育的目的是為了能夠培養(yǎng)出全面發(fā)展的人才。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培養(yǎng)起來較容易,對其進行多方面的培養(yǎng),有助于提高他們的各種素質
[1]。因此,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義務教育階段對學生的培養(yǎng)。小學語文作為小學教育中一門基礎學科,其課程教學的有效性獲得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關注。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使得教育工作者開始思索對小學生該“怎么教”和“教什么”問題。在教育工作者課堂教學模式不斷嘗試轉變的情況下,知識本位和考試本位的傳統(tǒng)教學體系卻沒有獲得相應變化。因此,即使教師有新的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卻始終停留于思想中無法將其付諸行動。隨著教育改革的進行,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成為教育研究的重點。
一、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現狀
小學階段是學生開始接受教育的時候,小學教育對學生后期學習有重要的引導作用。但是,目前我國在義務階段教育存在許多令人不滿意之處。以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為例,其存在的普遍問題具有以下幾點::(1)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過于注重教學形式。有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沒有根據學生的學習實際情況,盲目追求教學形式的創(chuàng)新,看似活躍的課堂氛圍,實際上并沒有成效,是在浪費課堂時間;(2)太過依賴多媒體。隨著科技的發(fā)展,越來越多學校引進了多媒體教學,這導致很多教師為了減少工作量,課堂教學中全程依靠課件,不再板書,影響了學生對知識的吸收效果[2];(3)教學目標設置不當。小學語文老師在設置教學目標過程中,教學的內容寬泛,卻無教學重點。課堂的教學設計方面表現的十分粗糙。我國現階段小學語文教學存在諸多不足之處,為改善小學語文教育,需要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
二、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措施
小學語文教學課堂是小學接受語文教育的重要途徑。因此,在該階段老師應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讓學生更好掌握該學科。
要想上課的效果好,教師的教學方案要精心設計。一方面,教師要立足教材,用好教材。備問,設計的問題要突出教學的重點,要少而精,做到牽一發(fā)而動全身。備作業(yè),要求作業(yè)有拓展有延伸,做到既減輕學生負擔,又達到訓練、鞏固、提高的目的。備“三語”,即課前的導入語,課中的過渡語,課后的總結語,都要精心推敲,力求為上課的重點服務,為引導學生的思考服務。另一方面,教師要注意教學內容的更新與拓展。教師應廣泛閱讀和積累有關資料,對教材有關內容作必要的補充和拓展。
在上課前期,老師應對課程所教授內容提前備好。課堂要達到高效目的,老師備課時應勇于創(chuàng)新、打破常規(guī)。在備課時不要做到面面俱到,但備課要體現教學的重點。讓每個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學到新知識,對個別學生可進行特別方式進行教學。例如,在講授《小蝌蚪找媽媽》中,根據教學目的做到學生知道小蝌蚪找媽媽故事的同時還應讓學生明白小蝌蚪在找媽媽途中的變化。在課堂教學中,大部分學生能夠明白小蝌蚪在找媽媽過程中變成青蛙。但也有少數學生不甚明白。對該類學生的教育應順勢而教。先進行個別教育,再多數教
1、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要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就要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中,這可以幫助教師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老師可以在課程開始之前,給學生布置預習任務,讓學生提前了解要學的知識并查閱相關資料,可以使學生在課堂上更快地進入學習狀態(tài),緊跟老師的教學進度;在課堂上,老師可以通過提問、小組討論等方式,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的大腦更多地思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此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互聯網、音頻等現代化技術資源向學生傳授一些課外知識,讓學生去了解更多課本之外,在生活中接觸不到的事物,激發(fā)學生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心,從而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
2、學生創(chuàng)新學習,提高課堂效率。接受小學教育的學生,正處于對事物保持極大好奇的階段。語文老師在教學中,利用學生的這一特點,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創(chuàng)新學習。在語文課堂上,語文老師對隨時“插嘴”的學生進行鼓勵和表揚。“插嘴”說明該學生具有自主學習的行為,并且表明該學生在課堂上勇于表達自己觀點[3]。老師在教學中應學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成為自己學習的主人。
三、結語
總而言之,高效課堂是教育教學形式發(fā)展的需要。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果想要擁有一個學生學習效率更高的課堂,要在教學時,改變課堂教學的方式,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采用新穎的教學方法,引發(fā)學生對學習的興趣,讓學生主動學習,從而增加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有效性。小學語文教學作為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小學語文老師在實踐過程不斷提高教學效率是非常重要的。
參考文獻
[1] 莫莉.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J].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2013,04(04):24-28.
[2] 鄭曉娥.淺析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J].才智,2013,25(08):116.
[3] 石金花,趙萍.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A].北京中外軟信息技術研究院.第五屆世紀之星創(chuàng)新教育論壇論文集[C].北京中外軟信息技術研究院:,2016: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