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英英
摘要:幼兒園是幼兒集體學習與生活的場所。營造良好的幼兒園氛圍,需要教師對不同氣質的幼兒進行充分的了解,并根據(jù)幼兒的氣質特點展開相應的心理教育活動,以此讓不同的幼兒友好相處,緊密團結,在輕松快樂的氛圍中實現(xiàn)健康成長。
關鍵詞:中班幼兒;同伴交往;能力提升;案例分析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2)-2-
一、案例敘述
中班幼兒小王和小劉個性迥異。小王個性比較內向,語言表達能力較弱,跟小朋友玩耍時常常插不上話,這就導致在交往時經常處于游離狀態(tài)。而小劉的個性比較活躍,甚至還有一些急躁。他雖然主動和同伴玩耍,并且很勇于表現(xiàn)自我,但經常和同伴會發(fā)生爭吵。為了幫助他們提升交往能力,營造良好的人際關系,我特地采取繪本共情和游戲體驗這兩種活動,對他們進行了深入的教育。
(一)繪本共情
在閱讀《小白找朋友》這一冊繪本時,我分為三個階段和小王進行了深入的交流。首先,我引導小王思考“小白為什么會很感覺自己很孤獨呢?小白有怎樣的特點呢?”小王認識到故事中的小白很渴望能夠得到自己的朋友,但是又十分的膽怯,不敢主動與他人交朋友。回答到這里,小王顯得有些羞澀,因為他通過小白的心理活動認識到了自己存在的問題。之后我又問道:“小白是怎樣得到朋友的呢?我們可以學習他的方法嗎?”小王根據(jù)繪本中的圖片和文字發(fā)現(xiàn)小白勇敢的在各個角落游歷,努力和很多人做朋友,終于尋找到了自己最好的朋友。于是他說道“我們都應該勇敢一些,主動和同伴交流和玩耍,這樣就能夠有很多好朋友了。”最后,我在多媒體上放映了繪本的最后一部分情節(jié),小王觀看到了小白和自己的朋友有好生活的情景,更加堅定了他勇于交往的信心。同樣,我又對小劉說道:“小白在和朋友交往時發(fā)生過爭吵嗎?他和朋友為什么能有這樣好的關系呢?”小劉體會到小白是一個十分溫和善良的人,從來不會向朋友發(fā)脾氣,因此才會收獲美好的友情。接著,我又引導小劉回想自己日常的生活。小劉認識到了自己存在著過于急躁的問題,并說道“我以后再也不胡亂發(fā)脾氣了,一定要好好和同伴玩耍。”
(二)游戲體驗
為了讓小劉和小王這兩個性格不同的幼兒友好的玩耍,我讓他們嘗試共同進行迷宮穿越游戲,進行良好的配合。在游戲開始時,我說道“我們要穿越的迷宮在哪里呢?”小王并沒有急于回答,而是開始利用我提供的材料進行起了迷宮的搭建。他將很多的板凳擺放在一起,然后又在板凳的周圍圍上一些木板。小劉也認識到搭建迷宮也是游戲的重要組成部分。于是他也趕緊加入進來,對迷宮進行構造。在小王比較勞累時,小劉幫助小王一同抬起剩下的材料,共同完成剩余的搭建任務。經過十幾分鐘之后,一座迷宮終于搭建而成。接下來我又鼓勵他們一起穿越迷宮。但很快,他們發(fā)現(xiàn)迷宮的過道比較狹窄,不能夠同時通過。于是我說道“怎么樣能夠讓我們最快速度在迷宮中穿過呢?”小王和小劉開始了認真的討論。小王提出可以側著身在迷宮中奔跑。小劉認為迷宮的道路比較曲折,在奔跑時速度不能過快,以免發(fā)生摔倒。在一番商量之后,兩個小朋友在迷宮中盡情開始了游戲。在游戲快要完成時,我又向他們說道“你們能不能同時走出迷宮呢?”這時候小王和小劉發(fā)現(xiàn)他們并不在同一個過道中,并且隔著一定的距離。小王主動提出要走到小劉的過道中一起前進。小劉也提出要走到小王的過道中。最后小劉更加主動,他走到了小王的過道中,和小王一起走出了迷宮。通過這次游戲之后,原本比較內向的小王能夠大膽的向同伴表述自己的感受和請求。而原本比較急躁的小劉也能夠細心體貼同伴,主動幫助同伴解決困難。
二、案例分析:
(一)幼兒性格內向的原因
幼兒性格內向首先是由先天的氣質類型所決定的。在幼兒園中性格較為內向的幼兒有著相當一部分的比重。但更多的原因是在后天的生活中。一方面很多幼兒沒有接受到教師正確的引導,反而在集體的生活中遭受了很多的外界壓力,更加加重了自卑感,造成性格更加內向。另一方面是很多幼兒的父母關系不夠和睦,家庭溝通不夠順暢,對幼兒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壓力,造成幼兒性格過于內向。
(二).幼兒性格急躁的原因
幼兒性格急躁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由先天的氣質類型所決定的。但在后天的教育中,一方面是家長對于幼兒過于溺愛,造成幼兒有了過強的自我意識,不能夠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問題,因而產生了急躁的心理。另一方面是教師在教育的過程中容易將急躁與活潑這兩種特點混淆,不能夠引導幼兒認識自身的不足,造成幼兒的急躁心理不能夠得到有效改善。
三、采取措施
(一)創(chuàng)設有趣情景,激發(fā)交往興趣
幼兒有著豐富的想象力和強烈的探究熱情。在進行交往能力的提升時,教師要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進行有趣情景的創(chuàng)設。一方面讓幼兒能夠自發(fā)的表達自己的感受,提高交往的動力;另一方面讓幼兒能夠具有共同話題,增強相互交流的深入性。同時,有趣的情景能夠對幼兒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調節(jié),讓幼兒追求美好的事物,形成樂觀善良的品質,受到他人的悅納。
(二)參與有趣任務,培養(yǎng)團結意識
幼兒都有著活潑好動的特點,喜歡在有趣的游戲活動中收獲樂趣。因此,教師可以將游戲環(huán)境的搭建、游戲困難的解決、游戲任務的完成作為一個整體性的系統(tǒng),讓幼兒共同進行參與,在這一過程中,定位自身在集體中的作用,確定自身對集體所需要承擔的責任,以此強化幼兒的團結協(xié)作意識。同時,幼兒還能夠通過同伴的表現(xiàn)感受到團結協(xié)作精神的重要性,學會珍惜他人的勞動成果,增強對他人的感恩意識。
(三)教師關注引導,細致解決問題
幼兒的理性思維能力發(fā)育還不夠成熟,人際交往經驗普遍不夠豐富。因此,教師還要在幼兒人際交往的過程中進行緊密的關注,根據(jù)幼兒的各種表現(xiàn),發(fā)現(xiàn)幼兒存在的不足,進行細致的引導,以此幫助幼兒順利完成人際交往的過程,及時調整語言表達的方式和作出的行為,全方面提高人際交往能力。
參考文獻
[1]顧嘉暉. 中班幼兒同伴交往的現(xiàn)狀及指導策略的研究[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 2019(8):1.
[2]林嫻. 運用繪本改善被忽視幼兒同伴交往狀況的行動研究[D]. 淮北師范大學,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