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春蘭 陳雪波
摘要:盡早識別并隔離感染患者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的關鍵所在[1],而核酸檢測是該疾病的確診標準[2]。大規模新型冠狀病毒核酸采樣應確保在規定時間內保質保量完成劃定區域范圍內全員核酸檢測任務,實現“早發現、早隔離、早診斷、早治療”,快速高效管控疫情。
關鍵詞:新型冠狀病毒;大規模核酸采樣;護理應對措施
【中圖分類號】R37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4--02
2022年2月4日,百色市德保縣在對返鄉人員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中發現一名陽性人員,該陽性人員于1月25日在外省接受核酸檢測呈陰性后于26日自駕返鄉過節,疫情源頭來自深圳,最早于1月26日就開始傳播,由于本輪疫情發現較晚,已經出現了一定范圍的社區傳播,初篩陽性數據猛增。自治區衛健委第一時間啟動疫情防控應急響應,于2月5日組織各地市醫療隊陸續前往百色支援疫情防控,2月7日起百色全城執行“不進不去”嚴格管控措施。本人作為柳州市醫療隊成員之一,參與平果市大規模新型冠狀病毒核酸采樣,現將大規模新型冠狀病毒核酸采樣護理應對措施總結如下。
1.環境管理
1.1采樣點的布置
采樣點建議設置在室外通風良好處,采樣臺不應共用同一個帳篷或者同一空間,內部劃分相應的清潔區和污染區,配備手衛生設施或裝置。采樣點需設立清晰的指引標識,并明確采樣流程和注意事項。設立獨立的等候區域,保證人員單向流動,60歲以上老年人、孕婦、殘障等弱勢群體應設置綠色通道獨立采樣,落實“1米線”間隔要求,嚴防人員聚集,避免交叉感染。工作人員和采樣人員休息用餐區、穿脫區嚴格分開。
1.2人員配置
一個采樣點可由多個采樣臺組成,一個采樣臺應包含采樣人員、信息采集員、志愿者等相關工作人員及相關必要物資。每個采樣臺應當配備1-2名采樣人員。合理安排采樣人員輪替,原則上每2-4小時輪崗休息1次(最長時間不應超過4h)[3]。上崗人員數量適當控制,減少暴露風險。采樣點因故需采用手工登記信息時,采樣工作人員、服務保障人員、待檢人員配備比為1:4:100,在采樣點采用信息化掃碼方式登記信息時,采樣工作人員、服務保障人員、待檢人員人員配比為1:3:130[4]。
2.采集點工作人員管理
2.1采樣人員管理
從事新冠病毒核酸采樣的人員應當為醫生或護士,應熟練掌握鼻咽和口咽拭子的采集方法,并進行嚴格感控培訓。熟練掌握樣本采集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項,確保樣本質量符合要求。采樣和新冠病毒疫苗接種人員不能是同一批工作人員[4]。采樣人員需每日測體溫,報告健康情況(如有身體不適不得進行采樣工作)。
2.2信息信息采集員管理
信息采集人員應熟練掌握信息系統操作流程,做好樣本信息的記錄,確保樣本及相關信息可追溯,并進行相關的感控知識培訓。
2.3志愿者管理
轉發穿脫防護服視頻、手衛生視頻給志愿者給聯絡人,供相應人員學習。工作開始前強調感控相關注意事項,采樣點小組長現場示范穿脫防護服。工作結束后規范排隊脫防護服,采樣點小組長在旁邊監督指導,進行感控管理。
3.物資管理
醫務人員、非醫務人員物資分區放置,專人監督工作人員規范穿戴,避免過渡防護,造成物資浪費。定時檢查物資及時補充,完成當日工作前清點物資,將第二天需要的物資告知采樣點負責人,上報欠缺物資。工作結束后,采樣臺剩余的采樣物品徹底消毒后方可回收。
4.感染防控方案
注意手衛生,手不應觸碰口罩前面部分,盡可能采用非接觸方式。在固定的地方嚴格按照規定的流程脫卸,二人一組互相幫助監督。個人防護不到位不應到人群中去,連續工作不應超過4小時,口罩潮濕松動及時更換。嚴格掌握穿脫防護服流程。
4.1穿防護服流程:
4.2脫防護服流程:
4.3呼吸道職業暴露處置流程:
4.4避免人群交叉感染
加強健康宣教、維持秩序,排隊區張貼一米線標識,嚴格保持距離,被采樣人員不可攀肩搭背、聚集聊天。采樣臺附近設置醫療垃圾桶,供群眾丟棄紙巾、口罩、吐口水。被采樣人員固定頭部,不要躲閃,不可觸碰采樣臺,采樣完畢立即戴口罩離開。采樣者每采一人均應進行手消毒,手套破損立即更換。每2小時用75%酒精+一次性清潔濕巾擦拭消毒采樣臺。
