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婷
摘要:遵照新課程標準指導,在美術教學實施過程中,要充分挖掘多元化因素,以學生為主體結合課堂文化創設教學環節,以達到啟迪學生藝術創造意識,提高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夠獲得愉快的審美體驗。因此,本文將對小學美術課堂文化創設的策略以及其人文素養對學生的影響這一主題展開探討。
【關鍵詞】小學美術;課堂文化;人文素養
一、結合課堂文化,引導學生深度學習
一個人所處的環境會影響到個人的發展和進步,而學生因為年齡尚小,特別容易受到周圍情況的影響。因此,為推動學生德智體美勞全方位發展,結合課堂文化,學校和教師要重視課堂文化對學生發展的重要性,改善自己的教學方式,為學生打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結合課堂文化教學模式下的目標引學,主要包括“課前展示”環節,教師可以在課前的三分鐘,為學生播放一段美術小常識、小故事,結合課堂文化,讓學生在課前時間加強學習興趣,從而在后續的學習中深度學習。另外,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在課前復習上一階段的學習內容,采用趣味的視頻導入,讓學生鞏固舊知識,充分進行復習回顧。目標引學階段,是學生課堂學習的起始階段。
例如,在小學美術教學《點的集合》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在目標引學階段采用人文素養引導教學,借助經典的美術作品,欣賞“點彩派”的繪畫典型特征,從審美上熏陶學生,以激發學生的審美情感,進而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首先,教師引導學生了解本節課的學習目標,讓學生對知識內容有一個初步的印象。隨后,教師可以向學生播放一段奧運會射擊片段,片段中的中國運動員舉起射擊槍直擊靶心,學生也將注意力充分調動起來,投入到學習之中,并在目標引學期間為學生運用人文素養拓展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在此期間建立學習興趣,合理利用點的組合規律、疏密變化,使畫面呈現和諧的色彩。
二、結合課堂文化,引導學生活用美術思維
在小學階段,學生還不具備著一定的知識儲備,主觀能動性也還沒有得到有效提升,所以在實際教育中,教師應當在學生的年齡基礎上,從學生的思維角度出發,優化結合美術多元化教學模式豐富美術教學內容,高效培養學生的繪畫能力,促進學生高效學習。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要在結合課堂文化的活用,在課堂上要確立主導意識,通過多元化教學模式課堂的引導指導,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在教學期間,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問題展開針對性的分析,從問題中探尋真正的答案。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注意做好人文素養的培養和趣味化教學情境的創設,全面啟發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其中,教師需要利用多媒體設備展開形象化的教學,積極組織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探索創作思路,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
例如,在小學美術《記錄色彩》這部分內容的繪畫教學中,教師要利用人文素養培養豐富課堂教學,為學生講解概括色彩的主調,為學生營造出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在結合課堂文化開展教學時,教師可以提出幾個問題:結合夕陽西下的美景和晨霧的景色,給了大家一種怎么樣的色彩體驗?隨后,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交流的形式,對教學內容展開分析和探討,進而啟發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參與到問題討論之中。在教學中,教師通過課堂文化的活用引導學生通過課堂的討論,對豐富的色彩內容進行剖析。對此,教師要充分利用人文素養的教學元素,積極尋找人文素養的教學契機展開提問,引導學生積極主動進行自主學習,更好鍛煉自身的思考能力。
三、結合課堂文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現階段的美術教學過程當中,教學難點在于:學生對于人文素養的認識并不充分,會導致學生對于美術創作學習缺乏興趣,降低藝術課堂的教學質量。教師的專業教學能力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全面優化小學美術課程教學,教師要結合課堂文化,設置小組合作的活動,對每一名成員進行定位,促使他們充分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在小學的美術教學過程當中,教學的重點在于:教師通過人文素養的培養,運用多種美術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對于美術學習的興趣。課堂文化的實踐應用,有利于教師更快捷,便利的講解美術要素的組成,幫助學生感悟美術創作的魅力,吸引更多的學生自主地融入到美術創作的實踐學習之中,培養學生的美術素養。小學美術教師需要在第一時間對學生進行教學評價,并對學生的作品進行評分。在教學期間,教師可以集合人文素養培養展開評價,教師在結合課堂文化進行教學期間,要注重開展綜合評價活動,并利用學生美術思維培養進行綜合評價。
例如,在美術課堂文化的氛圍之下,教師可以豐富審美教育內容,提高審美教育質量,高效開展審美教育。在多個審美教育要素之間建立多樣化的培養學生審美能力形式,拓展美術審美教育形式。教師可以利用物質資源,輔助進行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雕與刻的樂趣》這部分內容教學過程中可以讓學生邊聽課邊操作,在保證學生安全的情況下,給學生多一些動手實踐的機會,讓他們可以參與到整個雕刻過程之中,這要比干巴巴地聽教師講解所收獲的知識多,效果也會更好。教師在上初中美工課時,可以先將所需的材料:橡皮泥;小刻刀和雕刻物品準備好,然后向學生展示幾個蝴蝶、毛毛蟲的作品,激發學生的學習雕刻的興趣。教師可以一步步結合語言的魅力教學生,讓學生邊聽課邊進行操作,這樣可以提升學生的課堂參加度和動手才能,使學生學會更多本事,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通過課堂實踐氛圍與美術課堂的結合,可以豐富學生的課堂學習,鍛煉學生動手能力和同學之間的協作能力,豐富學習生活。
結束語:
美術教學課堂對于一個人的影響是不可磨滅的,因此,小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之中要摒棄傳統陳腐的教學觀念,結合課堂文化的魅力積極創設美術高效課堂,給學生提供良好的人文素養學習課堂,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為學生學習知識和才能打好底子,以此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常亞恒. 構建基于人文素養的小學美術課堂文化[J]. 教學與管理, 2021(24):3.
[2]李影. 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策略探析[J]. 新智慧, 2021(9):2.
[3]王娟. 如何將人文素養滲透到小學美術課堂[J]. 美術教育研究, 2018(20):1.
蔣烈珊. 關于小學美術教學的探索研究[J]. 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文摘版)教育, 2016(7):00166-0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