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推進,小學階段各學科教學工作都在朝著更加完善的方向發展,尤其是美術這種和美育息息相關的科目,通過高質量的教學,可以有效鍛煉學生的繪畫能力,動手能力和綜合實踐能力。本文將圍繞小學美術學科的特點,探究美術手工制作課上的有效教學方法,希望可以給教育工作者們帶來一些幫助。
關鍵詞:小學美術;手工制作課;教學方法
前言:
在小學階段開展高質量的美術課堂并不是一件特別輕松的事情,一方面,小學生的美學意識比較薄弱,每學習一部分知識,都需要教師的深度引導;另一方面,學生動手動腦以及手腦結合的綜合能力比較差,手工課上,教師可能要手把手的反復教學,無形之中會浪費課堂時間。經過筆者長時間的教學探索,發現以下幾種教學方法能夠將手工課打造得更加優質。
一、將手工制作過程口訣化
小學階段的學生大多處于大腦快速發育的階段,不只是動手能力比較差,學生的思維能力,邏輯整理能力甚至是整合學習的能力都比較差。所以,在開展手工美術課的時候,經常有學生會出現反復遺忘重點知識的情況。遇到這種情況,教師只能反復教學,無形之中增大了教師的教學壓力,為了避免學生學習能力的缺失,給課堂帶來的負面影響,教師可以嘗試著將手工制作的過程口訣化,提高手工課的教學效率。
例如:帶領學生制作“創意書簽”的時候,從教師的角度來看,制作一個書簽并沒有那么困難,但是小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課堂上,盡管教師已經將制作書簽的過程講解得非常詳細,還是會有學生遺忘其中的關鍵環節。比如,教師要求學生提前在材料上畫出書簽的形狀,然后進行裁剪,很多學生就遺忘了畫輪廓這個關鍵步驟,直接上手裁剪,小學生的動手能力沒有那么強,因此,浪費掉了大量的材料,十分耽誤教學進度。經過反復的實踐和探索,筆者發現,教學這種比較簡單的手工課時,教師可以將制作的過程編成一句口訣。
制作一張書簽,大概要經過四個步驟,首先,選擇學生喜歡的材料,在材料上畫出書簽的大體輪廓,然后沿著輪廓圖上顏色。有興趣的同學也可以在輪廓范圍內畫一些喜歡的圖畫。第三步就是用剪刀將輪廓剪出來,第四步,在輪廓的任意一個位置穿孔。非常簡單的四個步驟就完成了一個書簽的制作,小學生的記憶能力有限,可能沒辦法將這種復雜的過程記下來,教師便把整個過程濃縮成一句口訣:畫涂剪穿,四個步驟,用一句簡單的口訣表示出來,學生制作的時候可以一邊默念口訣,一邊進行手工制作。不僅減輕了學生群體的學習壓力,也讓手工課堂變得簡單高效,教師將這句口訣寫在黑板上,學生一忘了就抬起頭來看一眼,即便沒有教師的引導,很多同學也能夠在口訣的指示下,完成手工制作。
二、適當引入多媒體微課視頻
在計算機和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教學工作也開始出現信息化的趨勢,筆者在講解復雜的手工知識時,有時候單純運用口頭講解,難免會讓學生覺得枯燥單調。為了將美術手工課打造得更具趣味性,教師會適當引入多媒體微課視頻,這種新穎的教學形式在教學復雜的手工制作過程時,總是可以發揮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例如:教學“穿編的樂趣”這部分知識的時候,讓學生學會穿邊,并且用毛線等材料穿出一些小花樣,是具有一定難度的。教學這節手工課的時候,先是用毛線在講臺上進行系統性的演示。雖然這樣的演示是立體的,但是坐在后排的學生可能看不清楚教師手上的細節化操作,為了將手工課的教學打造得更加優質,教師可以引入微課視頻,提前將教師的編織過程錄制成視頻帶到課堂上進行播放。用大熒幕放大教師的細節化操作,即便是坐在后排的學生,也可以看清每個步驟,由此可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另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好暫停鍵,播放視頻的時候放慢播放速度,教師操作一步,按下暫停鍵,學生就在下面跟著學習一步。原本復雜的教學任務,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逐步被拆解,有助于優化美術課堂的整體教學效果。
三、鼓勵學生積極大膽地創新
小學階段的手工制作課是將美術基本知識和動手實踐能力有機結合起來,對于大多數的學生來說,在這種課堂上,如何有效吸收知識是一個難點,如何在掌握知識的基礎之上進行藝術化創新又是一個難點。要想將手工制作課的教學過程變得更加有趣,教師可以從生活中尋找靈感,激發學生的創作欲望。
例如:教學“快樂刮畫”這部分知識的時候,整節課的教學內容應該分為兩個部分,首先是讓學生了解什么是刮畫教學和美術畫畫有關的基礎性知識,其次是讓學生在這種基礎上進行創意性的實踐探索。教材上給出了一些創意刮畫的案例,教師要提醒學生,重點探索這些案例中的創意靈感,不要一味的模仿。
模仿只會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無法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考慮到小學階段的學生聯想和想象能力比較差,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一些生活化的場景,讓學生在這些場景中尋找靈感,比如平時看電影的時候,電影中的某些情節有沒有給學生留下過特別深刻的印象?這些畫面能否用刮畫表現出來?家庭生活中,學生有沒有產生過具有創意的想法?這些想法能不能用刮畫的形式表現出來?多給學生提供生活化的靈感,引導他們創新思維,這也是完善美術手工制作可,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培育學生美術素養的一種有效教學手段。
總結:
小學美術手工制作課是小學美術課中的一種實踐操作課。針對小學美術手工制作課程體系,對學生的藝術修養、實踐動手能力、創造能力等多個方面能力的提升有著不可忽視的教學作用與效果。創新手工課教學方法,可以在課上讓學生的動手能力、專注力、觀察能力和創新能力得到了提高。
參考文獻:
[1]英夢琳.核心素養視域下小學美術手工教學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21(09):174-175.
[2]蘇榮蘭.生活中的小學美術手工課教學探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9(10):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