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梅 吳儀


摘要:我國成本控制難的問題由來已久,國內國際雙循環體系的提出或許會對企業解決成本控制問題有一定的啟發。文章闡述了中國電器行業成本控制的現狀,雙循環格局下電器行業面臨的成本控制難題以及為雙循環格局下企業控制成本提出一些解決措施。
關鍵詞:雙循環;電器行業;成本控制
面對新冠疫情和逆全球化的影響,我國經濟下行趨勢凸顯,全球經濟下行速度更甚。面對這樣嚴峻的情況,中國更要積極融入經濟全球化,參與到國際經濟大循環的體系中。加快構建雙循環發展的著力點必須要促進消費,而在傳統消費里面,家電等大宗商品又是主要的驅動力。所以在國內經濟大循環和國外經濟大循環的雙循環格局下,我國電器行業更要積極適應市場需求導向,提高企業的內部控制能力和外部競爭力,升級居民消費結構,打開農村市場。
當然我國企業的發展尤其是電器行業的發展,并不能完全依賴于國際市場的開發,畢竟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增長,中國市場將成為全球爭奪的目標、全球生產要素工廠。新一輪的全球經濟帶動將對我國的經濟產生重大影響。但是低要素成本和以出口為導向的增長模式很難使企業獲得可持續、高質量的增長。在雙循環格局下,電器行業更要抓住這次機會,加強對原材料的控制、生產工時的控制、不合格產品的成本管控、人工的管控、期間費用的控制。進一步提高企業競爭力,促進超額利潤率的產生,使企業擺脫經濟下行壓力。
而且電器行業的設計成本、倉儲成本、生產成本、采購成本、營銷服務成本等比其他行業成本高等固有的局限性很大程度上加重了電器行業成本控制的難度。所以,企業要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發揮內需潛力,以強大的內需,形成對全球資源的強大吸力,適應國內和國際雙循環的發展新格局。
一、電器行業成本控制現狀分析
在當今網絡飛速發展的時代,價格逐漸透明化,沒有先進的技術支持,銷售收入增長會逐漸疲軟,成本也會擴大,公司利潤就會變得微小。在國家提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一任務后,企業更要抓住這一機遇,實現高水平、高質量的自立自強。所以公司既要逐步擴大銷售收入,也要從成本入手,逐步降低在公司、采購原材料、產品運輸過程中所產生的各項成本。響應國家積極培育新型消費的號召,加大智能產品的研發,合理分配成本,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為企業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
電器行業的成本占比有很大的不同,每個企業都有每個企業的側重點。如表1所示。
深康佳A和四川長虹的成本支出側重點為產品的生產;格力電器、美的集團和老板電器的成本支出側重點為產品研發;老板電器和蘇泊爾的成本支出側重點為產品銷售;海爾智家和老板電器的成本支出側重點為管理費用。從表1可以簡單看出格力集團、美的集團、海爾智家這三個電器行業的巨頭的研發費用支出比較高,研發費用占營業總成本比重都超過3%,注重新產品的開發。海爾智家和老板電器的銷售費用過高,尤其是老板電器,在2019年銷售費用占營業總成本的31.8%。雖然這給企業打開了銷路,但是企業并不能得到良性的發展。而海爾智家雖然研發費用支出占比不敵格力和美的,銷售費用支出不敵老板電器,但是海爾智家卻有自己獨有的優勢——精準的售后服務,24小時全天候上門維修,2小時內上門維修。這適應了雙循環格局下靠服務帶動的基本要求,有利于激發企業潛力,不斷完善自身成本控制問題。雖然說這給海爾智家確實帶來了良好的聲譽,但是強大的服務網絡,大量的服務人員也給企業帶來了高額的成本支出。
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是構建雙循環格局的重大難點,我國一直面臨著城鄉發展不平衡問題。國家在2007年就開始實行家電下鄉的政策,以山東、河南、四川、青島三省一市為試點,雖然在當時效果顯著,但是僅僅靠國家的補貼、打折促銷、產品降價是解決不了問題的。企業應該助力國家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村消費水平,降低農村消費成本。可以借鑒2015年的格力電器,采用了集中采購模式,全員、全過程的控制成本,大大降低了原材料的采購過程中產生的費用和管理費用。降低成本后,讓利消費者,吸引消費者購買,最終實現企業經營良性循環。
二、雙循環格局下電器行業面臨的成本控制難題
(一)企業缺乏先進的成本控制理念
