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瀟予
摘要:音樂課程的學習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shù)氣質(zhì),同時大多數(shù)人對音樂都會有與生俱來的親切感,音樂無國界也是由此而來。小學生處于活潑好動的年紀,他們熱愛世界,更加樂于探索世界,而音樂便是帶領他們更好的認識世界的引路者,在音樂的學習中,學生可以得到美育教育,樹立起正確的審美觀,學會欣賞,學會表達,學會創(chuàng)造。但是在目前的小學低段音樂教學中,學生常常出現(xiàn)音準問題,這對學生學習音樂產(chǎn)生了重要的影響。本文就小學低段學生音準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和小學低段學生音準訓練的有效路徑進行深入分析,希望可以幫助教師樹立起正確的音準教學意識,提升小學低段音樂課堂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小學低段;音樂教學;音準問題
引言:音準問題的出現(xiàn)說明目前的小學低段音樂教學存在著許多問題,教師及學生也沒有充分意識到音準教學的重要性,這就要求教師盡早糾正學生的音準問題,為學生今后的音樂學習奠定下良好的基礎。
一、小學低段學生音準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
1.學生音樂素質(zhì)基礎薄弱
音樂課程的學習好壞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的學習環(huán)境好壞,在很大一部分農(nóng)村學校或偏遠山區(qū)學習,學生接觸到音樂教育的時間短,音樂教學資源匱乏,教師的專業(yè)能力不夠等等眾多因素都會導致學生的音樂素質(zhì)基礎薄弱,這也是目前小學低段學生音準問題產(chǎn)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很多基礎薄弱的學生在正式接觸音樂教育后才發(fā)現(xiàn),自己對于音階、音高等音準基礎知識的認識十分不足,音樂學習也比較困難。
2.教師缺乏音準教學意識
目前小學低段音樂教學中,很多教師都比較注重學生的學習習慣以及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從而忽視了正確學習方法引導的重要性,這也是導致低段學生產(chǎn)生音準問題的重要原因。另外專業(yè)教師的教學重點也常常局限于音樂節(jié)奏感的掌握上,這種教學思路同樣缺乏了音準教學意識,不利于學生正確培養(yǎng)音準學習意識。
3.音準教學方法偏離實際
隨著教育方式的不斷改革,很多教師也意識到了小學低段學生音準問題對于音樂學習的重要性,因此也會在日常的音樂教學中著重突出音準教學,但是其采取的音準教學方式往往偏離實際,例如采用樂器伴奏,讓學生跟唱的形式來矯正學生的音準,這種教學方式其實是治標不治本的,只能解決學生當下的單個音節(jié)的音準問題,卻不能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音樂能力,自身沒有建立起正確的音樂結(jié)構(gòu)及感知,在遇到新的音樂知識時,依舊會出現(xiàn)原有的音準問題。
二、小學低段學生音準訓練的有效路徑
1.準確范唱,引導學生直觀感受
對于小學低段學生的音準訓練而言,最直觀有效的方式就是教師的準確范唱,讓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到正確音準的表達方式,在耳濡目染的音樂氛圍中學習音準,掌握音準。我們不能低估小學低段學生的學習能力、記憶力以及模仿能力,他們這個階段如同一張白紙,正是學習全新知識的黃金時期,因此教師的范唱以及即興伴奏是非常重要的。例如教師在每次音樂課程正式開始前,都可以進行正確的范唱,在準確演繹歌曲的同時,表現(xiàn)出該曲目包含的情感,讓學生更好的領會合區(qū)的內(nèi)涵。同時,教師也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尋找更適合小學生學習的教學資源,來開闊學生的眼界,強化學生對于音樂中音準的感悟。
2.建立起學生的音階意識
在意識到小學低段學生音準訓練的重要性時,教師就應該要積極探索各種有效的學習路徑來引導學生解決音準問題,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幫助學生建立起正確的音階意識。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巧妙借助柯爾文手勢,來幫助學生區(qū)分不用的音高,這種方式是幫助學生準確訓練音階同時訓練不同音高的重要手段。例如:在學習《閃爍的小星星》這一課程時,教師就可以利用手勢進行輔助,引出學生對于“do re mi fa sol la”這幾個音的聽辨,同時帶領學生進行跟唱練習。教師需要利用手勢帶領學生進行反復的訓練,最后引導學生在寂靜的環(huán)境中進行跟隨手勢進行練唱,由此才能使學生更加實習手勢教學方式,培養(yǎng)出正確區(qū)分高低音的能力,從而找準音準。另外,教師也需要引導學生學會正確使用手勢來表達,教師可以在彈奏出旋律后,讓學生跟著做出手勢的同時唱出音名,如果反復的雙向練習才能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對于旋律的感知。
3.模唱、呼吸結(jié)合訓練
模唱是小學低段學生進行音樂學習最重要的學習方式,一般教師教給學生的模唱聯(lián)系氛圍模仿訓練以及構(gòu)唱訓練兩種。而在音準問題的改變方式中我們會更加傾向于構(gòu)唱訓練,不同于“治標不治本”的模仿訓練,構(gòu)唱訓練是指教師出一個音,學生進行辨認,以第一個音位基礎來進行高音、低音的辨認,從而訓練出學生對于音準的把握度,這種方式能在更大程度上培養(yǎng)學生的音準意識,被廣泛運用在欣賞、歌唱甚至是創(chuàng)作教學中。另外,在不斷訓練的過程中,教師還應該要注意學生對于呼吸的訓練,音準的訓練是建立在氣息基礎上的,引導學生學會正確的呼吸方式,控制好自己的氣息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音準。
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低段學生的音樂教學不能僅僅停留在音樂興趣的培養(yǎng)上,小學生的年紀雖小,但是他們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學習能力,擁有直觀的音樂感知能力,在這個時候給學生灌輸更多正確的音樂基礎知識也是十分重要的,音準的良好把握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開闊音樂視野,增強學生對于音樂的初體驗,讓他們在音樂的學習中感受到更多的樂趣。
參考文獻:
[1]劉海穎.關于小學音樂教學中音準訓練策略的研究[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2,(02):113-114.
[2]張曉波.小學音樂合唱教學中音準的培養(yǎng)途徑[J].智力,2021,(24):26-27.
[3]梁春蘭.新體系教學法在小學低段音樂課程中音準訓練的研究[J].學周刊,2021,(23):169-170.
[4]張長弓.重視音準訓練 提升小學音樂合唱教學有效性[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21,(02):110-111.
[5]黃琴春.巧練音準 趣讀樂譜——談小學音樂中音準訓練的有效方法[J].北方音樂,2020,(01):205-206.
[6]叢小丹.如何進行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音準訓練[J].文理導航(下旬),2018,(09):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