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福輝
摘要:本文通過以小學作文的創新思維能力為主要的研究對象,從作文對思維能力的影響、目前小學生在作文中的思維現狀著手進行分析,從而提出培養小學生作文思維能力的建議。根據現在的相關調查研究發現,小學生在進行作文寫作時所表現出來的思維能力并不樂觀,更是缺乏了許多的創新思維,而且通過查找分析相關文獻資料以及相關學術研究可以了解到,目前小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匱乏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目前教師在進行作文相關教學時,往往容易忽視學生在創新思維能力培養方面的需要,教師所準備的教學方案會對學生的思維產生束縛甚至是扼殺。所以本文就如何培養小學生在作文中的創新思維能力進行簡要分析與建議。
關鍵詞:小學語文;小學作文;創新思維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2)-12-
前言
據目前的調查研究表明小學生的作文相關教學現狀已經與培養創新思維的教育方向背道而馳了?,F在關于小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相關研究學者認為,教育的優良是決定能夠培養出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的至關重要的因素,但學生所接受的教育并不那么理想時有極大的可能會對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造成扼殺。通過對傳統的小學生作文教學研究,不難發現傳統的教學方式很難打開學生的創新思維,而想要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更是難上加難,教師對學生創新思維能力方法的欠缺則是培養小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首要面對的難題。
教師想要培養好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需要做到教學觀念與時俱進,充分掌握課堂教學時間,對相關的教學方案教學方法做出改進,對提高學生創新思維的方法進行積極研究和探索,刺激學生對寫作的熱情,側面激發學生寫作靈感,使學生的作文內容言之有物,內容豐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本文就學生目前所接受的作文教學內容來分析,針對小學生作文教學缺乏可行性的教學方案進行探討與研究,分析我國目前在小學生作文創新思維能力培養的相關問題與現狀,以及提高小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價值與意義,從而發現小學生創新思維的途徑,讓小學生能夠用自己的思維與思考去完成寫作,促進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發展,幫助發展創新性人才的培養。
一、作文對小學生思維能力的影響
目前的課程標準的總體任務目標已經明確要求了是小學作文的教學,也就是“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據日常生活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因此,與原來的教學大綱那樣強調學生作文的規范性、條理性所不同的是,現在的小學作文的標準沒有過多對作文中心進行要求,更多的是對于學生對自己所寫的內容的真情實感的流露,這就打破了傳統作文要求的思維僵化的現狀。新課標還為小學作文劃分了三個層次,還對著三個層次作出了不同的要求,即“寫話”、“習作”和“寫作”,這樣的劃分不但使得學生的作文更具有階段和坡度,同時也使得小學的作文難度大大的降低了,為小學作文教學的優化提出了政策依據,還解放了創新思維發展方面的束縛。雖然小學作文三個層次要求標準不太一樣,但這三個層次都對學生的真情實感的自我流露和表達交流非常重視,要求學生是根據自己感興趣的見聞和事物進行創作的,重點要求了學生豐富的想象思維和表現出來的豐富內容的重要性。正是因為小學課標中對小學作文真情流露自然表述的重視,以及新的課程標準逐漸擺脫了過于標準和規劃的寫作規范和寫作要求,打破了以往的思維固定的局面,有利于創新能力的發展。
二、目前小學生在作文中思維現狀
據相關研究學者表示小學生在作文中確實是缺乏創新思維的能力。這是因為在相關研究中發現他們的作文大部分都是千篇一律、胡編亂造、缺乏真情實感,缺乏流暢、靈活、獨創和精致的特征。這些主要體現在學生思維的集中性和同一性,學生們的作文沒有內容,言之無物,缺乏作文的獨創性,語言不通順,內容跳躍而且并不切合生活實際,胡編亂套過于虛擬,與自身的經歷毫無關系,為了寫作而寫作,而不是出于自己真情實感的真實流露。缺乏創新性思維,情感過于虛假,沒有真實的內容作為骨架支撐作文,充滿了虛偽性,大多數的寫作只是老師要求內容更是為了迎合大眾的觀點,這說明了學生對寫作只是敷衍了事,沒有屬于自己的思維觀念。小學生的寫作資料大部分來源于教材和老師,并不是學生自己真實的生活體驗和經驗感受,具有目的性的寫作會對學生的創作熱情造成很大的打擊,這也是現在學生寫作編造情節和內容的原因之一,這甚至可能會使學生的創作火花熄滅。以現在的小學作文教育現狀,導致這些情況出現的原因主要還是來源于小學作文教學的不合理,所以目前的首要任務就是根據這些原因與現狀,對解決辦法進行探討,改進作文教學以促進小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發展,改變這種現狀。
三、培養小學生作文思維能力的建議
(一)平等對待師生關系
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要有一個清晰的師生平等的教學認識,不僅在對話交流中是平等的,這不僅體現在教師與學生的日常對話交流的過程中,更是體現在在進行相關的作文創作過程里。教師要俯下身子降低姿態,收起自己“淵博的知識”,和學生進行一場平等的學術交流和思維碰撞,不要用成人的價值觀來評價學生的想法和作文內容。
(二)鼓勵學生大膽展示自己的思想
優美的寫作和美妙的語言是以觀念的交流為基礎,理解這一點是培養語言藝術領域中的創造力的中心。寫作首先是交流。在作文課堂上,教師與學生進行交流,這保證了學生能夠思考。對話是相互的,它迫使參與者表達思考的內容并做個人理解。所以帶有一種“強迫性”對話交流能夠讓學生將個人的創新思維表達出來。
(三)給學生提供活動訓練的平臺
讓學生參加各類課外活動,也可以培養學生的各項能力,如觀察能力,動手能力,理解能力等等。而除了由老師組織的課外活動,學校也更加需要自己的活動,讓學生們自己游戲,比如游戲。游戲是孩子心靈發展過程中所需要經歷的重要活動。在偉大的創新性建構過程中,也常常出現游戲性。學生們雖然明白提升成績是必須的,但其實孩子們更需要的是通過游戲,釋放學生的天性,更能為學校帶跟更多新思維。
四、結論
通過本文對如何培養小學生在作文中的創新思維能力的探討,意識到廣大教育工作者沒有清楚地了解作文教學是一個有利于創新思維培養的高效的途徑。因此目前的首要教育工作就是要優化教學方案幫助學生掙脫思維的束縛,要轉換觀念,保護學生正在成長的創作思維幼苗,真正意識到“學生是教育的核心所在”,為學生提供一個有利于進行創作的合理舒適的學習環境,平等對待師生關系,鼓勵學生大膽展示自己的思想,給學生提供活動訓練的平臺,增強對學生的鼓勵支持系統。
參考文獻
[1]陳璐. 在小學作文教學中培養創新思維[D]. 華中科技大學.
[2]蔡風安. 淺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小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J]. 中學生作文指導, 2021(26):2.
[3]韋磐. 淺談如何培養小學生作文的創新思維能力[J]. 新作文:教研, 202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