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臻
摘要:在新課程新教材實施的過程中,教師在轉變觀念的前提下,對教材相關專題進行有效整合,進而實施大單元教學,既落實了核心素養的培養,也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新課程新教材? ?大單元教學? ? ?核心素養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2)-12-
在新課程新教材實施的過程中,教師的地位顯得尤為重要,課程改革落實的效果如何,頂層設計的意圖領會的深淺,主要靠教師。在教師觀念的轉變前提下,將新課程改革的理念,滲透到歷史課堂中,切實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教師在課堂中要將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作為目標,能有效的將學科核心素養的五個方面進行有效協調,使之相互成為一個整體。既要注重對某一方面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也要注重學科核心素養的綜合培養。同時課程標準指出教師要結合教科書對學習專題的內容進行梳理,明確該專題所涉及的范圍及重要史事;在此基礎上,概括和確定該專題中的關鍵問題,并將這些關鍵問題的解決與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建立起聯系,圍繞關鍵問題對教學內容進行整合。
一、順應改革,轉變觀念
課程標準指出歷史教學是培養和發展學生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基本途徑。要實現基于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教學, 教師須確立新的認知觀、教學觀和評價觀,從知識本位轉變為素養本位,努力將學生對知識的學習過程轉化為發展核心素養的過程。教師首先應轉變對學習的認識,學習不只是老師講、學生聽,而是學習者主動建構的過程,是理解、運用、在交互中解決問題的過程。本單元設計中一改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在學生明確學習思路、基本熟悉教材內容的基礎上,由教師引導,通過師生合作、生生合作的形式共同探究所列問題。
“雙新”教育形勢下,歷史課程內容量大,時間跨度長,教師要在有效整合教材的基礎上,對學科核心素養進行有效融入,實現“一堂雙贏”。在歷史設計的過程中,要創設歷史的情境,讓學生在學的過程中切實了解、感受、體會所處的時代狀況,真實的社會環境,以及面臨的社會問題,進而進行有意義的探究、討論,從而形成正確的認識。除了注重歷史情境的創設外,教師不能把現成的結論交給學生,而是應該以問題為引領,把提出問題與解決問題相結合,關注教學內容的邏輯層次,進而解決現實問題,使學科核心素養落地生根。
二、單元整合下的有效教學
課程標準指出:“教師要依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完整、準確地把握歷史課程內容及教學要求。……在分析課程結構的基礎上,教師需要對教學內容進行更為有效的整合。”我們通常以課為小的單位,以單元為大的單位,從單元整體設計出發,而不是局限于一一課的內容,這樣不僅能夠節約課時,而且能夠理清前后聯系,加深學生對于這一塊知識的整體把握。大單元教學設計時應包括單元課標要求、單元內容概述、單元整合、單元核心概念等方面。
1 依據課標,合理整合
統編版教科書以通史時序進行編排,時間跨度大、內容量多,依據課程標準進行有效、合理的整合,既要注意歷史的縱向聯系也要關注歷史的橫向聯系,在單元教學設計時全面而深入的編排,在深入分析課程結構的基礎上,以主題線索的方式整體的梳理。如《中外歷史綱要(上)第三單元遼宋夏金多民族政權的并立與元朝的統一》這一單元,課程標準要求“通過了解兩宋的政治和軍事,認識這一時期在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等方面的新變化;通過了解遼夏金元諸政權的建立、發展和相關制度建設,認識北方少數民族政權在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凸顯的關鍵詞是“新變化”、“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發展”。由此重新整合單元標題為:“遼宋夏金元時期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新發展 ”。在單元主題下,再重新整合每課內容,下圖是教材的部目錄。整合以后的情況:
第1課? 政治文明的締造與革新
(1)群雄并起:揭開中國歷史新序幕
(2)兩宋創制:重建農耕文明新體制
(3)逐鹿中原:踏出草原帝國新秩序
(4)胡漢交融:構建華夏民族新面貌
第2課? 物質文明的交融與肇新
(1)戶盈羅綺:聚焦農工生產新成就
(2)市列珠璣:開拓商貿交流新領域
(3)重心南移:構建經濟發展新格局
(4)四民分流:催生社會風貌新氣象
第3課? 精神文明的傳承與創新
(1)信仰重樹:彰顯儒家思想新高度
(2)情感宣泄:譜寫文學藝術新篇章
(3)世界領先:展現科學技術新成就
(4)文化交融:突出民族文化新特色
2 突出重點,有效“減負”
在教學中依據課程標準在有效把握課程結構的基礎上,對教材內容進行有效整合, 這與教育部推行的“雙減”政策遙相呼應,“減負、提質、增效”絕不僅僅對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對高中生同樣適合。而大單元教學對減輕學生負擔,提升教學質量顯得意義非凡。當然在教學中還要確定教學內容的重點,以關鍵問題為引領,圍繞核心概念,突出核心要點,解決實際問題,落實核心素養,從而帶動整體內容的教學。如本單元第12課“遼宋夏金元的文化”一課,無論從課程標準要求還是實際情況考慮,應當以宋朝為主,元朝其次,遼夏金只在最后出現。關于遼夏金的知識點以往初中歷史教科書并沒有介紹相關內容,增加這一目主要是考慮到要反映多民族國家的特色。總體來說本課所涉及到的文化范圍廣大,門類眾多,而篇幅又有限,那就懂得有效取舍。課程標準要求“通過了解兩宋的政治和軍事,認識這一時期在政治、經濟、文化與社會等方面的新變化”,本課即以反映兩宋在文化方面的變化為主,順便涉及元朝的相關內容。另外,本課還對各少數民族政權在本民族文化方面的建設進行簡單介紹。筆者將其整合為三個子目:一、信仰重樹:彰顯儒家思想新高度,重點介紹宋朝思想界的變化以及這一變化對元明清等王朝的影響。二、情感宣泄:譜寫文學藝術新篇章,以文學為主,將“少數民族文字”納入其中,一起介紹。著重介紹宋元具有代表性的文學體裁,如宋詞、元曲,簡單提及白話小說,宋詩、宋朝古文等略去不講。再簡述書法繪畫藝術。三、世界領先:展現科學技術新成就,初中教材有比較詳細的講述,這里簡單介紹即可。
由此,要充分發揮教師的智慧,在單元整合的基礎之上,有效進行學科核心素養的滲透,教學過程中,巧妙設計,彼此兼顧,在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的同時,達到育人價值。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5月第2版。
[2]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歷史課程教材研究開發中心《普通高中教科書教師教學用書》,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8月第1版。
[3] 朱漢國、何成剛主編:《新版課程標準解析與教學指導高中歷史》,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0年8月第1版。
[4] 楊帆:《課標為基 單元為線 重整教材》,《中學歷史教學》2021年第2期第1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