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九峰
摘 要:《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對職業教育教材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職業教育教材開發應該圍繞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展開。本文以中職數控銑削編程與操作新型活頁式教材開發為例,闡述產教融合背景下新型活頁式教材的開發路徑,以及對于新型活頁式教材開發的幾點思考,以期為其他中職課程新型活頁式教材開發提供借鑒。
關鍵詞:產教融合 中職 教材開發 新型活頁式教材
課 題:本文為泰州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重點立項課題——產教融合背景下中職數控專業課程開發研究(項目編號:tzghzd2020-027)階段性研究成果。
筆者所在學校中職數控專業自2017年開始實施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經過不斷探索,形成了一條新型活頁式教材開發路徑。
一、中職專業課教材現狀
經過調研分析,筆者發現中職學校部分專業課教材存在以下問題。
一是教材內容不能及時更新、不能將企業生產實際中的最新工藝知識、最新技術方法、最新生產設備等吸收進教材,造成教材與最新職業崗位標準脫節,與生產實際不相符。
二是教材表現形式不豐富。大部分教材還是以傳統的文字和圖片為主,缺乏生動的動態化展示。
三是教材選用隨機性大,選用過程不太規范。與基礎課教材選用不同,部分專業課教材的選用沒有統一的要求,脫離中職人才培養實際。
二、新型活頁式教材開發思路
(一)新型活頁式教材的內涵
新型活頁式教材是教師教學用的教材,更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學材,兼具了教材和學材的雙重屬性。教材的設計需要堅持落實職業教育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依托信息技術開發信息化資源并動態更新,及時融入新技術、新工藝、新規范等新內容,以靈活的模塊組合與裝訂形式呈現。
(二)新型活頁式教材的特點
新型活頁式教材基于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進行開發,以典型工作任務作為教學內容,服務于行業企業人才培養需要,同時滿足學習者的職業生涯發展需要。教學過程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進行合理安排,實現理論學習與實踐教學相互融合、學生的學習活動與教師的工作過程相一致、學生的能力培養與就業后的工作崗位需求相統一。與傳統教材相比,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的特點:一是教材功能方面。新型活頁式教材更加突出職業引導作用,讓學習者對未來所從事的職業有所了解,強調職業道德學習,使學習者樹立正確的三觀,養成良好的職業素養。二是教材內容方面。新型活頁式教材以職業能力培養為本位,以實際應用為目的,更加突出教學內容的實用性和實踐性,接軌職業資格標準或行業技術等級標準,滿足企業崗位的需要。
(三)對新型活頁式教材的理解
新型活頁式教材不僅是將教材設計成活頁的形式,其內容與傳統教材相比也有很大變化。一是新型活頁式教材同時具備了“工作活頁”和“教材”的雙重屬性,按照“以學生為中心、學習成果為導向”的思路進行開發設計,具有教學材料和學習資料的雙重功能。二是新型活頁式教材的主要內容來自企業典型工作任務,教師通過學習任務來進行課程教學,在教材中嵌入配套的實際生產信息化教學資源,具有適用性。
三、新型活頁式教材設計思路及體系框架
(一)新型活頁式教材總體開發思路
新型活頁式教材的開發原則以學生為中心,以培養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為目標,以典型工作任務為載體,采用學習領域課程開發模式,采用行動導向的教學組織方式,實現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融通合一、能力培養與工作崗位對接合一、實習實訓與頂崗合一。
(二)新型活頁式教材開發策略
1.校企深度合作,組建雙師編寫團隊
中職數控銑削編程與操作活頁式教材內容要包括企業的先進生產技術、產品加工工藝和設備標準操作規程。教材編寫團隊包括具有一定企業經歷的教師和來自企業一線的數控技術人員。企業的數控技術人員熟悉數控銑工藝流程和數控技術人員的從業要求。同時,教師經常到企業進行技術交流和實踐鍛煉,企業技術人員受聘擔任學校課程指導教師,實現校企雙師的互融互通,確保教材內容與企業生產實際保持同步。
2.調研分析職業能力,修訂課程標準
教材開發團隊到數控行業企業進行充分調研,具體分析數控銑從業人員的實際工作內容和工作任務,總結歸納該工種應具備的職業能力,同時對接職業標準,結合實際,確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與課程要求,再結合人才培養方案,修訂課程標準。
3.遴選典型工作案例,確定工作任務
