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瑩
摘? 要? 學生的體育學習情感反映出學生對此學科的熱愛程度與學習時的行為表現,體驗和感受,本文在分析影響學生體育學習情感的因素的基礎下,探究培養學生體育學習情感的有效途徑,旨在為進一步深化培養的學生體育學習情感提出供參考方法。
關鍵詞? 學習情感? 體育學習情感? 培養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2)02-283-02
基礎教育改革綱要中明確規定了三維課程目標:認知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并提出了評價不僅僅是關心學生的學業成績,而是要在學習過程中完善情感的發展。就體育學科而言,體育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不僅僅是為了增強體質,培養運動技能,更應該注重對學生體育學習情感的培養和發展,才能讓學生有持續保持對體育學習的熱情,即使離開學校,步入社會,依然能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讓學生獲益終身。
一、學生體育學習情感
新課程目標中的“情感”不僅僅是指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還包括愛、快樂、審美情趣等豐富的內心體驗。情感是非常重要的非認知因素,對學習過程有驅動,誘導和調節的作用。同時,認知和情感是不可分割的整體,彼此間相互滲透。
學生在體育學習過程中產生的態度和內心體驗即體育學習情感,它充分反映出學生對體育科目的喜愛深淺,以及他們對體育學習過程、對體育學習內容、器材、組織形式,方式方法等產生的體驗和感受等等。新課標中,把樹立學生對體育的情感作為體育與健康的教學目標之一,對學生健康意識,終身的體育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由此可見,培養學生積極的體育學習情感勢在必行。
二、影響學生體育學習情感的因素
(一)教學因素
1.教學方法的選擇。在體育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方法對學生課堂中思維是否活躍,注意力是否集中,有著決定性的影響。教師對技術動作要點精準簡潔并易于朗朗上口的語言總結會提高學生的思維注意力。教師的非語言性行為,如教學的節奏、手勢、表情等情感因素起到指導和強化作用。張弛有度,有側重點的深入淺出的教學手段能促進學生學習情感的發展。
2.教學目標的設置。教學技能目標要基于學生的已有水平,設置踮一踮腳就能夠得著的教學目標,找到學生的最近發展區,針對優等生,中間生和基礎相對薄弱的同學提出不同層次的要求。同時,設置相對應的情感目標,例如在耐久跑中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意志品質,勇于戰勝困難,增強自信,體驗戰勝自我,沖過終點后的自豪感等心理體驗。
3.教學內容設計。教學內容是否吸引學生,是否為學生所接受是影響學生體育學習情感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學內容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教師在安排必學的田徑內容時可結合時下流行的體育游戲如“撕名牌”項目穿插在體育課堂中,擺脫常規一成不變的體育教學模式,讓教學內容更加豐富有趣。擺脫一成不變,按部就班的既定上課模式,時不時給課堂增添一些“新鮮”元素。
(二)教師因素
1.教師對學生情感投入。教師與學生關系融洽促進和諧的教學氛圍,同時也促進學生學習情感的培養。教師對學生真切的情感關懷可以轉化為學生的學習動力,學生更能投入到體育學習和體育鍛煉中來。師生建立深厚感情,學生把對教師的喜愛轉化為對體育的愛,體育運動因為教師的感染力而更具魅力,教師對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是無窮的。
2.教師對課堂教學的情感投入。教師對教學工作認真積極,以飽滿的精神狀態來進行教學,學生也會被教師的情緒所感染,能夠集中注意力,動作反應快,接受能力強。反之,如果教師本身精神狀態差,有氣無力,學生則無精打采,提不起精氣神。教師的情緒對學生的情緒有誘導作用。
(三)學生因素
1.缺乏體育學習興趣。小部分學生天生喜靜不喜動,缺乏參與體育活動興趣,羞于在同學面前做各種體育運動姿勢,心理感覺上覺得局促不安,不大愿意在大庭廣眾面前展示自己的身體語言。
2.體育基礎薄弱。部分出于先天身體較弱或協調性不好等原因,對自己的體育運動能力缺乏信心,害怕同學的“嘲笑”,由于在體育各個項目的學習中都墊底,逐漸喪失體育學習熱情。
(四)師生情感交流
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助于提高體育教學的效果和培養學生積極的體育情感,體育課相對開放的環境給師生營造了更加寬松的氛圍,師生之間有更多的肢體互動,語言互動以及示范,合作配合。教師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的進步與困惑,給予及時表揚與幫助,都能促進師生之間的溝通。
三、培養體育學習情感的途徑
(一)增強學生成功體驗
成功的體驗能讓學生獲得成就感,增強自我肯定。教師應該努力為學生創造成功的機會和條件,要使學生樹立信心,應該充分的信任學生,相信每一個學生都具有潛能。對于學習困難,基礎薄弱的學生教師應該采用降低難度要求,增強趣味性,多強調學生的進步幅度等方法,提出對學生的下一步期望,設置預期可以實現的學習目標,鼓勵學生多進行縱向比較,讓他們體驗到成功的滿足感,享受到運動的樂趣,自然會提升體育學習的熱情。
(二)關心每一個學生,及時反饋
體育老師通常帶的班級比較多,接觸的學生人數較多,通過每周三節課的體育課時間讓體育教師記住每個學生,并對學生情況做到了如指掌有些難度,這就需要教師在課下多下功夫對學生的表現進行記錄。制定評價量表,這樣才能做到關注到每一個學生。教師對學生的充分關注必然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關心,“親其師,信其道”,學生將更加重視自身的體育學習,教師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及時反饋,起到調整和促進作用。
(三)豐富課余體育活動
課上所有的學生基本都是一樣的上課內容,學生很少能有選擇的余地,通過課余體育活動滿足學生的興趣需要,增加一些課堂教學部分不能進行又喜歡的體育項目,如游泳,輪滑等,讓學生組織運動競賽,鼓勵家長和學生一起進行課外體育活動,如郊外騎行、爬山等,促進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
(四)優化教學策略,選擇科學的教學內容和方法
體育教師是開展體育活動的主導力量,也是推動學生體育學習情感的主力軍。應本著以學生為本的教育原則,根據不同的班級,學情,調整教學內容。提高自身對教材的理解和把控,切勿一味照搬參考書。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也應該靈活多變,如體育游戲教學、情境教學、小組教學、分層教學等教育方法,教學相長,促進學生學習情感的過程也是成就自我價值的過程。
(五)激發學生的運動情感
教學中,教師通過優美的動作示范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在教學實踐中,體育教師一定要充分把握學生爭強好勝,樂于展示自我的性格,善于欣賞學生的優點,在展示和示范環節給予學生更多的表揚和鼓勵,激發學生體育課堂的自信心。在小組團隊合作中,讓每一個隊員能找到合適自己的角色,增加參與感與歸屬感。
四、結語
深入貫徹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通過各種教育方法和手段,保持學生的運動興趣,提高體育認知水平,形成正確的體育態度。心理學表明,人的能力受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響。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充分培養體育學習情感這一非智力因素,讓學生充分發揮自我潛能,在體育學習中能夠大放異彩,為健康人生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任慧瑩,韓繼瑩.培養學生體育情感研究[J].邊疆經濟與文化,2005(02):113-115.
[2]王松梅.淺論初中體育教學中學生情感態度的培養[J].學校體育學,2014(32):51.
[3]候斌.情感教育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體育大視野,2017(21):235-236.
[4]姜永全.談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學生情感品質的培養[J].學周刊,2020(21):145-146.
[5]齊鵬飛.體育課情感教育淺析[J].高考,2014(12):156.
[6]王志勇.略論體育教學中的情感教學[J].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04):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