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惠丹
摘? 要? 顛球是指用腳接觸正在空中運動的足球,改變足球的運動趨勢的技術。在進行比賽過程之中,合理使用顛球能夠增加傳球和進攻的效率。而在目前體育教學過程中,具體使用探究式足球互動體育教學則認為通過活動模擬出一個個體學生活動場景,引導該場景學生獨立進行思考和主動學習,以激發一個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一個個體學生獨立自主地進入個體空間進行自主獨立思考和集體自主活動學習,以不斷開發他們的思維。本文運用多種研究方法,分析和研究初中生足球顛球教學課程的探究式教學方法。通過對探究式教學在初中生的顛球課程之中的應用研究得出了探究式教學方式與傳統教學方法的優缺點。本文發現,探究式教學的優點在于學生有更多的思考空間和更多的自由支配時間,能夠不斷養成學生獨立思考和自主學習的能力。但是由于初中生缺乏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自主思考能力,在進行探究式教學過程之中不確定因素會很多,并且學習的效率和速度不高。傳統的教學方式的缺點為學生自主學習和思考的空間較少,而且形式較為單一,缺乏創新性。經過分析發現總體上探究式教學能夠更好地提升學生的顛球的訓練效率,學生能力的提升較快。
關鍵詞? 探究式教學法? 初中足球? 顛球教學
中圖分類號:G843? ?文獻標識:A?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2)02-070-02
一、前言
顛球的學習是學生學好足球基本技術的一個重要階段,也是學生熟練球性的重要體現。顛球是足球的首要基本功,練好顛球技巧對踢足球有很大的幫助。教練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從易到難,循序漸進地展開教學,通過顛球技巧的教學來激發出學生對足球的興趣。研究探究式教學方式在顛球訓練課程之中的應用能夠有效提升中學生的足球訓練質量,對于提升我國足球水平也有很大的意義。
二、研究的對象與方法
1.研究對象。本文以探究式教學法在初中足球課顛球教學中的應用為研究對象。
2.研究方法。文獻資料法、實驗法、數理統計法、邏輯分析法。
三、研究內容
(一)探究式教學法構建
1.探究式教學法理論依據。探究式教學方法具有很強的教學自主性、獨立性和自主發散性,能夠有效提升廣大學生的綜合自主發散學習實踐能力,培養廣大學生的自主發散意識思維。通過探究式教學培養出的學生具有很強的創新型,能夠有效解決問題。在進入初中教育階段促使學生的整體思維表達方式和理論學習實踐能力不斷得到提升,對自我的理性認識不斷加強,自控能力也在不斷的提高。初中生正處于一個快速心理發育的成長階段,此時采用探究式教學能夠極大幫助學生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以及自身的學習效率。
通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夠充分開發自己的自主想象力和自主創造力,在學生遇到自己無法動手解決的實際問題時,與其他同學一起互相合作、交流,加深了廣大學生的自主交流性和合作探究能力,也為促進學生自主思維的進一步深化拓展理解提供了一個平臺。通過與其他同學的合作反思可以解決自身存在的問題,優化自身思維,從而到達學習的目的。同時在我們進行課堂教學工作結束的階段時候每個教師還是需要對每個學生的課堂學習工作情況能夠做出一個總結,不僅僅要是誰都能做得好,而且他還要能夠指出我們訓練之中的一些問題,使得我們學生在能夠認識和看到自己的一些優點的同時,還要能夠看到自己訓練過程中的一些不足,努力幫助解決這些問題,使得我們課堂教學的工作效率和教學質量得以提升。
2.探究式教學法的教學流程。第一階段,基礎教學階段。由教師監督學生完成規定時間內的訓練,足球顛球的訓練分為單人、雙人、多人訓練。單人訓練其實就是個體自行訓練,學生因為具有興趣和積極性進行自主的訓練,思考進行顛球的關鍵點。單人訓練時一般是自己模擬足球在空中的狀態,一般情況下就是將球拋起,根據技術要點進行顛球;雙人訓練則是學生距離3米左右,對立而站,發球后雙方用頭頂的方式互相傳球;多人訓練由3人或3人以上組成,學生站成一個圓圈,距離2米左右,傳球方式與雙人訓練相同。
第二階段,提高教學階段。在學生掌握的顛球的基礎訓練后,可通過實踐的方式加強學生的技術水平,使學生可以在比賽中更好地運用顛球技術。這一階段,主要通過友誼賽的方式,加強學生對顛球技術的實際運用能力,學生通過快節奏的比賽,更好地領會足球顛球技術。
第三階段,鞏固教學階段。這一階段的教學方式較為靈活,以教代訓、以訓代練等都是非常適合探究式教學法的訓練內容。學生這一階段可以自主組織比賽或者擔任裁判,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同學顛球技術的優勢與不足,從而反省自身,進一步完善自身的顛球技術。
3.探究式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法的比較分析。兩種教學方式都有優點和不足,雖然課堂的中心都是教師,但是探究式教學中學生的自主性更大,帶動學生主動思考的能力遠大于傳統的教育方式,不斷的提升學生的自主性和積極性。在不斷的模擬場景之中,逐漸形成了教師提出問題,學生主動解決問題的良性循環。而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之中,思維得到了開拓,學習效率不斷提高。但由于初中生年齡小,能力有限,因此在實施探究式教學法時需要老師的引導,這就決定了在初中實施探究式教學法只能通過小班制進行,而小班制的教學模式,需要更多的時間和資金,相比傳統教學方式導師為主導的教學,探究式教學過程中的不確定因素較多,但傳統教學法也有形式單一、刻板,缺少創新等弊端。
(二)實驗結果分析
