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獻鳳
摘要:最近這幾年來,我國不斷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要求教師不斷的轉變教學思想,更新教學方法,以此來為學生們創造更加高效的教學課堂,使學生們的綜合能力得到更加有效的培養。小學階段的孩子相對來說具有更高的可塑性,在這一階段,教師需要注重培養學生們的學習習慣,讓他們掌握一定的語文綜合能力。積極開展閱讀教學活動,加大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力度,能夠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對于他們長遠的發展有著一定的幫助。然而當前很多語文教師根本不知道如何去開展閱讀教學工作,而這必然會導致學生們的閱讀能力無法得到有效的培養。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培養;閱讀能力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對學生閱讀能力培養的現狀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國都具有非常濃厚的應試教育氛圍,很多小學語文教師都會將教學重點置于教學內容和練習題的講解這一方面,更加注重鍛煉學生們的做題能力。雖然這種教學方法確實能夠保障學生們的考試成績,問他們充分的加深對理論知識的記憶,但是卻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學生的語文學習訴求,導致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受到了極大的限制。在實際調查的過程當中,我們發現部分語文教師幾乎很少開展閱讀類的教學活動,在講解到閱讀方面的相關知識時,只是讓學生們對這類知識進行抄寫和背誦而已,根本沒有引領學生們去領會閱讀文本當中的含義。其實語文閱讀具有很強的趣味性,適當的閱讀教學活動不僅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們的語文學習興趣,還可以有效的拓寬學生們的語文知識面,培養他們的文學素養。在新時期的教學環境下,教育部門出臺了新的戰略規定,要求教師進一步加大閱讀內容的教學力度。由于閱讀教學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受到忽視,所以閱讀教學工作的發展相對來說比較緩慢,很多教師的閱讀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比較落后,這導致他們并不善于引導學生從多個方面來提升閱讀能力。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性
2.1理解和鞏固課上所學知識
小學階段的孩子在很多方面尚未發育完全,不具備足夠的文化水平基礎,他們對于學科知識的理解記憶情況都是以認識文字為基礎的。不同的漢字在讀音,寫法,含義等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對于很多小學生來說掌握漢字是非常困難的。趣味十足的閱讀文本不僅能夠有效的集中學生們的學習注意力,還可以讓他們在閱讀過程中加強對相關文字的記憶理解。
2.2提高語文表達能力
在參與閱讀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學生們不僅能夠了解到更多不一樣的故事內容,加強對相關文字的理解記憶,而且還能夠學習到不同的語言表達方式。語文的學習重點在于理解,要求相關的語文教師能夠把握課堂教學進度,適時的提出相應的教學問題,以此來加強學生對相關句子和詞語含義的思考。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結合班上學生的實際情況,按照一定的規則對其進行分組,并要求小組內部去討論相對應的教學問題。討論問題的過程也是彼此之間發表自身想法,思維產生碰撞的過程,能夠很好的鍛煉學生們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
三、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的方法
3.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階段的孩子具有獨特的身心特點,很多學生并不具備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實際聽課的過程中很難集中自身的注意力,這必然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他們的學習效率。所以教師需要對班上學生的性格特點有著非常清晰的了解,這樣才能夠結合他們的實際需求去制定相對應的教學方法。小學階段的孩子并不具備足夠的文字儲備量,他們在閱讀過程中很容易遇見不認識的字詞,這會在一定程度上打擊到他們的閱讀積極性,所以教師可以嘗試著利用講故事的方式來調動起學生們的積極主動性。繪聲繪色的故事講解不僅能夠營造出一種良好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們融入到這一情景當中,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還可以產生一定的感染力,讓學生們從感性和理性的角度去思考相應的教學問題。在正常授課之余,教師還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去組織相應的課外延伸活動,這樣能夠在豐富學生課余生活的同時,加強他們對教學內容的理解,使其愿意將更多的時間投入到閱讀當中。
3.2營造寬松的閱讀環境
開展閱讀教學活動,培養學生們的閱讀能力,主要是為了加強學生對文字內容的感知力,讓他們能夠切實理解其中所傳達的思想感情。寬松自由的閱讀環境能夠進一步放松學生們的身心,讓他們全心致志的投入到閱讀當中,進而融入到文本當中,更加深切的感受到文本當中的情景。當前市面上充斥著各種各樣的閱讀資料,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閱讀資料都適合被引入到課堂教學當中,教師需要結合教學內容和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計劃來選擇相關的閱讀資料,這樣才能夠更好的保障閱讀教學效果。
3.3引導學生掌握閱讀方法
教材當中涉及到的文本內容符合小學生的身心發展需求,但是這些文本的數量畢竟有限,不足以滿足學生的閱讀需求,教師需要盡可能的豐富學生們的閱讀內容,讓他們的閱讀面得到進一步的擴大。不同的學生具有不同的閱讀習慣和閱讀傾向,如果教師所推薦的書籍不符合學生們的心理需求,那么學生們也不愿意將時間花費在閱讀方面。因此在實際展開閱讀教學活動的時候,教師需要盡可能的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明確學生們的閱讀情況,這樣才能夠向學生們推薦更具有針對性的閱讀資料。正確的閱讀方法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們的閱讀效率,使他們更加準確的感受到文本當中所傳達出來的思想感情,所以在開展閱讀教學活動的時候,教師應該適當的傳授一些閱讀方法,比如說記錄優美語句和標記疑惑點的方法。
結束語
總的來說,閱讀水平的高低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學生語文綜合實力的強弱,與學生的語文考試成績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積極開展各種閱讀教學活動,加強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力度能夠促進語文教學工作的良性發展,讓更多的學生感受到語文閱讀的魅力所在。作為教師不僅必須要充分的認識到這一點,而且還要順應當前教育事業的主流傾向,不斷的學習閱讀教學理念和閱讀教學模式,以此來創造更加高效的閱讀教學課堂,使學生們的閱讀能力有所提高。
參考文獻:
[1]牛傳發.談語文教學中閱讀能力的培養 [J]. 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6,(3).
[2]鄭麗萍.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閱讀能力[J]. 現代交際,2011,(8).
[3]周登峰.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課堂閱讀能力的培養 [J].學生之友,2013,(6).
[4]季康平.論如何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 [J]. 語數外學習 :語文教育,20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