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偉偉
摘要:小學音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是每一位音樂教師的不可推卸的責任,也是教師需要不斷鉆研深究的課題,需要每一位教師的共同努力。基于此,本文就從小學音樂教學存在的問題入手,來具體談談其教學有效性發展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小學生;音樂課堂;核心素養;教學目標;主體性
引言:
小學教育是素質教育體系中最基礎的一環,其地位和作用至關重要,不容忽視,對于小學生未來成長與學習發展有著決定性的作用。而音樂,其本身就是一種受眾非常廣泛的藝術表達形式,在陶冶情操、傳遞情感、培養道德修養、提高品味等方面具有著不可替代的價值。但是,作為素質教育中的重要學科,音樂教學近年來才逐漸從完全被忽視的狀態中走出來。因此,小學音樂教學的有效性發展話題探討十分重要且迫切。
一、現如今小學音樂課堂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目標不明確
目前,很多小學音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由于音樂未被納入考試范圍或者缺乏明確的考核標準,導致教師的教學目標比較模糊。明確的教學目標是教學工作的導航,是強化小學音樂教學效率和質量的重要依據。但是,實際情況卻令人堪憂。從小學音樂學科本身來看,其學科教育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藝術修養,提高學生個人的品味,陶冶學生的情操。因此,教師必須要從學科目標中進行挖掘,結合教學內容,制定明確的課程教學目標,嚴格按照小學音樂課程培養目標,進行教育落實,提高小學生的音樂素養。
(二)對音樂教師的培養力度不夠,缺少專業音樂人才
目前,很多小學校雖然是相應素質教育要求,落實素質教育。但是,實際情況卻是素質教育停留在口號上和文件上,實際教學模式仍舊是以“應試教育”為主,文化課學習占據絕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而其它德育、美育、體育、勞育等卻被忽視,學生各項合作能力、動手能力、想像能力、審美能力、欣賞能力、情感感悟能力等,得不到應有的培養和發展,教育缺位問題十分嚴峻。甚至,在部分小學中,還會出現音樂客被其他文化課程侵占的現象,或者出現專業的音樂教師不足等的現象,或者是音樂教學設備等硬件基礎條件不足的現象,如此種種,都極大的限制了小學音樂教學的發展。
(三)教師的教學評價主觀性過強
當前,對于小學生的教學,很多教師還是抱著“唯成績論”那一套老觀念,不愿意革新,不愿意睜開眼看世界的變化。這也導致很多教師在教學中一味地注重成績,忽略了學生的能力素養的發展。尤其是忽略了學生的潛力的發掘,對學生進行片面性的評價,還容易阻礙學生的發展,打擊小學生的發展積極性。
二、提高小學音樂課堂的有效性策略
(一)轉變學校及教師的觀念,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對于小學音樂教學來說,教師的觀念對于學生的學習會產生巨大的影響,甚至會在潛移默化的影響下,轉變學生的音樂認知和思維。對此,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提高的思考中,其首先要做的就是反思教師的教學觀念的問題。利用相關專業的學習培訓活動,以保障教師的教學觀念是正確的,使教師充分意識到音樂教學的重要性意義和價值。
小學音樂教學不僅僅是唱歌、音樂知識學習,還包括音樂審美能力、鑒賞能力、創新能力、情感感悟能力、表達能力等的培養。從小學生身心成長發育角度來看,音樂的作用十分重要,不容忽視。因此,在學校教育體系中,必須要首先從學校和教師的角度,重視起音樂學科教育,將其與其他文化課程教育擺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遵守教育部門規定,嚴格貫徹落實素質教育要求,引導小學生接受音樂的熏陶,提高音樂教學的有效性。
(二)開展合作性音樂實踐活動,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在小學音樂教學,由于小學生本身的個人能力與水平的差異性的問題,會導致小學生的音樂學習水平參差不齊。因此,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合作學習的策略,在班級內對學生開展小組合作教學,合理地利用合作學習、競爭機制等方式,培養小學生的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促使學生在合作與競爭中,不斷實踐音樂能力素養的鍛煉提升。
為了更好的落實小組合作教學,音樂教師在課堂上,可以結合音樂教學內容,設計一些靈活的合作學習方案,鼓勵學生合作學習,在合作中,鍛煉小學生的音樂能力,包括歌唱能力、表達能力等。例如,有的小學生比較膽小,胡總和心里比較敏感,不敢大聲歌唱或者當眾歌唱,那教師就可以利用小組共同歌唱的方式,逐漸鍛煉小學生的歌唱能力和心理能力。例如,在學習《龜兔賽跑》音樂故事表演的時候,教師可以對班級成員進行劃分小組,以小組為單位,使小組成員之間優勢互補,讓小組成員分別扮演小兔、烏龜、小熊等角色,合作完成故事表演任務。如此,既能夠促進學生之間的良好互動,又能夠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促進小學生和教師、其他同學之間的情感交流,能夠切實的提高課堂的教學有效性。
(三)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
當前,我國的教育體系中,教學的主體仍舊是老師,學生仍舊是被動參與的狀態,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動性較弱。如此,也導致小學生長期受到慣有思維模式的束縛,小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淡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不強。一旦教師減輕約束,或者減少指導,學生就容易出現茫然無措的現象。如此教學模式,嚴重限制了音樂教學的發展,對于學生的音樂核心素養的培養發展也是非常不利的。
因此,在小學音樂課堂上,教師要更關注噓聲的主體參與性,關注學生的學習需求,以學生為本,重視學生的音樂興趣愛好,真正地以學生的興趣、需求作為教學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為提高音樂教學的有效性奠定基礎。教師在小學音樂教學改革的過程中,可以采取一些非常靈活的教學策略,如游戲教學法、視頻教學法、情境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翻轉課堂教學法等,以多樣化的教學設計,改變傳統的死氣沉沉的課堂氛圍,讓課堂氣氛活躍起來,真正的使學生從活潑生動的音樂課堂中,感受到音樂的魅力,從而愛上音樂課,愛上音樂。例如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在學到《唱臉譜》的時候,借助多媒體為學生展示京劇臉譜,或者在課前,利用情境教學法,選擇一些京劇片段素材,將學生帶入到京劇場景中,從而引入歌曲教學。或者還有如在學習《讓我們蕩起雙槳》的時候,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站起來,一邊唱歌,一邊做相應的肢體動作……如此,音樂教學不僅不會枯燥,還會非常有趣,也會受到學生的歡迎,教學效率自然而然也會得到提高。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教師需要結合當下的新技術、新思想、新理念,不斷取其精華,融會貫通,使其與小學音樂教學結合起來,豐富完善小學音樂教學內容,提高小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提高小學生的音樂表達、感知、欣賞能力與素養,切實的讓小學生在課堂引導中,獲得音樂知識、方法、技巧等的鍛煉與相關審美、品質、思想等的升華,切實提高小學生的藝術水平。
參考文獻:
[1]林麗霞. 試論如何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J]. 科普童話, 2019, 000(010):P.139-139.
[2]王宏英. 試論如何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J]. 百科論壇電子雜志, 2020, 000(001):30-31.
[3]王玲. 新課標下如何優化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設計[J]. 速讀(中旬), 2019, 000(001):62.
[4]覃思思. 新課改下如何有效開展小學音樂樂器進課堂教學[J]. 新紀實·學校體音美, 2020(11):1.
[5]文姣. 提升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教學策略[J].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 2020(16):1.
[6]文豐. 基于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 科學咨詢, 2020(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