實驗后實驗組學生顛球技術比對照組成績更優,這說明,相比傳統教學法,探究式教學法對初中生掌握顛球技術有更積極的影響,學生成績提高幅度更大,學習效率更高。初中生的知識年齡大小決定了其在參與學習相關知識時,主動性相對較差,缺少邏輯歸納和對知識的掌握能力,但對相關知識的實際學習活動興趣相對較高,強烈的知識好奇心又會使得當代初中生們更加愿意積極去學習接觸新鮮的外界事物,而探究式足球教學法十分符合當代初中生的不同年齡發展特點,能夠有效滿足初中學生對知識學習的強烈渴望,激發初中學生的知識學習活動興趣,使得讓學生更加主動的直接參與學習知識學習之中。探究式教學法的一個核心意義是在于培養能使學生主動參與探究的學習意識,學生一旦有了這樣的探究意識,在日后對的知識學習中就一定會積極的主動去參與學習、去思考。
四、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初中生各項生理指標都是處在快速提升的階段,所以具有很好的可塑性,更加容易接受新型的教育方式。而新式體育教學方式同樣能夠有效提升在校學生的教育學習生活質量。探究式體育教學方式同樣能夠有效增強在校學生的教育學習工作積極性和教育學習工作動力,提升在校學生的教育學習工作效率。實驗組探究式教學法進行設計,將教學分為基礎、提高和鞏固三個階段,通過三個階段的教學,充分發揮探究式教學法的效用。兩種教學方式都具有自身的優勢,同時擁有著一定的不足。探究式課堂教學方式不僅能夠有效培養廣大學生的獨立自主主動學習和獨立思考思維能力,激發廣大學生的自主學習活動積極性和學習動力。但是該種學習方式門檻較高,在實行初期效果不明顯,且執行較為困難。傳統教學方式易于實現和執行,但是過于刻板,學習效率不高,創新性不夠。相比傳統教學法,探究式教學法對初中生掌握顛球技術有更積極的影響,學生成績提高幅度更大,學習效率更高。
(二)建議
探究式教學法在足球顛球教學中的應用仍依賴于傳統教學模式,因而建議教師在運用探究式教學法時應合理分配探究式教學法的使用時間,并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實時記錄,及時改進教學中存在的不足。雖然傳統教學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初中生顛球技術水平,但教學效率較低,而探究式教學法對提高初中生顛球成績有顯著的作用。因此建議初中足球教師在今后的教學中應合理運用探究式教學法,積極探討提高初中生足球技術水平的有效途徑、方法,完善探究式教學法的應用,促進學生更好發展。
★課題名稱:足球腳背正面顛球對聾啞學生平衡能力的實驗研究,編號:2021Y473。
參考文獻:
[1]楊峰.體育游戲在小學足球訓練中的應用實踐[J].文體用品與科技,2021(24):133-134.
[2]王軍林.探究如何增強小學體育足球運動的趣味性[J].文體用品與科技,2021(24):139-140.
[3]李文元.校園足球訓練模式在農村中學的應用[J].新課程,2021(41):47.
[4]朱國斌.如何用合作學習打造初中體育足球的高效課堂[J].新課程,2021(37):185.
[5]徐圳鋒,廖艷萍,皮佳彬.靈敏與協調性訓練對足球運動員基本技能提升的研究[J].學園,2021,14(24):47-49.
[6]馮峰.探究中學體育教學中訓練足球的原則和要求[J].新課程,2021(33):216.
[7]林朝暉.足球進校園下高中體育課堂構建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1(61):106-108.
[8]王永正.優化初中足球教學質量的有效策略研究[J].天津教育,2021(21):13-14.
[9]戴川江,高紅梅.鑄足球夢想讓幸福永存——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江東實驗小學校園足球工作情況介紹[J].校園足球,2021(07):47-51.
[10]劉佳.足球技術動作教學中如何減少錯誤[J].冰雪體育創新研究,2021(13):73-74.
[11]趙夢麗.“對分課堂”教學模式在足球普修課教學中的實驗研究[D].天津:天津體育學院,2021.
[12]李斌.小場地情景教學法在足球專修課技戰術教學中的實驗研究[D].天津:天津體育學院,2021.
[13]郭西俊.分層合作教學法在體育院校足球普修課中的應用研究[D].天津:天津體育學院,2021.
[14]陸文斌.自媒體在蛟河市實驗高中足球教學應用的實驗研究[D].長春:長春師范大學,2021.
[15]張杰.比賽教學法在小學足球啟蒙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武漢:武漢體育學院,2021.
[16]高壯.性別刻板印象對高校開展女子足球運動的影響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21.
[17]黃其鴻.海南省校園足球特色學校高中足球教學研究[D].??冢汉D蠋煼洞髮W,2021.
[18]景廣鑫.基于分層的任務驅動教學法在高校足球普修課中的實驗研究[D].濟南:山東體育學院,2021.
[19]晏銘.“分層-合作”教學法對非體育專業大學生足球綜合素質及社會適應力的效果研究[D].濟南:山東體育學院,2021.
[20]陳劍.異質分組教學在高校體育專業足球專項課中應用的實驗研究[D].南寧:南寧師范大學,2021.
[21]納蘭宏章.雙側遷移訓練對U10少兒基礎足球技能學習效果的影響[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21.
[22]邢云遷.小足球轉動大教育——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張家產小學校園足球工作情況介紹[J].校園足球,2021(06):58-63.
[23]劉佳慧.翻轉課堂引入上海體育學院足球普修課中的教學實驗研究[D].上海:上海體育學院,2021.
[24]王亞楠.上海市高校足球課程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D].上海:上海體育學院,2021.
[25]周盛斌.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在初中足球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長春:吉林體育學院,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