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洪輝
摘 要:勞動教育觀是我國傳統文化教學觀念中的重要體現,也是培養當前學生良好生活意識的重要保障。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展開,當前我國社會發展對小學階段的道德與法治相關教學也提出了更為明確的教學需要,其要求教師能夠在保證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內容的同時,提高大家本身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因此,本文將二者加以融合,并以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滲透勞動教育的相關措施為主題,提出以下建議。
關鍵詞: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滲透;勞動教育
勞動教育觀是當前社會發展中小學生日益缺乏的相依基本生活觀念,也是現當下教師應該著重注意對學生加以培養的重要內容。它與小學道德法治課程之間也存在著一定的關聯關系,如小學道德與法治個課程的開展重點就在于培養學生們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這其中就包含著一定程度上的勞動教育。因此,教師便可以在小學道德與法治的相關教學中,有效增加勞動教育所占比重,進而培養其學生們良好的勞動價值觀、以及生活主義觀念。
一、革新教師教學觀念,重視課程中的勞動教育
教師要想在小學道德與法治的相關課程中,著重對學生的勞動教育觀念加以培養,首先便可以從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角度展開工作,摒棄應試教育觀念下只注重理論知識點傳輸,忽略實踐教育的相關教學觀念,更多地重視課程中的實踐勞動教育,將教、學、做有機地整合起來,進而完成高效備課,這樣課程的全面展開效率便能夠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提升,學生們的勞動教育觀念便也能夠得到相應的發展。對此,教師可以先從深度了解課程內容這一角度出發,并從教學內容中提取出適合滲透勞動教育理論與實踐的內容,進而選取合適的教學方式,完成融合式革新教育。
以人教版六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中的“學會尊重”這一章節課程的相關教學為例,教師在進行這一章節課程的全面展開時,就可以嘗試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在課程中融合勞動教育相關內容。如引導學生們在家中尊重父母的家務勞動成果,不隨地亂扔東西,并積極主動地版主家長完成家務工作等等,在教師根據這部分課程內容對學生展開理論教學后,還可以將課程中的內容一實踐形式作為課后作業布置給學生,讓他們以體驗和敘寫體驗感的方式,切實完成課程內容的相關實踐。在這樣的教學方式下,學生們能夠通過自身的實踐,更多地理解到家長在進行家庭勞動時的不易,從而全面理解課程內容中的“學會尊重”他人勞動成果,并與實踐中樹立起自身的勞動意識。
二、充分利用教學資源,營造良好課程教學氛圍
在保證教師的觀念得以全面轉變后,教師還可將課內為的教學資源加以整合,利用不同的教學內容、教學素材,營造出更為良好的課程教學氛圍,從而有效提高大家對勞動任務的全面認知,樹立起自身的良好勞動觀。對此,教師就可以將了解校園內部的相關教學資源作為革新課程的切入點,如在教室、圖書館、電子閱覽室等不同環境中,找到相應的紙質、信息化教學資源;帶領同學們在社會實踐中了解勞動的樂趣與意義;組織學生對網絡信息內容中所講述的勞動內容加以評述……這些手段都能夠使課程中的勞動教育內容得到提升,同時能夠保證學生們在這樣的教學氛圍中得到更深層次的學習認知。
例如,教師在進行人教版六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中“地球——我們的家園”這一章節內容時,就可以利用“生態保護”這一主題,先于課程中以多媒體信息的手段對學生展開理論教學,使其了解勞動對生態環境所能夠起到的積極意義,之后再帶領大家到校園附近的山上,進行部分“撿垃圾”“學習修剪草坪”等實踐活動。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僅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能夠得到相應的提升,整體課程的積極學習氛圍能夠得以塑造,他們通過自身的實踐,也能夠更好地理解教學課程中的內容,更深刻地體會到自身對保護“家園”的意義,這對促進其本身的全面綜合發展而言,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三、豐富課程教學方法,有效滲透勞動教育觀念
除了上述兩點教學革新手段之外,教師還可以嘗試利用豐富課程教學展開方法的形式,將勞動教育觀滲透到課程開展的過程中。豐富的課程教學方式相較于傳統、單一的教學手段而言更容易調動起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并能夠使本身較為枯燥的道德法治理論知識變得生動、有趣,而在這樣相對輕松的教學環境之中,教師再嘗試將勞動教育的內容滲透其中,所得到的相應教學效率便能夠得到相應的有效提高。對此,教師可以嘗試利用多媒體教學法,與學生們的日常生活相結合,將道德法治知識以及勞動意識觀念展現出來;利用情境教學形式,通過學生們在課堂模擬情境之中,體會教學內容背后的深意以及勞動的重要性;利用問題互動教學法,拉近師生之間的友好關系,并以課程中的問題形式作為切入點,引導學生在學習、實踐過程中,掌握良好的學習觀念等等。
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師要想切實在小學道德與法治的相關教學課程中,滲透與勞動教育相關的內容,就要從轉變自身教學觀念,重視課程中的勞動教育要素;充分利用新形勢下的教學資源,營造出良好的課程教學氛圍;創新并豐富當前課程開展的教學方式,有效滲透勞動教育觀念這三個角度出發。通過這樣的課程全面革新,學生們便能夠在既定的教學課程中,既學習到道德法治相關知識,又樹立起自身良好的勞動意識觀念,這對其本身的綜合能力發展存在著一定程度上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柳萌學.生活教育理論視域下小學勞動教育落地路徑探析[J].焦作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20,36(04):42-47.
[2]曹林行.小學階段開展勞動教育的途徑探索[J].開封文化藝術職業學院學報,2020,40(12):205-206.
[3]徐靜.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中勞動教育有效性之探析[J].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20,36(02):33-39.
[4]吳衛君.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生活化教學法的應用[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02):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