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麗瑪
摘 要:幼兒教育屬于啟蒙教育階段,對幼兒的個體成長和發展能夠產生很大影響,幼兒教育活動中幼兒的自信心培養十分重要,建立幼兒自信心利于幼兒的自我肯定和主動認識,對其行為習慣養成和社會性發展都具有積極意義。本研究特分析培養幼兒自信心的路徑,希望可以為幼兒教育工作者提供必要的參考。
關鍵詞:幼兒教育;自信心;培養策略
引 言:
自信心是一種重要的心理品質,是個體品質和個性的重要組成部分,幼兒的自信心培養關乎幼兒成長,我們作為幼兒教育工作者需要樹立正確自信心培養理念,從意識層面上重視起幼兒的自信心培養。按照教育心理學,幼兒主要指3-6歲年齡段的孩子,這一成長階段的孩子具有很強可塑性,是培養其心理品質和學習興趣的關鍵時期,如果我們在指導幼兒教育活動過程中,忽視對幼兒自信心的培養,則他們將缺乏自我突破和挑戰的意識,缺乏主動性性或目標性,這將對幼兒成長造成消極影響。
1.基于尊重保護培養幼兒自信心
尊重和保護幼兒多樣化想法、觀點,是培養幼兒自信的重要一步,要求幼兒教師樹立兒童視角,不要從成人視角出發干預和評價幼兒。因為幼兒時期孩子的想法就是天馬行空的,我們要學會尊重和保護孩子的童真世界,例如:繪本教學中,幼師展示出一個月亮的紙片,并讓幼兒展開聯想。幼兒積極發言,如笑臉、
香蕉等,此時若幼師僅強調月亮和“船”類似,會制約對幼兒發散性思維的培養,導致開放性的問題產生統一答案。此時,幼兒無法得到幼師對自己的肯定,逐漸產生懷疑,甚至會完全否定自身,而后缺乏主見,一味聽從他人的建議,不易樹立自信心。顯然,幼兒教育活動中,若幼師有意愿培養其自信心,需以尊重及保護為先,主動傾聽幼兒的真實想法。
2.基于集體活動培養幼兒自信心
集體活動是幼兒教育活動的主要形式,自信心培養可以從集體責任感和集體主義精神培養入手,讓幼兒逐步認識到自己在集體中的作用和地位,肯定自身存在的價值。基于這一教學目標,幼兒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過程中,可以讓幼兒課下收集關于集體責任和精神的小故事,也可以結合自己身邊的事情。例如,我園就組織兒童開展“我為班級做事情”的活動,讓小朋友自己講述自己為集體做了哪些事情的活動,既讓小朋友發現了自己身上的閃光點,感受到了自己對于班集體的重要性,同時也讓自信心教育無形融于兒童內心之中。另外,現在很多幼兒園的部分主題教育活動可以讓小朋友們自己策劃,合作開展,有的小朋友負責策劃,有的小朋友負責簡單道具制作,有的負責故事表演等,每個小朋友在故事活動中都有自身的職責。小朋友們在與他人合作為集體做事的過程中就能切實感受到自身作為集體一員身上所肩負起的集體責任,自己作為班集體一員對于集體成敗的重要作用,從而實現對自身價值的肯定。
3. 基于賞識教育培養幼兒自信心
不同性格和特點的幼兒都渴望得到教師肯定和鼓勵,但是在實際的幼兒教育活動中,我們可以發現很多性格內向的幼兒更容易被老師忽視,這樣的教學現狀下,賞識教育的作用可能具有局限性,為了擺脫這樣的局面,我們在應用賞識教育策略的過程中應該面向全體幼兒,營造整體賞識的教育氛圍。因此,在幼兒教育過程中,教師的賞識教育要注意面向全體,不但對活潑好動、善于表現的幼兒給予賞識,而且對那些性格內向、孤僻的幼兒也更要關注。在具體的管理過程中,幼兒教師要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發揮每個幼兒的特長,創設賞識教育的良好氛圍,讓每個幼兒都有得到賞識的機會[1]。例如,教師通過舉行音樂會、畫展、詩歌朗誦會、講故事比賽等活動,讓每個幼兒都有展示特長的機會,教師要針對幼兒的表現及時地進行點評、鼓勵。通過這些活動,為賞識教育營造良好的氛圍,讓每一個幼兒感受到賞識教育,享受老師的關愛,使之在贊賞中健康快樂成長,同時,賞識教育也能夠培養幼兒的自信心和健全的人格,并逐漸學會用賞識的眼光看待世界。
4.基于期望值調整培養幼兒自信心
每一個幼兒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自己獨特的意識,也都存在著差異性。因此,幼兒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要將幼兒的特點與教材內容相結合,根據幼兒的發展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幼兒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在幼兒教學階段,幼兒的自信心對幼兒的學習能力有著直接重要的影響。因此,幼兒教師要想有效提高幼兒的自信心,就要對其積極鼓勵,強化其自信心[2] 。在幼兒教育階段,幼兒受身心發展限制,抗挫折能力尚未完全形成。因此,幼兒教師要想促進幼兒全面發展,首要任務就是培養幼兒的自信心,積極全面地了解幼兒的身心特點,并根據幼兒的特點制定教學計劃和教學目標,在教學中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不斷調整期望值,從而增強幼兒的自信心。在幼兒教育階段,幼兒的身心發展過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幼兒教師要在尊重幼兒身心發展規律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活動,并根據幼兒的特點,對不同的幼兒提出不同的期望,引導牌幼兒朝著教師的期望不斷努力,在達到教師期望過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悅,進而不斷增強幼兒的自信心[3]。同時,幼兒教師在制定期望值時,要充分考慮幼兒的發展規律和發展特點,避免出現制定的期望值過高,幼兒難以實的情況積極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如果期望值過低,幼兒輕易完成,則顯示不了功效,同樣不利于幼兒自信心的樹立。例如,幼兒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要對課程知識進行細化,根據幼兒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的不同,設計不同難易程度的問題,有針對性地對幼兒提出問題,以此促進幼兒認知能力的形成,培養幼兒的自信心。
結束語:
幼兒是否具備自信心關系著幼兒對自身價值的判定,影響著幼兒的心理健康和人格發展,因此在幼兒教育時期就需要我們關注幼兒的自信心養成問題。面對幼兒自信心養成的課題,幼兒園不僅要著眼于自我改革,更要和家庭、社會聯合起來,給幼兒提供充滿激勵、肯定的成長環境,讓幼兒建立自信,最終能夠健康成長、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袁圓.如何在幼兒教育中培養幼兒的自信心[J].教育界,2020(48):73 -74.
[2]郭成菊.學前教育中幼兒自信心的培養策略探析[J].天津教育,2020(18): 163-164.
[3]黃夢思.幼兒教育中培養幼兒自信心的策略分析[J].科技資訊,2019,17(26):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