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摘 要:通過數(shù)學課堂的教學引導學生在圖形與幾何的章節(jié)學習中建立完整的空間觀念,提高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使得更多的學生體會到空間想象的重要性,增強自身對于幾何課程的興趣。教師應該將不同的數(shù)學知識轉化為可靈活變動的課堂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在實踐和觀察中掌握幾何知識,提高空間思維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空間思維;幾何教學
引言
數(shù)學課堂的環(huán)節(jié)設計應該尊重主題本身作出調整,因此幾何主題的數(shù)學課堂設計要突出其培養(yǎng)思維,在課堂中融入建立學生的空間思維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如何利用數(shù)學語言,表達出自身思維中的空間形象,將空間思維具體化。教師在幾何教學中,重視空間思維的培養(yǎng),也要讓學生在思維培養(yǎng)過程中獲得幾何理論與實踐的體驗,開展幾何主題教學的環(huán)節(jié)。
一、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圖形與幾何
在圖形與幾何的章節(jié)中,許多幾何語言所表達的圖形在現(xiàn)實生活中都有其豐富對應的原型,引導學生在學習幾何知識時,善于觀察現(xiàn)實生活中不同形狀的物體,引導學生關注這些物品在數(shù)學語言中的圖形勾勒,使得學生能夠在頭腦中初步建立對圖形的認知,避免學生在認識圖形時沒有辦法與現(xiàn)實生活所連接。參考教材蘇教版五年級下冊第六單元《圓》,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先要引導學生認識什么是圓,在課堂所見的范圍內,向學生提問哪些物品是圓形的,或者在黑板上畫出三到四種不同的圖形,讓學生來辨認哪個圖形是圓形。擴大至課堂外,要求學生自行收集與圓有關的物品名稱或者照片,鼓勵學生分享其觀察原型的心得和經(jīng)驗。用引導觀察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辨別圖形的能力,在課堂中設立觀察環(huán)節(jié),能夠使得學生再次將數(shù)學知識與生活體驗相結合。因此,要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思維,首先要引導學生積極合理的觀察生活事物的形狀,將生活事物的形狀虛擬化為思維中的幾何線條。
二、在課堂中表達圖形和幾何
在學生學會觀察生活中的物體,并且能夠用圖片或者文字的形式,表達這個物體的線條和幾何形狀時,教師應該注重引導學生去概括所看到的物體的幾何信息。尤其是部分幾何信息比較明確的物體常常會作為教學用具出現(xiàn)在幾何課堂中,因此,教師可以借助這些教具完成學生的幾何體信息概括的訓練和培養(yǎng)。以蘇教版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長方體和正方體》為例,從課題中可知長方形和正方形通過空間轉換成為長方體和正方體,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幾何體信息概括練習,可以從現(xiàn)實生活中比較規(guī)整的幾何體出發(fā),比如教師在課堂中以正方體的粉筆盒為例,首先先詢問學生,這是什么幾何體,再詢問學生,這個幾何體有幾個面、幾條棱。邀請學生在課堂中以簡潔的文字總結正方體的結合信息,再邀請其他學生在黑板上畫出幾何體。教師在根據(jù)學生所給的答案進行幾何信息的指正和示范。在整個幾何體信息的歸納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認識眼前幾何體的基本信息,鼓勵學生完成幾何體信息的歸納和數(shù)學語言的表達。培養(yǎng)學生概括幾何的能力,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在觀察幾何體的基礎上能夠用清晰的語言,表達幾何體所含有的數(shù)學信息。學生能在課堂中接觸到幾何體信息的意義,更好地建立自身的空間思維。
三、在實踐中搭建圖形和幾何
學生能夠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出幾何體的信息后,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在動手操作中獲得對幾何體的更多認知。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參與到課堂幾何體的操作教學中。參考教材蘇教版六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圓形和圓錐》,包含了基本圖形圓形和復雜集合體圓錐,在章節(jié)內也涉及到球體。在導入圓錐體和球體等由圓形和其他基本幾何體構成的知識時,在復習基礎幾何體時,可以引導學生完成基本圖形變換得到幾何體。在課堂中邀請學生上臺利用小正方體或者小長方體拼湊出對應幾何信息的正方體和長方體。都在于以正方體和長方體轉為圓錐和球體的拼湊,在拼單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認識球體的幾何信息,從而讓學生能夠更加直觀的感受球體存在的必要性。教師可以擴充有關于球體的其他知識,比如地球是一個不規(guī)則的球體。讓學生能夠更加直觀的感受到球體在生活中的切實應用。在課堂中利用幾何拼搭的手段,培養(yǎng)學生能夠在操作過程中建立一個思維中的幾何空間。使得學生能夠更加直觀的接受幾何體的存在,并且對幾何體進行符合邏輯的想象。在幾何體的教學中,拼搭幾何的操作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建立空間思維,在空間思維的培養(yǎng)中,想象和設計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空間思維。教師在幾何體的教學中可以以形推體的方法,讓學生利用平面圖形進行平移旋轉等操作,完成對幾何體的數(shù)學認識。要求學生在課堂中設計利用平面操作后得到幾何體,并且概括幾何體的完整信息。讓學生更好地認識幾何體到具體數(shù)學語言和構成。
結束語
學生在幾何主題的數(shù)學學習中培養(yǎng)空間思維,需要教師通過觀察、歸納、實踐、想象等幾個部分引導學生認識和了解幾何體。結合具體的課本內容,設計有趣的課堂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課堂中能夠體會到幾何體學習的快樂,并從中培養(yǎng)出符合自身需求的幾何空間思維。
參考文獻:
[1] 李娟. 淺談小學數(shù)學核心素養(yǎng)下的空間觀念培養(yǎng)——以《圖形與幾何》為例[J]. 2021(2019-1):24-25.
[2] 鄭惠娜. 淺談如何在小學數(shù)學圖形與幾何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空間觀念[J]. 讀天下:綜合, 2019(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