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職高專英語教師的職業能力決定著學生未來的發展程度,需要教師注重自身的職業能力,積極采取一切有效措施提升自身的職業能力,在促進自身發展的同時高效的完成英語知識的教學,進一步推動學生的英語語言應用能力不斷提高。目前,國家對于高職高專的教育水平產生了高度的重視,因為高職高專培養的學生直接面向社會中的各行各業。因此,英語教師專業面臨著更好的發展,需要英語教師不斷提升自身職業能力和思想意識實現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高職高專英語 職業能力 提升途徑 發展前景
在我國高職高專教育飛速發展的背景下,辦學規模與招生數量呈現出日益提升的趨勢,教學水平成為社會各界高度關注的環節。目前,我國與國際交流日益密切,英語語言人才的需求量逐漸增大,促進了高職高專院校對英語教師的職業能力的重視,因為英語語言人才的培養效果是由教師決定的,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能力、專業能力等綜合能力決定著學生的英語語言學習效果。因此,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不斷提升英語教師的職業能力,以下內容針對提升高職高專英語教師職業能力的途徑及英語教師專業的發展前景進行了研究。
1 高職高專英語教師職業能力的價值
高職高專院校是我國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院校創辦的目標是為國家與社會培養出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而要達到這一目標并非通過簡單的培養過程實現的。院校在實現此目標時先要為學生配備高素質的技能型教師,教師不只需要具備綜合素質,還要達到動手實踐能力強的要求,能夠積極探索并創新出有效的教學方案,促進教學水平及課堂教學效果不斷提升。可以說教師是高職高專院校的基石,高職高專院校要實現整體目標需要教師充分發揮出自身的能力,而現實中的英語教師大多屬于高校應屆畢業生,還有部分教師來源于行業企業,具有充足教育經驗的英語教師不愿在高職高專院校內任職,導致高職高專院校的師資力量較為缺失,進一步影響了英語專業的教學效果,也不能推動高職高專院校實現目標。可見,高職高專英語教師的職業能力對于高職高專院校所具有的價值。
2 高職高專院校英語教師的職業能力現狀
經過調查與分析高職高專院校英語教師的職業能力后,發現存在如下幾方面的問題:
2.1 缺乏明確的職業目標
經過調查高職高專院校英語教師后,了解到英語教師當初在選擇工作時只是為了工作穩定而選擇成為一名教師,較少的教師是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及發揮出自己的價值而選擇教師行業。由于大多數英語教師擇業的思想是重視穩定性,導致在從事教師工作時缺乏明確的職業目標,在教學時只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開展教學,并未重視自身的職業能力提升,過于安于現狀。
另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受限于教學環境,對于學生未來發展的教育還處于定向狀態,因此只會進行常規化教學而缺乏創新教學的熱情和意識,在教學過程中只要求完成既定的教學任務,而沒有明確的職業目標,導致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陳舊且程序化,不會積極的了解當前教育變化,更不會主動提升自身專業能力。
2.2 教學能力較為缺乏
從上述可知英語教師的從業目的是工作穩定,導致在教學中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工作,在向學生傳授英語知識時只是表面化的了解課程標準,對于課程標準的教學目的未透徹性的分析,并且不能根據課程標準教學目標去深入性的分析教材,無法在課堂教學中將知識的精華傳授給學生,導致學生掌握的知識點也過于表面化,英語課堂所要達到的教學目標并未實現,學生的各項能力也未得到有效培養。
由于教學能力的缺乏,會導致教師的知識面過窄,只熟悉教材內容而當學生想要了解課程以外的英語知識或專業一些的英語內容時,教師便會出現知識盲區,推脫學生去自行了解學習,不但降低了教師的教育威信同時也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2.3 缺乏教學反思的過程
在當前教育中普遍實施了教學反思的過程,因為只有通過教學反思才能挖掘出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在不斷挖掘及不斷改進的過程中促進課堂教學效果不斷提升,但是在高職高專英語課堂教學中,由于教師為了完成教學而教學,并未在課后積極地對課堂教學效果進行反思,也不能及時挖掘出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課堂教學效果仍然停留在一個水平上,在未滿足當下教育要求的同時,也不能有效提升學生的英語語言應用能力。
2.4 缺乏實訓課程教學能力
