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國榮
摘要:老年性支氣管哮喘(簡稱哮喘)臨床診斷難度大,誤診率高。加之老年哮喘患者合并癥多、自我管理水平較低以及用藥受限,治療上也嚴重不足。本文對老年性哮喘的特點進行分析,并對臨床診斷與治療進展進行綜述,旨在為老年性哮喘的臨床診療提供重要依據。
關鍵詞:老年性;支氣管哮喘;診斷;治療
【中圖分類號】R562.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3--01
支氣管哮喘(簡稱哮喘)是臨床呼吸系統的常見疾病,各個年齡段均可發病。近年來,我國老齡化趨勢的不斷加強,老年哮喘(主要指60歲以上的患者)發病人數也日益增多,對人們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威脅。但長期以來老年哮喘未能得到正確診斷與治療,由于哮喘的癥狀、體征表現不具有特異性,診斷難度較大,加之老年患者合并基礎病多,治療難度大[1]。為此,本文對老年哮喘的診療進展進行綜述,匯報如下。
1 老年性支氣管哮喘的概述
哮喘屬于一組異質性疾病,慢性氣道炎癥為主要特征,癥狀表現包括氣短、胸悶、喘息以及咳嗽等。
關于老年哮喘的定義,廣義上指的是年齡在60歲以上的患者,包括兒童與青中年時期發病(即早發性哮喘與長期哮喘);狹義上指的是年齡超過60歲的患者新出現的哮喘(即晚發性哮喘)。
2 老年性哮喘的臨床診斷
2.1 臨床癥狀
與青年患者相同,老年哮喘患者也伴有間歇性咳嗽、胸悶、喘息等癥狀。與青年患者不同的是,老年哮喘患者會因氣流受限出現呼吸困難癥狀。老年哮喘患者胸部體檢結果呈陰性,因此,如患者有既往類似哮喘癥狀史,即使體檢結果顯示無呼氣時間延長、呼吸相哮鳴音,也不能排除哮喘的可能性。
另外對老年哮喘患者診斷時,還要注意和COPD、左心衰竭以及氣管內腫瘤等疾病進行鑒別。
2.2 輔助檢查
2.2.1 肺功能檢查
考慮到哮喘患者具有氣流受限的特征,因此對其進行肺功能檢查時,標準參數設置為:FEV1/FVC<0.7。國內有研究認為,肺功能異常標準可設置為FEV1/FVC<60%,FEV1%pred<60%[2]。另外,閉塞性細支氣管炎、大氣道阻塞以及COPD等疾病也有氣流受限,因此,需要對氣流受限患者進一步檢查。檢查時可采用支氣管舒張試驗法,對氣流受限的可逆性進行檢測,有助于鑒別氣流受限的原因。
如老年哮喘患者未服用哮喘治療藥物,且FEV1/FVC≥70%,那么可采取支氣管激發試驗進行檢測,可對呼吸困難與咳嗽癥狀進行準確鑒別。
2.2.2 特應質
特應質為導致老年哮喘的一個重要因素。可采用變應原皮試法或者血清學檢測法進行檢查,變應原皮試法能夠快速識別出患者過敏的變應原,比較經濟實惠,但進行過敏原皮試時要注意避開老年人曬傷、萎縮的皮膚。血清學檢測法檢測出的血清總IgE值比較高,塵螨等特異性IgE抗體滴度也比較高。如患者出現咳嗽、喘息或者勞力性呼吸困難癥狀,且檢測結果有特應質,那么表明有較大的可能患哮喘。
2.2.3 呼氣峰流速(PEF)
研究指出,PEF日間變異率、氣道高反應性與哮喘之間有緊密聯系[3]。但是受到PEF家庭檢測質量以及老年人依從性等因素影響,測試結果往往不夠準確。清晨PEF下降幅度超過30%,則對哮喘診斷意義較大;但其具有高變異性,不能用來診斷哮喘,且在晚發性哮喘方面也有一定局限性。因此,只有患者自我監測PEF積極性比較高,才能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性。與PEF相比,支氣管舒張試驗與激發試驗可靠性更高。
2.2.4 呼吸阻抗
患者積極配合有助于肺功能檢查,如患者存在認知障礙或者不能配合,可采取脈沖振蕩法,對氣道阻塞進行診斷評估。
2.2.5 呼出氣一氧化氮(FeNO)
FeNO屬于一種無創氣道炎癥監測法,操作簡單方便。有研究指出,可將FeNO應用于哮喘患者肺功能下降、急性加重風險、提高患者依從性以及哮喘患者對吸入型糖皮質激素(ICS)反應等。特別是用來診斷咳嗽變異性哮喘、未使用類固醇、無吸煙史以及慢性咳嗽等患者,診斷準確度較高。與診斷相比,FeNO檢查在評估治療效果上作用更加突出。
3 老年性哮喘的臨床治療
老年性哮喘臨床治療原則與年輕哮喘相同,主要以正確健康宣教、長期監測、環境控制以及藥物治療為主。但是考慮到老年哮喘患者容易合并其他基礎疾病(COPD、心腦血管疾病、抑郁癥等),因此,為老年哮喘患者選擇治療方法時要綜合考慮臨床癥狀、合并癥、藥物毒副作用以及自我管理能力差等多方面因素。
3.1 非藥物治療
非藥物治療主要以健康宣教為主,包括哮喘治療計劃、目標、治療細節以及評估等內容,確保患者及家屬對哮喘有正確認識,有效提高治療依從性;另外,醫師要多給予患者支持、鼓勵,增強治療自信心。此外,指導患者養成健康生活習慣(如戒煙、減少接觸外界污染物等),也有助于減少哮喘發作。
3.2 藥物療法
3.2.1 吸入性糖皮質激素(ICS)