首先,我國電器行業屬于制造業企業,公司的多元化經營、多領域擴展、材料品種多樣的特點使得傳統的成本核算方法已經難以滿足企業核算的需要。其次,現代企業并沒有形成有效的成本控制目標體系,產品成本的分配也沒有進行必要的量化,所以說這也為企業的成本的控制帶來一定的難度。最后,在雙循環背景下,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非成本性費用(行政管理成本、研究開發成本、采購成本、營銷成本)的大幅增加,也為成本核算帶來一定的難題。綜合以上三點,企業想抓住雙循環的機遇,亟需先進的控制成本理念的產生。
(二)企業成本控制系統存在缺陷
電器行業成本控制系統完善可以從設計成本、倉儲成本、生產成本、采購成本和營銷服務成本入手,將各個環節考慮在內。電器行業的繁瑣性,繁重性決定了企業很難在當前成本控制系統不健全的條件下達到成本控制的目標。完善成本控制系統也可以從對企業成本耗費的事前成本預測、事中成本控制和事后成本核算入手。企業成本控制數據信息收集困難,而且數據主要是對財務的事后核算,就給核算系統的精確性帶來了更大的質疑。而且完整的成本控制系統需要對企業的所有成本進行詳細的分析。現在的電器行業只局限于對產品成本的分析,并沒有對責任成本進行系統控制,而且進行成本分析時并沒有涉及產品經營全過程,沒有系統化的分析,這就導致了控制成本的脫節。而且雙循環格局下,企業缺乏完善的成本控制系統,就很難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形成企業良性發展。
(三)企業缺乏健全的激勵約束機制
管理層責任分配不明確,就會極易造成決策程序的冗雜,時間成本就會加大;激勵約束機制的不健全,企業就會很難有大幅度經濟的效益提高,員工也會降低積極性,對于成本的管控也不會付出太大的精力。企業管理層對控制成本不夠重視,關注點主要是企業利潤的增長、市場銷售、新產品的開發。而且企業管理者如果只注重個人的績效,只注重企業短期利益,忽視長遠利益,最終都會使企業的利潤受到損害。而電器行業作為傳統企業,在業績評價時也會有一些不足之處。雙循環格局下要求內需拉動外需,企業只注重短期利益,不利于國際市場的打開,阻礙國內大循環和國外大循環的暢通。
(四)存貨成本控制不合理
通過列舉格力等這十個企業的存貨周轉天數,可以看出我國電器企業普遍存在著存貨周轉天數過多的問題,而且尤其是前三家電器巨頭在2017~2019年的存貨周轉天數都有明顯的增長趨勢。存貨的過多,會導致企業資金的占用,加大存貨的控制成本;存貨短缺會造成企業的市場占有率不足。企業當今面臨的存貨控制成本問題主要為:受疫情的影響,存貨總量增長迅速,產品面臨滯銷的困境;存貨種類多,收發程序復雜;原材料采購成本高,價格變化大;產品更新換代快,產品過時,更易帶來產品滯銷問題。雙循環是以滿足國內的需求為出發點的,靠原有的存貨成本控制方法是無法實現企業發展目標的,也無法發揮出國內市場規模的優勢。
三、解決成本控制問題的具體措施
(一)采用先進的成本控制理念
構建雙循環格局的主攻方向為推動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這對企業來說或許是一個挑戰,但也可能是一個機遇。企業應該主動實行“互聯網+”的模式,形成產業鏈發展策略,積極縮減鏈條中不必要的成本及費用。電器行業不可避免的有不必要的資金占用,大量的固定資產會增加非流動資產占總資產的比重,這就減少了資金的韌性。如果企業可以達到產業鏈和供應鏈的現代化,將會明顯降低企業的采購成本、資金占用成本等。
同時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提高,電器行業必須結合新時代、新時期的大數據分析,提高服務水平,為雙循環發展注入新的活力,與國際逐漸接軌。此處可以借鑒海爾智家的服務體系,雖然產品質量不是最優,但是服務體系的完善可以帶動產品的銷售,形成產業鏈后,最終避免產品積壓帶來的管理成本。東風汽車實施的作業成本法,基于區塊鏈的順豐控股都可以提供借鑒。電器行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博弈中縮減成本、擴大利潤,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必須結合自身情況,找到適合自己的成本控制方法。從不同維度,多角度分析企業功能、對象、經營范圍去控制企業成本,利用區塊鏈去分析數據,打破現有技術分析帶給企業的桎梏,從根本上降低企業成本。
(二)建立完善的成本系統
內需帶動外需下的雙循環發展格局,促使金融體系不斷完善,加快了產業結構的不斷升級,這就對成本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成本控制必須要建立完善的系統保障,健全的成本控制系統不止嚴格要求生產制造環節的成本控制,也要健全所有的基礎性工作。首先,企業可以通過建立分級控制,明確各級組織的責任,建立健全的成本控制的責任體系;其次加強和完善成本實際發生時的匯總和整理工作,有效防止了員工的違規報銷等欺騙行為;最后建立嚴格的費用檢查工作,管理者對企業的一些基本費用的產生進行抽查,這樣既保證了合理的費用的產生,又不至于花費更大的開銷去進行檢查工作。而且雙循環格局下,有利于企業實行新模式,消除資源配置不均帶來的各個環節的成本不合理消耗。由點帶面,以生產制造環節為突破口,帶動采購、銷售等環節的完善。