高職高專院校創辦的目標是為國家與社會培養出應用型人才,需要英語教師的向學生傳授英語知識時要開展實訓課程,并且需要教師具備良好的實訓教學能力。由于英語教師過于安于現狀而未積累豐富的教學經驗,在實訓課程中只是為學生創新一個情境,讓學生將學習的知識進行運用,而未能夠引領學生去分析不同場景中英語詞匯的應用方法,學生只是死亡硬背、照搬式的應用學習到的英語知識,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靈活運用能力未有效提升,在從事相關職位時無法正確的應用英語語言進行工作,阻礙了學生的未來發展。
3 高職高專英語教師職業能力的提升途徑
3.1 提升自身修養且具備終身學習的思想意識
高職高專英語教師在從事教師工作時應該為自己的發展積極思考,如果始終停留在一個水平會被時代所淘汰,即使自己當初選擇教師行業的目的是求穩定,但是不積極提升自身的能力發展自己,自己所從事的行業也會失去穩定性,因為高職高專院校正處于快速發展中,若自己的能力不能滿足院校快速發展的要求,很有可能會喪失穩定性。因此,英語教師應從自身思想意識上進行改變,端正自己的職業態度且熱情地投入到教學工作中。在業余生活中要不斷積累自身的專業知識,達到不斷提升自身專業能力的目的,還要積極借鑒他人的教學經驗,將有利于提升自身教學水平的理念與方法落實到實際教學中,進而達到不斷提升自身職業能力的目的,成為高職高專院校快速發展中的重要原動力,在受到院校重視的同時也為自己后續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同時教師要緊跟社會發展步伐,能夠及時了解掌握當前的教育信息,敏感的捕捉教育信息中所帶來的重要內容以隨時調整自身的思想和心態,并通過互聯網等信息技術了解英語多元化的教育方式,明確教師職業能力的重要性和未來發展,理解教育是不斷發展的基本概念,以此促使自身能夠積極主動的進行自我提升,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意識。
3.2 借鑒經驗不斷創新教學方法
進入高職高專院校的學生在以往學習中普遍存在著學習能力較差的現象,在人生選擇路口及在父母的干預下進入了高職高專院校繼續學習,進而掌握一門專業技能成為日后從事工作的敲門磚。由于學生的學習能力較差且缺乏學習興趣,英語教師應在業余生活中積極瀏覽教學前沿,借鑒更多的教學經驗并根據學生實際學習特點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利用創新的教學方法去激發出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并且幫助學生能夠快速地掌握語言知識及提升語言應用能力,進而在充分發揮自身價值的同時達到英語課堂的教學目標。另外,教師要增加實訓課程,并運用創新的教學方法激發出學生的參與興趣,并在參與的過程中能夠鍛煉學生語言應用的過程,進而達到提升學生語言靈活應用的能力。
教師不應局限于自身的教學環境,而是要通過校外交流或互聯網信息來了解更多更先進的教學方法,然后將有利于自身教學的信息內容進行收集整理,與自身的教學內容和方式進行有效融合創新出個性化的教學方法。而學校則可以定期舉行英語教師交流座談會,讓英語教師相互分享交流彼此的教學經驗和教學問題,通過學習、借鑒、建議等方式來獲取新的教學思路,另外學校也可以開展專業化的教學培訓,帶領教師了解當前社會發展變化、未來的職業需求等多方面的信息知識,讓教師的知識面更加廣泛,以此來為教師提供更多的教學內容和方法。
3.3 及時開展教學反思
英語教師應明確教學反思的作用,是檢驗課堂教學效果及不斷提升教學質量的重要措施。在每完成一節課教學后,教師要回憶整體的教學過程,在回憶時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分析每位學生的學習過程,包括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否快速掌握了知識點、實踐時是否能夠有效完成等,學生是課堂的主體、英語學習的主人,課堂教學效果是以學生是否掌握知識為標準。通過及時反思及改善的過程,既提升了英語課堂的教學效果,也提升了英語教師自身的職業能力。
3.4 積極參與院校提供的培訓機會
高職高專院校要實現自身良好的發展,重視各種培訓機會,比如院校內培訓;市里、省里、全國教師培訓會等,教師應積極參與到院校提供的培訓機會,能夠從培訓中學習到先進的教學理念與方法,在實際教學中進行應用或進行創新,能夠讓教學方法與學生實際相適應,進而達到不斷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的目的,同時也促進了自身職業能力的成長,對于自身未來的發展也具有較強的促進作用。
3.5 積極學習各種先進的教學技術
在科技不斷發展下與教育行業進行了融合,在教育中應用當代先進的技術已經成為普遍性。英語教師應明確自身的職責是不斷提升學生的英語語言應用能力,在學習語言知識時如果只依靠課堂具有時限性的教學過程,學生的語言知識無法豐富及成長。教師應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比如多媒體技術、移動學習APP、網絡學習平臺等,盡可能的節省出理論知識教學的過程,將節省出的時間應用于拓展學生知識的過程中,還可以在課下利用先進的技術與學生及時的溝通,幫助學生及時解決學習中存在的問題。英語教師在此過程中會逐漸積累教學經驗,進一步實現自身成長并努力成為院校的骨干教師。