臨床上將ICS用于治療輕度持續、中度持續或者重度哮喘患者,可降低患者住院率與死亡率。治療過程中需要注意,對老年哮喘患者給予低劑量或者中等劑量用藥后病情未被控制,原因可能在于患者治療依從性較差,通過分析治療依從性差的原因(擔憂不良反應、吸入器應用不規范、吸入器成本高或者抑郁癥),將這些因素排除后,再次對患者采取低劑量ICS,病情依然沒有控制,那么可采取增加ICS用藥劑量的方法解決,不建議采用加用長效β2受體激動劑(LABA)的方式。
如老年哮喘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冠心病或者心房顫動),采用LABA具有較高的安全性,但是與LABA相比,加用抗白三烯類藥物或者加大ICS劑量的方式效果會更好。如老年哮喘患者應用中-高劑量ICS治療后效果依然不佳,且患者不能耐受更高劑量ICS,可以通過采取加用白三烯受體拮抗劑或者LABA的方式,方可繼續應用ICS低劑量。
由于高劑量ICS可能會使患者骨密度降低,增加骨折風險。因此,如老年哮喘患者合并中度骨質疏松,那么在使用ICS治療過程中,要定期測量骨密度,為骨折預防性治療提供評估依據。
如老年哮喘患者應用ICS治療效果不明顯或者病情加重,可采取口服ICS的方式,但是口服方式也有一定缺陷,如老年患者,尤其是女性患者,口服治療容易出現白內障、帶狀皰疹、血糖控制不良以及髖骨、椎骨骨折等不良反應。因此,哮喘患者癥狀一旦減輕,要立即停藥。
3.2.2 支氣管舒張劑
支氣管舒張劑分為短效與長效兩種。和其他年齡段患者相同,可將吸入短效β2受體激動劑(SABA)應用于緩解急性哮喘癥狀中。考慮到長效β2受體激動劑(LABA)可能會造成某些罕見的哮喘重度發作,并使小部分人群的哮喘與心源性死亡率提高,因此,應用LABA藥物時盡量和其他控制藥物(如ICS)聯合使用,避免單獨使用。
如單獨使用ICS,患者癥狀未能得到控制,那么可聯合LABA共同治療。
3.2.3 白三烯調節劑
白三烯調節劑適宜于用來治療阿司匹林誘發的哮喘,且治療安全性較高,可將其作為控制哮喘的有效藥物。但是和ICS相比,療效略差,不能將其作為ICS激素治療的代替療法。臨床上運用白三烯調節劑,主要以減少中度哮喘與重度哮喘患者的激素用量為目的,但是療效不如LABA。
3.2.4 抗IgE治療(奧馬珠單抗)
臨床上主要應用奧馬珠單抗治療中度與重度持續性變應性哮喘患者。有研究指出,應用奧馬珠單抗治療50歲以上的哮喘患者,可以改善患者哮喘癥狀,降低哮喘嚴重發作風險,并減少急救藥物的使用。也有研究指出,應用奧馬珠單抗治療老年哮喘患者安全性較高,但臨床上關于安全性方面研究文獻較少,待驗證[4]。
3.2.5 大環內酯類藥物
有研究指出,長期服用大環內酯類藥物可以有效控制哮喘(包括非嗜酸粒細胞性哮喘),對于改善患者氣道高反應性、提高生活質量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對肺功能改善不明顯[5]。也有研究指出,老年哮喘患者應用阿奇霉素治療,也可以降低嚴重發作風險。對老年哮喘患者應用大環內酯類藥物治療時,要注意考慮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
3.2.6 茶堿類藥物:
茶堿類藥物和ICS聯合應用,能起到控制哮喘的效果,但不建議單獨使用。主要原因在于,茶堿類有藥物相互作用,應用時會出現慢性過量的情況,嚴重者導致中毒。所以不建議臨床長期使用。
4 總結
老年哮喘患者大多發病時間久,病程長,臨床癥狀無特異性,發作形式多樣,進而加大臨床診治難度。對老年哮喘患者進行診斷時,要結合體格檢查、患者既往病史、肺功能檢查、變應原檢測、IgE水平、嗜酸粒細胞以及FeNO等指標。老年哮喘患者治療原則與年輕哮喘患者相同,但考慮到老年人情況比較特殊,治療目標以控制癥狀、降低風險為主。選擇治療藥物時,需要結合患者意愿、自身合并癥等因素,為患者選擇最佳藥物。
參考文獻:
[1]張瑞娟.中西藥聯合使用在老年性支氣管哮喘治療中的應用[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20,7(51):65-66.
[2]高穎.探究老年性支氣管哮喘臨床診療效果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9,13(6):106-107.
[3]沈欣,袁孝兵,白曉雪,等.老年性哮喘患者支氣管舒張試驗前后氣道阻力變化的分析[J].實用醫學雜志,2017,33(5):750-752.
[4]韓殿龍,范曉明.布地奈德聯合孟魯司特鈉治療老年性支氣管哮喘的臨床效果[J].中國醫藥指南,2020,18(27):82-83.
[5]王明暉,趙鳳姿,劉仁龍,等.老年性支氣管哮喘臨床治療措施[J].中國保健營養,2019,29(13):122.
3817501908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