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瑞霞
摘要:受數學學科特性的影響,大部分學生在數學學科的學習中積極性不高,缺乏足夠的學習興趣,加之課堂氛圍枯燥乏味,無法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得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提升緩慢,尤其是空間與幾何部分的教學。“雙減”背景下,教師要積極轉變教學理念,更新教學模式,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學生在課堂活動中的參與度,構建趣味性、能動性高的課堂實踐活動方案,使學生可以積極主動的參與教學活動,提高與教師的配合度,保障空間與幾何教學質量。
關鍵詞:“雙減政策”;小學數學;空間與幾何;課堂實踐;活動方案
引言:“雙減政策”一經提出就備受爭議,因為其政策內容與家長和部分教師的教育理念不符,與“超前教育”理念形成了對立,導致“雙減政策”的切實落實較為困難。同時“雙減政策”的落地對教師的專業素養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針對小學數學的空間與幾何教學,教師要進一步優化教學方案,通過實踐活動的開展,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擴展學生的學習思路,從而有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為促進學校教學質量的提升貢獻力量。
1 “雙減政策”的內涵
一直以來我國的教育發展備受應試教育理念影響,為了實現“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的期望,不少家長都以“超前教育”理念為主,從孩子上幼兒園開始,帶領孩子參加各種各樣的校外培訓機構。不少學生失去了娛樂和鍛煉時間,輾轉在校園和補習機構中,不僅影響了學生的智力發育,還加大了學生的學習負擔,擾亂了公平的教育生態環境。“雙減政策”的提出主要目的是改變這一教學現狀,為學生營造統一的教育生態環境,實現學生的共同進步,全面發展。“雙減政策”的內涵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容,分別是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和校外補習負擔,增加學生的娛樂時間和鍛煉時間,在提高學校教學質量的同時,確保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2 “雙減政策”背景下小學數學空間與幾何教學活動方案
2.1增設課堂實踐活動
對于數學學科教學來說,理論教學固然重要,但是實踐活動的開展同等重要。要借助課堂中的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提高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度,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探索真理,吸收和鞏固理念知識。例如,在人教版教材“位置與方向”的課堂教學中,教學重難點是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辨別其余三個方向,學會利用一定的參照物,識別東西南北四個不同的方向。這時教師可以組織實踐活動,以學校為參考,讓學生說一說家的方向,鍛煉學生對知識的運用和掌握,強化學生的空間意識。
2.2創設生活化教學情景
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也服務于生活。“雙減”背景下,教師要幫助學生明確數學知識的價值,讓學生意識到學習數學知識的意義,使學生具備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進一步降低數學學習難度,提高學生數學知識的學習能力。例如,在人教版教材“認識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景,在教學中滲透生活元素,引導學生根據生活經驗,理解概念性知識,深化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如,讓學生回憶生活中常見的平行四邊形,以生活實際為例,正確認識平行四邊形的特征,經過合作探究驗證學生和教師的猜想,有利于加深學生的印象,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3適當的組織感知活動
小學生的思維大多是直觀的形象思維,通過物體的表面,去了解事物的基本特征。針對空間與幾何部分的教學,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需要幫助學生建立空間觀念,逐步轉化學生的學習思維,在形成空間觀念的基礎上提升學生的感知能力。因此,教師在空間與幾何的教學中,可以適當的組織感知活動,確保教學活動的多樣性。一方面,維持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可以主動探索相關問題,確保學生的學習效率。另一方面培養學生的感知能力,為學生思維的轉化奠定基礎。例如,在人教版“認知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準備實物,或者現場演示、多媒體展示,讓學生在觀察的基礎上,動手制作,使學生能夠進一步感知物體,進而了解空間與圖形的特征,形成一定的空間觀念。
2.4發展學生的思維品質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占據了課堂的主體地位,使學生對教師產生了嚴重的依賴,導致學生思維的固化發展。“雙減政策”的提出,對教師的課堂教學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教師要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打破傳統課堂教學的局限性,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思維品質。例如,在人教版“多邊形的面積”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滲透轉化思想,引導學生根據學習的面積知識,推導新圖形的面積計算方法,給予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和空間,促進學生思維品質的發展。另外,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增強與學生的有效互動,培養學生數學學科的核心素養,幫助學生降低學習難度,確保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結語
綜上所述,空間與幾何是數學學科的重點部分,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轉變學生的學習思維,并采取有效的措施發展學生的思維品質。在“雙減”背景下,學習“雙減政策”精神,優化作業設計,完善教學結構,在注重理論教學的同時,增設多樣化的實踐活動,使學生能夠借助實踐活動,深化對概念性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在探索中提高學生的質疑能力和探索能力,助力學生數學學習綜合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高丙顯. “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現狀及改善策略[J]. 試題與研究,2021(35):109-110.
[2]牟靜. 淺析小學數學空間觀念的培養途徑[A]. .教育理論研究(第五輯)[C].:,2019:1.
[3]鄭小華. 如何在小學數學"空間與圖形"的教學中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A].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基于核心素養的課堂教學改革”研討會論文集[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