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焱
摘 要: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中職歷史教學問題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新問題,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是我國中等職業教育的主力軍,中職學校中學生的道德水平如何,直接關系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穩定正常發展,本文詳細調查了我國中等職業技術學校中學生的道德狀況,并對一些不良現象中存在問題的原因進行了分析,最后對如何提高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的中職歷史教學提出了具體的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中職? 歷史教學 問題及對策研究
一、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學生現狀
(一)學習態度不端正。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許多學生認為進入中職讀書只是為了混個工作,學習對將來的工作不一定有什么用處,態度不端正。學習上遲遲無法取得突破,因此更加不愿、也不會自主的去追求知識,自主學習能力差,自律性低。
(二)不良行為習慣大量存在。校園中垃圾隨處可見,臟話隨時可聞,而且中職學生也存在著這個年齡孩子的通病,追逐時尚,喜歡攀比。學生們不論家庭狀況如何低俗的價值取向、不良的言行習慣充斥校園,其實他們此舉真是曲解了美的含義。
(三)性格叛逆,多有抵觸情緒。中被招收入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的學生在初中小學時往往成績并不理想,老師和家長的批評,其他同學的忽略,很容易使他們產生抵觸情緒和自卑心理,從而更加聽不進各種建議和忠告,逐漸形成暴躁戾氣、自負仇視的叛逆性格。
(四)以自我為中心。部分中職學生心理上就表現的以自我為中心,自私,不僅忽視家人和同學的關心,對他人的事也漠不關心;心胸狹窄,容易嫉妒同學,不懂得禮讓和相互尊重;不喜歡參加集體活動,沒有與人合作的團隊意識。
二、中職歷史教學問題存在問題的原因
(一)中職歷史教學工作目的性不明確、針對性不強。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應考慮各個學校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明確細致的目標,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目的不明確、針對性不強,影響了中等職業技術學校中職歷史教學的發展,制約了德育功能在中等職業技術學校中的發揮。
(二)中職歷史教學內容不能與時俱進。目前,我國學校中職歷史教學普遍存在形式主義的問題:空提口號、缺乏實踐。教育的方式創新不足,沒有將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與社會發展緊密結合,而是仍然以傳統的說教方式為主,這為有效開展豐富多樣的中職歷史教學帶來了阻力。倘若學校疏忽一時,沒能根據社會特點掌握時代脈搏與時俱進的進行教育,很可能造成學生道德水平的滑坡。
(三)中職歷史教學缺乏合理的管理制度和機制。教育改革是一項偉大而又影響深遠的工程,它為教育事業注入了新興的活力、帶來了勃勃生機,但更大的機遇意味著更大的挑戰很多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現在的中職歷史教學管理工作采取的仍然是傳統模式,管理配套設施也不夠規范,這些都離教育管理工作,特別是中職歷史教學管理工作專業化和現代化的要求有很大的差距。
三、提高中等職業技術學校中職歷史教學水平的建議
(一)加強德育制度建設。制度的強化,是一項工作得以正常、有序進行的有力保證,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學校建立明確的中職歷史教學制度,加強德育制度建設,對于提高中職歷史教學工作的水平是十分必要的。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的中職歷史教學工作,應從學校自身情況出發,尋找學生中職歷史教學工作的規律,結合學校教育特色和學生專業情況,樹立中職歷史教學的新規范,逐步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體系(如班主任工作制度、校園安全宿舍安全管理制度、學生實習期管理制度、校園不良行為監督制度等一系列配套管理制度)真正達到使學校的學生德育工作逐步走向科學化、合法化和規范化。
(二)搭建平臺師生互動。當今的社會是信息的社會,計算機科學技術發展到今天,網絡等多媒體技術已經滲透到人們生活的各個角落,同樣也改變著我們的知識傳播方式和教育模式。中職學校的學生多為16-18歲的青少年,他們對網絡等多媒體傳播手段表現出特別的興趣,因此學校可嘗試采用學生易于接受的方法來輔助實現中職歷史教學。一方面,學校要積極構建校園網絡平臺,建立網站,創建德育論壇板塊(社區、博客、微博等),論壇既是宣傳先進思想、政策,先進事例等的平臺,也是個師生可以平等交流、定期開展各項道德話題討論的場所。另一方面,我們仍要警惕網絡這把雙刃劍,要加強網絡管理,教育學生正確對待網絡避免沉迷、遠離犯罪,批判的吸收網絡中的信息。
(三)倡導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校園文化與身處在校園中的每個人都息息相關,它無形中影響著師生們的言語、行為和價值觀念。校園文化建設包括許多方面:可見的如校風校訓、學校各類學生社團、校園信息宣傳欄、校園文化設施和文娛活動、校園綠化等;也有存在于師生精神層面的文化價值觀、個人修養、心理素質等。研究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學生不同于其他領域同齡人的身心發展特點和規律,以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為陣地,廣泛開展豐富的校園文化活動。對于在學生中十分流行的非主流文化成分,要引導學生提高辨別能力,吸收其中健康、活潑、雅致的成分,剔除低俗、糟粕、不健康的部分。培養學生文明的言行和健康的興趣愛好,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取向和積極的個性品質,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和道德標準,以達到切實的中職歷史教學的目的。
3、結論
綜上所述,中職歷史教學的目的。“育人”是第一位的。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要搞好中職歷史教學工作,必須把握時代脈搏,以學生為本,潛心鉆研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和成長規律,采用新手段、研究新方法,不斷在事件中總結經驗,改進中職歷史教學方式;同時也要求學校和教師認識到中職中職歷史教學工作的重要性、長期性和艱巨性,將中職歷史教學作為一項長期的重要任務來完成,力求整體提高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學生的德育水平,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為社會、為國家培養更多高素質的技術型人才。
參考文獻:
[1] 謝紅燕.中職學校學生德育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J].法制與社會,2008,(1).
[2] 陳延斌.德育良性互動:未成年人道德建設的新路徑[J].道德與文明,2015-6.
[3] 陳正良.沖突與整合——德育環境的系統構建[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222.
[4] 王海濤.中等職業技術學校中職歷史教學重要性分析[J].西南教育,2007,6.
[5] 陶杰.現代中職歷史教學[J].中國高等教育,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