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夢薇
摘 要:小學階段的學習對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生活有著深遠的影響,尤其是識字教學,對學生學習語文這門學科甚至是其他學科都起到了重要作用,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對于小學語文的識字課堂教學過程來講,趣味識字法可以達到激活小學生識字學習思維、調動小學生對識字教學課堂的參與熱情、提升識字教學效率等重要作用。小學生天生對趣味游戲沒有抵抗力,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將趣味識字法融入到識字教學課堂中,可以有效降低學生識字難度,提高識字教學效率。
關鍵詞:趣味識字法;小學語文;應用策略
對于小學生來說,良好的識字習慣和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的養成非常重要,只有在小學階段就讓學生們樹立起這樣的學習觀念,才能夠使學生在識字的過程中更有主動性和學習興趣。趣味識字法的本質體現在語文教師結合趣味性的途徑手段來指導小學生認識生字結構以及生字用法,為小學生創造有趣的語文識字教學氛圍。與原有枯燥的語文識字教學課堂相比,建立在趣味識字法前提下的語文識字課堂更加有益于吸引小學生,降低識字難度,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中進行識字學習。
一、趣味識字教學法應用于小學語文教學的作用
(一)有助于激發學生識字興趣
對于小學生來說,參于自己感興趣的事物是一件快樂且充滿動力的事情,小學語文教師要充分抓住這一特點,把學生感興趣的事物融入到識字教學法中,趣味識字法的關鍵價值就是激發識字學習興趣,啟發小學生感受到文識字課的魅力。小學生在有趣與生動的語文識字課上,不會感到無趣與厭煩,而是集中精力的去自主思考識字教學要點。由此可見,激發識字學習興趣構成了趣味識字法的核心價值作用,語文教師對于趣味識字方法應當引發重視。
(二)有利于提升學生語文素養
識字教學是學生整個學習生涯的基礎教學,只有學生的識字能力有所提高時,學生才能夠更加高效地學習其他的知識。當學生識字能力得到提高時,學生就可以對一些文章進行深入的了解,通過閱讀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除此之外,趣味識字教學還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對漢字的認識,并且通過學習了解到漢字的深層含義,提高學生的個人修養。
二、趣味識字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合理應用游戲教學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合理應用游戲教學可以幫助小學生消除沉重的學習壓力,融洽學習氛圍,讓小學生感到發自內心的愉快輕松。識字學習過程對于很多小學生而言都是難度較大的,中國的漢字數量龐大,歷史悠久,由于小學生年紀較小,漢字的書寫與認讀甚至其含義很難在短時間內完全掌握。語文教師若能在識字教學中正確運用立體化的生動教學展示場景,那么小學生就會形成直觀與生動的識字學習印象,因此游戲化手段有益于識字課堂的整體難度降低。例如在學習《小壁虎找尾巴》這一課時,語文教師可以要求全班小學生分角色扮演課文中的各種動物形象,進而引導小學生對課文內容和文章中所學到的新的生字留下深刻的印象。小學生在自主參與游戲表演環節的過程中,會感到語文識字課游戲互動環節非常的有趣,并且能夠做到準確理解語文生字的基本含義和用法,提高識字教學效率。
(二)結合生活情境體驗識字教學
識字教學內容本身來自于真實生活,教師應鼓勵學生將識字學習貫徹到日常生活中,善于觀察身邊的公益廣告標語、商業公司標牌或產品介紹說明上的漢字,并將其作為學習漢字的重要資源。這樣,小學生對于識字教學內容將會感到非常親切,從而實現了鍛煉小學生自主探索能力的目的。語文教師在語文識字課上應當善于引導小學生展開自由聯想,激活小學生的生活化思維,啟發小學生將目前所學的語文生字正確運用于實踐生活領域。游戲化方式可以將識字課堂的生動背景展現給小學生,達到了激活小學生識字學習思維的效果。
(三)教師要起到良好的引導作用
小學生正處于學習能力、思維能力、認知水平等啟蒙和初步發展的階段,他們天性活潑,學習的專注度和自律度都不夠高,因此教師的引導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教師應結合小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提供一些具有針對性、引導性的幫助和建議。首先,教師可以結合課程標準及大部分學生的識字情況,為學生挑選出一批科學、適當的識字教材,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提高識字能力;其次,教師應引導學生進行大量豐富的課外閱讀,教會學生如何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習漢字知識,認識到更多新的漢字。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趣味識字教學法可以滿足小學生的內心情感需求,促進語文識字課堂的綜合實踐效果優化。在語文識字教學課堂實踐中,教師有必要合理設計識字課堂游戲,緊密結合生活情境體驗,還要起到良好的引導作用,為小學生創造愉快輕松的識字課堂環境。
參考文獻:
[1]袁云麗.利用生活巧識字,營造教學趣課堂——小學語文低段生活趣味識字教學策略研究[J].華夏教師,2020(13):51-52.
[2]李進文.基于游戲的小學語文趣味識字教學探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04):265.
[3]李玉芳.談如何踐行趣味識字教學、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J].才智,2019(2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