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勝凱

摘要:2020年貴州省教科院立項課題《高中數學“一題一課、多解變式”復習模式的實踐研究》(課題編號:2020B080),課題組成員立足于高考真題進行課題研究而形成的一題一課、多解變式教學案例。通過對2017年全國Ⅰ卷文科數學第20題的研究,以落實數學核心素養為載體,去研究一道題得到一類題的通性通法的解法,從而全方位、多角度地挖掘學生潛在的數學解題思維,培養學生問題探究意識和問題解決能力。該課例已運用于課堂,效果較好。
關鍵詞:數學核心素養;一題一課;圓錐曲線
一、教學設計
(一)知識點
拋物線的概念與性質、直線與拋物線的位置關系,弦長計算及方程思想、轉化化歸思想.
高考真題:(2017年全國Ⅰ卷文科數學第20題)設A,B為曲線C:上兩點,A與B的橫坐標之和為4.
(1) 求直線AB的斜率;
(2) 設M為曲線C上一點,C在M處的切線與直線AB平行,且AM⊥BM,求直線AB的方程.
(二)學習背景
1.教材分析
高考定位 1.圓錐曲線中的定點與定值、最值與范圍問題是高考必考的問題之一,主要以解答題形式考查,往往作為試卷的壓軸題之一;2.以橢圓或拋物線為背景,題型靈活多變,由于向量、導數等內容的充實,圓錐曲線逐漸向多元化、交匯型發展.尤其是與條件或結論相關存在性開放問題.對考生的代數恒等變形能力、計算能力有較高的要求,并突出數學思想方法考查.
2.學情分析
圓錐曲線作為壓軸大題,難度使許多考生高不可攀,也是學生最容易失分的地方;圓錐曲線的難點不僅是其自身的一些基本性質,還常將其與向量,不等式,函數等綜合在一起,難度更是雪上加霜令不少考生絞盡腦汁;其實考生都熟悉圓錐曲線的一些基本性質,但對其性質的靈活多變及運用卻不容易;本課著重分析高考中圓錐曲線的解題方法和思路,比如常用的韋達定理運用,及向量有關(雙根法)、雙斜率問題等,盡可能做到"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訓練學生對問題進行分析,思考,探索,解決的方法,教導學生認真仔細尋求正確的方法解決問題.
3.核心問題
(1)知識層面,根據圓錐曲線的概念及其性質出發,用代數語言表示幾何元素,進而用解析方法(坐標法)解決幾何問題
(2)學生層面,首先,從題目中的基本量出發,找到圓錐曲線變量之間的關系。然后通過不同的方式方法去解決變量之間的關系。教學過程中想要做到盡量創新,就應該堅持從實踐到探索再到學習的循序漸進的過程。高中數學圓錐曲線教學中培養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便尤為重要。
(三) 學習目標
1.核心素養目標:此題考查數學運算、邏輯推理等數學核心素養能力.
2.長見識悟道理:
長見識要求:解題過程中,要適時審題,聯系知識點之間的關系,要善于發現問題與結論或性質之間的聯系,切實做到優化解題路徑.
悟道理要求:數學學習中,既要關注常規方法,又要關注非常規方法,做到思考到位,功夫到家.
二、教學過程
(一)一題多解
1.第(1)問的問題分析
審題,已知A,B為曲線C:上兩點,A與B的橫坐標之和為4,則可通過斜率公式去找到他們之間的關系,從而求出斜率。
(1)解:設A(x1,y1),B(x2,y2),
則x1≠x2,,,x1+x2=4,
于是直線AB的斜率.
教學研討:①根據斜率公式,利用基本量兩個點直接代入化解,直接代公式就出結果.教學過程中,學生應該注重基礎知識,同時引導學生在圓錐曲線的第一問應該是拿分點,要勇敢去爭取.
2.第(2)問的問題分析
①利用韋達定理解決問題
欲求直線AB的方程,在第一問的基礎上可以知道直線AB的斜率,要求直線的方程,只需要一個條件去化解就可以得到答案.
解法1:由(1)知,設直線AB的方程為y=x+m,M(x3,y3),
由,得.
由題設知,解得x3=2,于是M(2,1).
由,化解得x2-4x-4m=0.
∵△=16(m+1)>0,即m>-1,,
∵AM⊥BM,
,
,
化解得,
即,解得或(舍),
所以直線AB的方程為.
教學研討:直線與圓錐曲線聯立消元,用韋達定理去找題目中聯立的關系式子,此方法經常用來求解直線過定點的問題。但是在最后找到關系式,用或y1+y2、y1·y2代替化解時,計算量特別大,很難化解到最后的答案。同時解決此類問題,也可以找到一些相關性質化解。比如,直角三角形斜邊的中線等于斜邊的一半;設線段AB的中點為N(2,2+m),|MN|=|m+1|.從x2-4x-4m=0,求得,從而.由題設知|AB|=2|MN|,即,解得m=7.所以直線AB的方程為y=x+7.
三、教學反思
圓錐曲線在高考中是一個壓軸題,很多學生望而生畏。平時在教學過程中,往往是教學生通過引進坐標系,借助“數形結合”思想,來研究曲線本身的方程和簡單幾何性質,以及直線與曲線的位置關系及弦長等問題。 我們知道“解析法”思想始終貫穿在這全章的每個知識點,同時“轉化、討論”思想也相映其中,無形中增添了數學的魅力以及優化了知識結構。
四、學習鞏固
1.(2013年天津)設A,B分別為橢圓的左、右頂點,過左焦點F且斜率為k的直線與橢圓交于C,D兩點。若,求k的值。
2.已知橢圓E:的右焦點為F(1,0),過F且與x軸垂直的弦長為3.(1)求橢圓的標準方程;
(2)直線l過點F與橢圓交于A,B兩點,問x軸上是否存在點P,使為定值?若存在,求出P的坐標;若不存在,說明理由。
3.已知橢圓C:,若直線l:y=kx+m與橢圓C交于A,B兩點(A,B不是左右頂點),且以線段AB為直徑的圓恒過橢圓C的右頂點。求證:直線l恒過定點,并求出該點的坐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