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健
摘 要:課改影響下,學生成為教學活動中的主體,這樣的教學背景下,趣味性教學方法更是成為激發小學生的主體性的重要途徑之一。因此,當前的小學體育足球運動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積極應用趣味性足球教學方法,以此激發小學生對足球的活動的參與興趣。本研究嘗試分析提升小學足球教學趣味性的方式,希望下文觀點可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體育;足球教學;趣味性
引 言:
隨著教育改革步伐逐漸加快,基礎教育活動中教師也積極關注學科教學活動改革,總體上來說,我們在教育模式和方法上都有很大進步。小學體育教學中,各種球類教學的比例大幅度增加,如籃球、足球、排球網球、乒乓球等逐漸走入學生的體育課堂,其中足球運動受到廣大小學生的歡迎。學生是課堂教學活動的中心,采取趣味性的教學方法調動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是教師以學生為主的具體體現。當前的小學體育足球教學活動趣味性教學模式應用效果不理想,需要體育教師重構教學計劃,營造氛圍活躍的體育課堂。
1.小學足球課堂存在的問題
1.1教學觀點陳舊
當前的小學體育足球教學指導理念依然比較滯后,很多教師在足球教學上缺乏研究,教學方法不夠靈活和有效,學生始終作為被動學習者,無法體現足球運動的趣味性特點。
1.2教學方法單一
知識和技能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激發學生興趣只是教學出發點。為了全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在指導教學的過程中需要以多元教學方法干預指導,以保證教學效果。
1.3師資力量不足
足球教學能力是小學體育教師的職業技能之一,但是當前的小學體育教學中,學教師的足球教學能力存在不足。此外,教師人數少,影響足球教學活動廣泛開展,這是當前足球走進小學體育課堂過程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2.趣味性足球教學策略分析
2.1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足球興趣
“以人為本”是新課改理念的核心理念,在將其貫徹落實到小學體育足球課程的趣味性教學中,要求教師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足球教學策略、活動的設計均從學生視角出發,時刻以學生為教學中心,以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為根本目標[1]。如,在足球課程的“射門動作技術”教學中,根據小學生對新鮮事物有強烈好奇心和參與欲望的特點,可以設計有故事情境、新鮮元素的足球射門游戲,對訓練場地環境進行了相應布置,在球門上粘貼“熊貓”耳朵,比喻球門為熊貓媽媽的懷抱;在黑白相間的足球上繪畫小熊貓樣子,比喻足球為熊貓寶寶;給學生分發“搖籃”貼紙貼在鞋面上,比喻學生的腳為搖籃。向學生講述了小熊貓迷路找不到家,熊貓媽媽急哭了的故事,用故事情節將學生帶入特定氛圍中,激發學生“幫小熊貓回家”的參與性,將其遷移為對足球射門技術的學習興趣與訓練興趣,為了順利幫小熊貓回家,快速繞過小熊貓和熊貓媽媽之間的重重阻礙(教師設置),學生們全神貫注學習腳內側運球、射門等動作要領,掌握了如何向前跟進以及下腳要狠、起腳要快、看得要準、立得要穩的動作技巧,反復嘗試總結經驗,訓練過程有耐心、有樂趣,有成功、有滿足。
2.2創設自由開放的氛圍,增效與減負并行
營造良好的足球教學氛圍可以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讓學生在沒有負擔的前提下參與足球運動過程[2]。傳統小學足球教學活動中理論知識點多、教學內容系統性不足,且運動技能教學形式的單一,學生的學習壓力和心理負擔都比較重。基于快樂足球理念指導,當前我們在足球教學中應該合理設計學習任務難度,科學整合教育資源,達到增效、減負的效果。例如,在足球課程的“傳接球”這部分知識教學中,為了減輕學生學習理論知識的負擔,增加教材內容的趣味性,可以創編簡而易懂、朗朗上口的傳接球順口溜,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學生很快便掌握了“腳尖注意上翹,大腿需要外翻,踢球得對中部,傳時保‘正’方向”的口訣,結合對口訣的理解,把握傳球、停球的準確性和力度,提升傳停球的球感。
2.3適時引入足球文化,傳承弘揚足球精神
新課程改革主張整合三維教學目標,要求教師從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過程與方法方面、知識與技能方面,健全教學體系。因此,小學體育教師在研究提高足球教學趣味性的方法時,要順應新課程改革要求,通過足球文化的適時引入,借助榜樣案例、發展歷史、起源故事等足球文化載體[3],讓學生多角度了解足球這門運動,從歷史文化視角喜歡上足球,自覺傳承弘揚足球精神。例如,蹴鞠運動最早出現在我國漢代時期,最初目的是對士卒加強訓練,增強士卒整體身體素質,彼時的人們就為了蹴鞠訓練和比賽設置了專門球場(多媒體設備展示相關圖片)。蹴鞠活動在我國漢代興起和初步流行后,隨后在唐宋時期得到快速發展達到高潮。史料記載我國唐代蹴鞠方式已有多種,包括“白打”(中間掛網與網式足球類似)、“打鞠”(比賽顛球次數)、“比賽”(設立兩隊球門)、“躍鞠”(多人參與拼搶)等,然而經歷了發展到高潮的蹴鞠運動在我國清代時期卻開始逐漸衰落。人類之前發明足球運動是因為戰爭,而現代足球運動的發展則讓世界各國因此歡聚,一起共享歡樂和平時光。簡單介紹我國足球發展歷史后,教師表示我們身上留著民族先人的足球基因和智慧力量,希望同學們通過足球學習再創中國足球輝煌!學生在教師激情昂揚的情緒感染下,將足球學習與民族興旺、祖國繁榮昌盛聯系到一起,不僅形成了良好的民族自信精神,領悟足球文化精神。
結束語:
小學體育課堂引入足球運動,對我國的足球人才儲備十分有利,增加足球人口是我們培養專業運動員的前提和基礎。相關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小學生的身體素質在逐年下降,這種趨勢下我們對小學體育事業發展重視起來,足球走進小學體育課堂是豐富體育教學內容的重要措施,同時也為我國足球運動人才培養提供助力。但就小學足球教學現狀來看,盡管足球運動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關注,教學趣味性確實的問題缺依然廣泛存在,這是體育教學工作者需要集中思考的問題,在足球教學改革的路上我們仍需不懈努力。
參考文獻:
[1]梁安慶基于小學生身心特點的足球教學新思路[J].青少年體育,2020,9(07):56-57.
[2]秦立征.淺析校園足球教學中小學生足球興趣的有效培養策略[J].考試周刊,2020,33(78):137-138.
[3]張春祥.中小學體育教學中“快樂足球”教學策略[J].天津教育(上旬刊),2020,51(10):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