(三)建立健全的業績評價激勵約束機制
設計良好的激勵體制和制定完善的業績評價指標是強化內部監督、明確管理層責任的必要途徑。雙循環格局的提出勢必會為全球產業競爭提供一定的思路,而健全的業績評價體系勢必會為雙循環格局下的企業發展帶來一定的好處。將EVA指標貫穿到電器行業業績評價體系中,不僅考慮資本成本的產生,也考慮股權資本成本的計量。EVA指標可以幫助企業建立更加完善的企業管理制度,提升公司治理水平,提高員工的積極性,鼓勵企業管理者進行成本控制,使企業可以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的目標。公司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也可以反過來為雙循環格局提供一定的經濟支持,幫助企業走出國門,打開國際市場。所以企業必須要有全新的改革思維和方法,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營造積極、創新的公司環境,促使公司管理層和員工完成高效規范的成本控制目標。
(四)減少存貨控制成本
供給側改革問題,仍然是我國經濟運行過程中的主要矛盾,這也是實現雙循環格局的基礎。從存貨入手,觀察市場需求變化,保證產品供應的彈性,可以大量縮減存貨不足或者存貨積壓帶來的成本增加。細化預算環節中的成本增減指標,預算數據要保證真實性和可靠性;規范存貨采購過程,制定嚴格的采購管理制度;建立嚴密的數據成本控制體系,保證各個部門的信息對稱;加強對財務的核算和監督,反映真實的存貨成本,確保數據可以滿足各個部門的需要;運用合理的存貨盤點方法,了解物資庫存量。通過將存貨的規模控制在合理的水平,保證企業在降低存貨成本的同時,也能滿足企業基本的生產和生活需要。
四、結語
如今,新冠肺炎的肆虐,中美貿易戰導致的國外投資萎縮,各個國家大小程度的撤資給我國經濟帶來了不小的挑戰。過去一年是對中國不平凡的一年,面對新冠疫情的沖擊,我國經濟穩步復蘇,是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經濟體。總之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格局,使得我國在動蕩的全球經濟發展過程中可以積極的應對各種突發的挑戰,穩定了我國的經濟發展。電器行業也要抓住雙循環機遇,積極控制企業成本,提高企業的競爭力,推動國家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發展格局。
參考文獻:
[1]嚴鶴卿.基于價值鏈的手機制造企業成本控制問題研究[D].杭州:浙江工業大學,2020.
[2]汪旭文.A公司存貨成本控制研究[D].南京:南京郵電大學,2020.
[3]高猛.雙循環格局下制造企業成本控制難題與破解措施[J].財務管理研究,2020(12):58-62.
[4]劉志彪,凌永輝.打通雙循環中供給側的堵點:戰略思路和關鍵舉措[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05):1-8.
[5]劉予琦,康小蘭.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分析——以格力電器為例[J].現代商業,2021(01):117-120.
[6]馮烽.開發區在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的支點作用與提升路徑[J].當代經濟管理,2021,43(07):61-68.
[7]馬海龍.把握四大著力點 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N].中國經濟時報,2021-03-12(04).
[8]夏詩園.金融助力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J].當代經濟管理,2021(03):1-7.
[9]林毅夫.雙循環——國家發展新格局[J].債券,2021(03):7-9.
[10]劉沁易.企業成本核算與控制相關問題的探討[J].今日財富(中國知識產權),2021(03):146-147.
(作者單位:沈陽大學)
2868501705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