教材編寫團隊與企業優秀員工、車間主任、班組長等技術骨干共同提煉數控銑工典型工作案例,建立工作案例庫;結合課程標準,在工作案例庫中遴選出能提高學生知識水平、能力、素質要求的典型工作案例;再邀請企業專家、同行、生產一線技術骨干等進行商討論證,最終確定13個基于崗位典型工作任務的學習情境。
中職數控銑削編程與操作課程包含5個項目13個學習情境。其中,項目一是數控銑床的基本操作,學習情境為數控銑床的基本操作、數控銑床的維護與保養、三刀具的選用與工件的裝夾;項目二是平面和二維軌跡的加工,學習情境為對刀操作和平面的銑削加工、臺燈模型的加工;項目三是外輪廓加工,學習情境為矩形外輪廓加工、帶倒角的長方形輪廓加工、復雜輪廓加工;項目四是孔的加工,學習情境為鉆、擴、锪孔加工,鉸、鏜孔加工,螺紋孔加工;項目五是型腔加工,學習情境為開放型腔加工、封閉型腔加工。
4.根據學科特點,構建新型活頁式教材框架
根據中職學生的特點,結合工作內容,創設真實的數控銑從業人員的工作場景,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通過典型工作任務的學習,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建構數控專業知識體系,掌握數控銑削專業技能,學會工作方法和學習方法,學會團隊協作,具有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風,培養良好的質量意識、環保意識。
教材框架設計為兩個部分,包括導言部分和學習任務活頁部分。導言部分包括典型工作任務的描述、學習目標與學習內容、教學形式與教學方法、學習情境設計、學習評價等方面的介紹;學習任務活頁部分包括學習情境描述、學習目標、任務書、任務分組、獲取信息、工作計劃、進行決策、評價反饋等,這部分是活頁式教材的主體內容。
四、數控銑削編程與操作新型活頁式教材開發簡述
(一)明確教材的定位
數控銑削編程與操作課程教學任務是讓學生了解數控銑床,具備合理選用數控機床和夾具、刀具的能力,能正確編制數控銑削加工程序,熟練使用數控銑床進行工件的加工生產,學會分析典型工件的數控加工工藝,培養學生分析、解決生產中實際問題的初步能力,具有維護和使用好機床的能力,最終具有數控銑中級工的知識和技能。教材設計中突出學生崗位職業能力的培養,從零件工藝分析、編制加工程序出發,以訓練職業技能為落腳點,以項目教學為主線,實施課程培養方案,實現培養目標。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能夠取得銑工(數控銑工方向)中級工證書或者對應的其他證書。
(二)科學整合教材內容
教材編寫以工作任務為主線串聯起整個知識體系,以典型工作任務為載體設計教學活動,整合教學內容,充分體現了“學生為主體、教師(師傅)為主導”的課程改革精神。
(三)合理融入思政元素
圍繞“智造中國”這條主線,充分挖掘課程思政元素,在教材建設過程中有機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工匠精神、質量意識、環保精神、文化自信等要素,并通過文字、視頻等方式展現出來,增強學生的專業認同感和職業榮譽感。
(四)構建信息化教學資源
教材編寫組根據教材內容,充分發揮二維碼在活頁式教材開發中的作用,有效解決數控銑削教學中普遍存在的表述不清、講解困難等問題,通過掃描教材中的二維碼,學生可以獲取相應的資源,可以觀看教師或師傅錄制的微課,可以通過網絡教學平臺進行自主學習,學習過程更加直觀高效。
(五)活頁式教材內容展示
現以學習情境“臺燈模型的加工”為例展現活頁式教材內容。一是學習目標: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讓學生學會操作數控銑床,學會正確選擇刀具和切削用量,能夠正確填寫零件加工工藝卡片,能夠正確編寫加工程序,學會加工簡單的二維軌跡的零件,掌握機床保養的知識和方法,了解并執行6S目標管理標準。二是任務書:要求學生按照企業的訂單要求,在4個工作日內完成產品的加工。三是任務分組:將全班36名學生分為6個工作小組、安排一名指導老師(師傅),每組安排一名組長,統籌安排組員的工作任務,正確填寫生產任務單。四是獲取信息:讓學生根據教材中設計的引導問題,通過查閱資料,獲取毛坯的材質、切削加工性能、熱處理知識、工件坐標系與機床坐標系的關系,建立坐標系的方法,立銑刀和鍵槽銑刀的區別及加工場合等知識。五是工作計劃:分析工作任務,正確選擇加工刀具,填寫刀具表。六是進行決策:分組討論該零件的加工方法,合理擬定加工路線,正確填寫數控加工工序表。七是工作實施:學習6S內容,學會正確操作數控銑床,學會開機和對刀方法,完成零件的加工,進行檢測,填寫檢測表,分析廢品產生的原因及預防方法。八是評價反饋:各組展示作品,介紹任務完成的過程,并進行自評、學生互評、教師(師傅)評價等工作。
五、小結
當前,職業教育改革正在深入推進,作為“三教”改革的關鍵元素,教材建設引領著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方向。學校在新型活頁式教材開發過程中,要以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為基礎,結合學校實際,將行業企業生產實際融合到教材中,并在教學過程中加以改進和應用,這樣才能培養出企業真正需要的技術技能人才。
(作者單位:江蘇省泰興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