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江勇
摘要:初中歷史教學中十分重視空間觀念,這是一個由空間到精神的過程。根據初中課文內容,講解關于歷史、空間之間的關系。其中,歷史的三維空間可以確切的分為三個方面:精神空間、社會空間、地理空間,學習歷史對于這三個方面的認識,標志著認識、理解到識記三個認識歷史的層次。
關鍵詞:初中歷史;三維歷史空間;探討
引言:
歷史是一門很嚴謹的學科,十分重視空間觀念、時序觀念??臻g是一個客觀存在的場所,為人類活動所使用,在歷史進程中,空間具有多維性、多樣性的特點。初中歷史教學中,和空間觀念相比,教師教學更加注重時序觀念。其中,歷史教學中,會經常忽視路線、方位等三維空間特點,只注重社會、文化、精神方面的講解,但是歷史教學中,歷史三維空間也很重要。
一、歷史三維空間分析
初中歷史中,教師對于地理知識一定要牢記,如山川形式、地理方位、行政區劃等等,對于歷史中的地圖,以及一些比較簡陋的史事形勢圖等能夠基本讀懂,對于一些地理位置發生過那些史事需要了然于心,史事發生的地理位置,要有大概的認識。在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夏、商、西周的興亡》一課中,對于本課需要了解的時序觀念:夏朝建立的時間約為公元前2070年,商朝建立的時間約為公元前1600年,西周建立的時間約公元前1046年;其中三維歷史空間:夏朝建立者禹統治中心為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商朝建立的都城為今河南省安陽市,西周的都城為今河南洛陽等,從整體分析歷史背景以及發生的三維歷史空間。
初中歷史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了解史事發生的三維空間,史事是人類在一個空間,進行一定的活動,留下痕跡,歷史空間從某種方面來講,是一個三維社會空間。在歷史教學中,學生需要知道史事發生的地理位置,理解發生的原因中的地理因素,由此理解“特定地理位置”和“三維歷史空間”的含義。在八年級上冊第五課《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參與侵華戰爭的有英國、美國、俄國、日本、法國、意大利等八個國家,首先占領天津,其次是楊村、河西務、香河、通州、京師,我國國土一步步淪陷,義和團和清軍抗擊八國聯軍由天津、到落垡再到廊坊,由天津到楊村再到河西務,其中“八國聯軍從哪里開始侵犯我國領土,為什么八國聯軍要從天津開始慘惡行徑,義和團和清軍在落垡抗擊八國聯軍,這些歷史發生的位置分布怎樣,革命運動和空間位置有什么關系”這些問題都是學生需要學習的,這樣,三維空間就不僅僅是地理空間,引入歷史后,形成了社會空間。初中歷史中,教師教學不僅僅要教時序觀念,三維歷史空間觀念,還需要傳播歷史精神,讓學生在學習歷史時,不只是有空間意識,也有學習歷史應有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歷史進程中,一些地理位置的命名和當地發生的歷史有關,由此,地理名字還有了精神內涵,三維歷史空間和精神相關聯[1]。
二、初中歷史教學歷史空間觀
歷史不僅僅有人類活動所存在的經濟因素、思想觀念、生活習俗、政治制度,也包含了歷史空間,其中,歷史空間有地貌、地形等。這些都是人類在社會環境、自然環境中不斷建構,不斷活動的結果,這些共同構成了史事,這些因素也是引起史事和歷史現象發生的因素。歷史空間是人類生存活動的舞臺,歷史空間是有別于地理空間的存在的確切的表達,應該是地理空間中人類史事發生的三維歷史空間,是一個人文空間。在《井岡山道路》一課中,學生印象更深的不是地理位置,而是革命精神,井岡山沒有革命,那就僅僅是一個山,沒有歷史意義。其中井岡山道路的開辟,建立于秋收起義、八七會議、南昌起義,沒有在漢口、南昌進行這些會議,那么就沒有井岡山那么成功的道路,也就沒有井岡山精神。事實上,就算有了新的飛機航線規劃,歷史空間的關聯,也不會阻隔在是國家和國家之間、名族與名族之間的界限上,不會有文化、地域的限制[2]。每一個地域,其實都會有自己特有的風俗風情、文化、經濟、政治。歷史的特殊性主要存在于各種空間因素的組合。每一件史事都有特定的地理位置,都有特定的時間,不會有相同的點。教師在教學生歷史的時候,需要帶著學生去尋找歷史發展的脈絡,讓學生了解世界的發展和中國歷史,讓學生明白知識的要義,學生最好可以通過歷史史事來了解三維歷史空間觀念,得到一些地理方面的啟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注意史事發生的相關因素:時間、地點、歷史人物等,如《秦王掃六合》中,教師根據歷史故事,引導學生了解地理位置對于史事造成的影響,對于歷史背景、政治策略、政治局面等等有基本的了解。教師讓學生明白史事不是偶然發生的,其中必然有很多因素在引導事情的發展,知道最后的結果,通過時間的推演成為史事。教師要有意識的讓學生明白史事中三維歷史空間對歷史的直觀結果[3]。史事是學習歷史中不可避免要掌握的部分,通過史事,學生可以認識歷史人物、三維歷史空間等等,學生學習之后,最好可以去重構、理解、解釋歷史發展的過程,通過文獻史料、口述史料、實物史料等等,了解史事發生的空間,推導史事發生的必然性。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學生在初中歷史學習中,需要明白歷史教學不僅有空間參與,也有時序串聯。所以歷史的存在,都有其特定意義,所以歷史空間有空間觀念和時序觀念。
參考文獻:
[1]郭敏霞,初中歷史教學中的認知學習策略之我見[?J?].南北橋,2018(16):36.
[2]梁藝,初中歷史教學的優化和創新[?J?].天津教育,2019(14):124—125.
[3]詹建華,核心素養下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歷史解釋素養的滲透[?J?].科學咨詢,2020(6):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