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麗翎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小學語文教學在方式和方法上都在尋求改革與創新,學生和教師面臨著更多的問題和挑戰。而寫作作為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語言文字綜合運用水平的集中體現。對于學生寫作水平的培養和提高,小學語文教師也要遵循科學的教學理念和發展思路來進行。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互動情境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2)-12-
1作文互動情境教學的含義
為了保證作文互動情境教學法能發揮應有的作用,教師要加強對作文互動情境教學的認識和了解,從而保障其有序實施。在傳統的作文教學中,教師只管安排題目,學生沒有思路,但為了完成作文任務,只好上網查找范文或者胡亂拼湊,勉強湊夠了字數。這種教學方法不僅限制了學生的思維,還會讓學生對寫作產生抗拒心里,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教師要及時創新和調整教學內容,讓學生將情感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充實作文內容,以更加吸引人閱讀。互動情境教學模式,主要是指教師要和學生進行情感上的交流,讓學生逐漸喜歡上寫作。
2互動情境創設的策略
2.1貼近生活,提高感悟
語文寫作具有充分的現實意義,因此在語文寫作中,一定不能脫離生活素材的學習和運用。教師要充分踐行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的理論,將生活教育論與當下的素質教育進行充分的融合和運用,提高當下小學生對生活的感悟和理解,并將自己身邊經歷的人和事與認知相聯系,將其運用到自己的作文創作中。例如在學習《吃水不忘挖井人》這篇文章時,久遠的歷史對于當下的小學生來說有很大的理解難度,教師為了讓學生真正理解什么叫做“吃水不忘挖井人”,可以充分結合生活中的例子來進行教學。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觀察環衛工人的勞動,采訪環衛工人一天的勞動安排和他們的工作感悟,對于隨地扔垃圾的人,他們有什么想說的;可以主動參與到交通指揮志愿者、社區工作志愿者等活動中去,親自感受來自社會上默默奉獻群體的善意和辛勞,提高對美好生活的感恩之情,繼而提高生活的閱歷。只有這樣,在寫作類似主題的文章時才能夠胸有成竹、下筆有神。
2.2以故事情境,增加學生的社會認知
小學生對于故事有著天生的喜愛,對于自己能夠切身參與其中的故事則更加具有熱情和好奇心,因此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小學生的這個身心特點,將作文素材故事進行角色扮演改編,讓學生能夠設身處地地在生活場景中體悟人物的心理變化、言談舉止,從自己的解讀角度出發去塑造形象、提高認知。比如在學習魯迅先生的《少年閏土》這篇文章時,學生們可能從文章的對話中體會不到魯迅先生想要表達的孩童時期珍貴的友誼。教師可以將那個年代人們的生活資料搭配相關的影視資料進行展示,讓學生們真切地體會到封建社會背景下一個少爺和一個長工的兒子從外表到內在的區別,而在孩童的世界里這些差距都不如珍貴的友誼來得重要,階級的差別也只是成人世界里的事情;進而教師引導學生在讀旁白時,要以成年魯迅的口吻來敘述。寫這篇文章時魯迅已經是一個經歷過中國農村的滿目瘡痍和封建剝削的殘忍荼毒的成年人,與文中兒時魯迅的對話有著截然不同的心境;而文中閏土與魯迅的對話中,也大多是閏土在講,魯迅只是追問“管賊么”“他不咬人嗎”等等。學生在演繹時要注意小孩子特有的天真語氣。而閏土作為一個長工的兒子,同樣具有小孩子純真的特質,講述的時候要注意他“繪聲繪色”“神氣活現”的表現,輔助一定的表情和動作表演形式,豐富人物的血肉。這種表演形式的教學,不僅能夠引導學生主動探尋文章中的情感內涵,學習更深層次的文章解讀。
2.3利用多媒體技術,提高學生的情感體驗
當下的多媒體教學可以結合生動的圖文、影音教學資料和龐大的網絡教學資源給予學生更加靈活、多元化的教學體驗,教師不僅能夠與學生展開更加便利的互動與交流,隨時隨地地為學生推送相關的背景影音資料和文字說明,也能夠根據學生的反饋及時進行教學內容的調整,為學生開展個性化、分層化的教學。例如在開展“祖國在我心中”這一活動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集中播放開國大典珍貴史料、朝鮮戰爭視頻資料、中國原子彈爆炸場面視頻史料、改革開放的提出、香港澳門回歸史料、大洪水大地震中人民子弟兵的身影等等,將新中國從建立到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大事進行一個串聯,結合《我和我的祖國》電影中的一些片段,提高學生的情感體驗。進而讓學生就“觀影”感受設計一個愛國主題的活動,對活動的主旨、流程以及具體的活動細節和內容進行設計,讓學生在統籌和構思中提高自身對家國情懷的理解。這種方式比單純的寫一篇活動感想更加深刻、立體,以逆向思維的方式進行教學,讓學生從被動思考變為主動探究,更加具有寫作教學互動性和主動性。
2.4運用寓教于樂,培養愛國情感
在作文互動情境教學中,教師要創設有趣的教學情境,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目的。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進而主動探索寫作的奧秘。教師可以安排一些輕松的任務,讓學生深入討論和研究作文內容,從而調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可以通過游戲的方式讓學生在腦海中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對寫作內容有清晰的認識;還要選擇符合學生成長規律的內容,讓他們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
2.5重視課外閱讀,積攢寫作源泉
教師也要培養學生課后閱讀整本名著的習慣,將從書本中《少年閏土》的學習擴展到整本《故鄉》的學習,再到《吶喊》文集的閱讀。這種整體的閱讀,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名著的理解,也能夠使學生更好地學習魯迅先生的思想和文筆,提高文學素養。教師可以讓學生在閱讀中注意閱讀感想的記錄,通過電子設備截取名著中需要引用的段落,旁邊注明自己的感想和啟發,并在課堂上與教師和同學們進行分享和交流。教師則可以有針對性地給予引導和思想啟發,提高學生們的感受力和認知程度。
3結語
將互動情境教學法應用在小學寫作教學中,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中,提高學習效率,實現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促進學生的全面可持續發展。不僅如此,將情境互動教學法應用于小學寫作教學,還能使師生關系更和諧,使小學寫作教學充滿人文性和豐富性。
參考文獻
[1]張梅芳.小學高年級語文作文互動情景教學創設探討[J].讀寫算,2021(23)
[2]李志秀.探究互動情境教學方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課外語文,2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