4.5醫療垃圾處置
醫療垃圾袋雙層包裝,鵝頸式塑料拉鎖包扎。采樣點應安排3-4名人員收集醫療垃圾及環境清潔消毒。垃圾收集人員個人防護:一次性圓帽、外科口罩、工作服、隔離衣、橡膠手套。消毒人員:一次性圓帽、外科口罩、工作服、隔離衣、橡膠手套、水鞋。醫療廢物清運人員應做好個人防護:搬運普通醫療廢物前應穿戴工作服,搬運涉疫情醫療廢物前應穿戴防護服、正確佩戴防護口罩、防護手套等防護用品,搬運過程中應盡量避免與其他工作人員接觸。醫療廢物清運人員按約定時間將醫療廢物沿專用通道送至指定場所,應確保醫療廢物不落地,不得丟棄、遺漏醫療廢物[4]。
5.規范采集核酸樣本
根據目標人群已采取的管控措施確定采樣方式,隔離點及其他重點人群應單采單檢,封閉小區(封閉到戶)1戶1管,其他地區根據實際情況采取5混1或10混1開展檢測[4]。被采集人員頭部微仰,嘴張大,并發“啊”音,露出兩側咽扁桃體,將拭子越過舌根,在被采集者兩側咽扁桃體稍微用力來回擦拭至少3次,然后再在咽后壁上下擦拭至少3次,將拭子頭浸入含2~3ml病毒保存液試管中,尾部棄去,旋緊管蓋。
5.1采樣流程:
6.黃碼/紅碼人員應急處置
黃/紅碼人員應設立專用核酸采集點進行采樣。遇黃碼和紅碼人員,立即登記信息并向上匯報,將其引導至指定核酸采集點進行采樣,強調加強個人防護,囑其居家隔離。及時進行周圍環境的消毒。
7.入屯/入戶核酸采集管理
選擇安全的交通工具,不可違規搭載,避免意外發生。小分隊領隊需掌握當地人員的聯系方式,入村入戶采樣,采樣人員至少兩人,且需有當地的同志陪同入戶。入村入戶采樣,最好在胸前懸掛手機,以便聯系,避免穿防護服不能接電話導致失聯狀態發生。采樣前重新親自核對流調信息及防疫掃碼。轉運車及時通風、消殺、避免人員與標本混合運輸,采樣結束返回駐地后,及時報告返回信息。
5.2封箱流程:
8.結果
針對大規模新型冠狀病毒核酸采樣采取以上護理應對措施均能在規定時間內保質保量完成劃定區內全員核酸檢測任務,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無交叉感染發生。各地市醫療隊于2月17日陸續撤離百色,2月21日零時起百色進一步解除全城管控。
9.討論
大規模人群核酸采集涉及面廣、環境多變、人員復雜且理解程度及配合程度不一,與常規檢測有較大區別,易存在排長隊,甚至“人山人海”,群眾難免出現不良情緒,且有增加疫情擴散的風險。工作人員應提前采取一系列預見性護理措施,如協助社區提前制定精細化的組織方案;提前進行場地規劃及布置;采樣現場協助進行信息錄入管理,讓信息填報和傳輸在現場檢測前完成;變被動的現場分流為主動的行前計劃和引導等,減輕了防疫人員的壓力,縮短了居民的等候時間,有效避免交叉感染的發生[5]。
參考文獻:
[1]陸湛,符兆胤,黃志衛等.SARS-CoV,MERS-CoV,SARS-oV-2冠狀病毒研究進展[J].分子影像學,2020,43(1)。
[2]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關于印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試行第八版)的通知,國衛辦醫函〔2020〕680號。
[3]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醫療救治組.關于印發醫療機構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工作手冊(試行)的通知,聯防聯控機制醫療發〔2020〕271號。
[4]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關于印發全員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組織實施指南(第二版)的通知,聯防聯控機制綜發〔2021〕97號。
[5]何紅艷,楊起,李金蓮,許光遠.鄺亞瑩大規模人群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的護理組織與管理[J].護理學報,2021,28(14):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