3.6 深入企業提升職業能力
高職高專院校應為英語教師提供深入企業實習的機會,因為院校培養而出的學生是要進入到企業中從事相應崗位工作的。如果英語教師能夠進入到企業中進行實習并接受企業的培訓,能夠讓教師掌握實際工作的特點,可以將自己掌握的工作經驗在教學中傳授給學生,在豐富學生崗位知識的同時可提升學生的英語語言實踐能力,進而實現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標。另外,英語教師深入企業實習及接受培訓后,職業能力會得到顯著性的提升。英語教師在企業實習的過程可采取如下措施:一是進入企業實施短期調研的過程。高職高專院校培養出的人才是要直接進入到企業相應崗位中工作的,作為院校的英語教師應明確院校培養學生的目標,在向學生傳授英語知識時應對實際崗位中的英語應用過程進行準確的了解。英語教師進入到企業中進行短期調研掌握實際崗位工作內容后,在實際教學中將教育內容與實際崗位工作內容進行有效的融合,學生在掌握英語語言知識的同時也了解了實際崗位,對學生的未來發展產生較強的促進任務。因此,此方式是有效提升教學質量與提高英語教師職業能力的重要過程。
4 高職高專英語教師的發展前景
在我國“一帶一路”政策的實施下,對于英語人才的需求量逐漸增大,因為英語屬于國際通用語言,在“一帶一路”中需要運用英語語言與各個國家進行有效的交流。由于高職高專院校是專門培養英語語言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領域,國家對于高職高專院校教育水平的關注度日益提升,而高職高專院校為了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對于英語專業學科的教育質量也產生了高度重視,對英語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語教師要改變自己的教育理念,使自身的教育理念與教學方法都達到與時俱進的要求,可以說英語教師對于自身職業能力的重視程度日益提升,除此之外還注重綜合能力的提升,在教學中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及實現跨學科教育過程,促進學生不只具備英語語言應用能力,綜合能力也得到有效的提升,進而達到充分發揮自身價值的目的。另外,英語教師會積極引入先進的技術與教學過程進行融合,利用誕生的先進技術功能去促進課堂教學水平的提升,讓英語課堂的教學質量與效率呈直線上升的趨勢。
隨著全球化經濟的發展,英語已經成為學生未來的必備知識技能,那么也就代表著我英語教育的覆蓋面將不斷擴大,所需要的英語教學人才缺口也在不斷增大,從我國英語教育歷史發展來看,從早期的選修英語到后期的必修英語,從將英語啟蒙時間從以往大學調至中學到中學調至幼兒便開始建立基礎,這一系列的改革都預示著未來英語教育的發張趨勢。而高職高專是快速培養專業化人才的重要教育基地,可以為我國英語教育提供大量人才輸送,因此在未來的發展中,高職高專院校的英語教師應當以補充人才缺口為重要教學理念,通過多種教學手段快速培養專業化人才。
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為英語教學開拓了新了教育天地,當前線上教育逐步成為課堂教育外的第二主流教育方式,并隨著對英語得到重視而變得更加多元化,因此高職高專英語教師還可以成為媒體教師,配合線上教學、網絡直播平臺等多種新媒體方式來實現信息化教學,尤其是教齡較久的教師,更是要及時扭轉以往傳統的教學理念、摒棄畏難心理,積極學習信息技術和當前前沿的教學方法,創建更加符合現代教育要求的教學方式。那么由此可見,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英語教師的教學環境將不再局限于課堂,而是要開展先線上線下融合教學,也就代表著當前的英語教師不但要具備優秀的專業技能,同時也要具有與時俱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手段,不斷豐富自身的教學能力。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職高專院校的英語教師職業能力決定著英語專業學生的學習效果,也決定著高職高專院校是否能夠達到發展目標。英語教師應改變自己的教育理念及教育方法,要以不斷提升自身職業能力為發展目標,除了可幫助院校實現發展目標外,也能促進自身更好的發展,是實現自身人生目標的重要過程。
參考文獻:
[1] 李良波.高職院校教師專業實踐能力培養探析[J].成人教育,2014,(10).97-99.
[2] 陳桂松.高職英語教師專業發展文獻綜述[J].廣西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2,(3).104-108.
[3] 遲俊.高職院校教師專業實踐能力的培養策略[J].遼寧高職學報,2012,(11).89-91.
作者簡介:
張慕凝:(1983.02.17—),女,四川南充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英語課程與教學論。
1367501705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