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嘉辰
摘要: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在當前初中教育過程中,教師十分重視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與發展,在歷史教學中,教師應當順應時代發展潮流,扭轉傳統落后的教學模式,應用多元教學方法,進一步推動教學改革與發展,所以本文基于核心素養下分析,探究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教學中的不足之處。本文通過分析探討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具體對策,旨在進一步促進學生的核心素養,有效提高增強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
關鍵詞:初中歷史;高效課堂;核心素養
隨著新課程的改革,傳統的教學形式已經不適宜學生的發展,為了滿足學生未來的發展需要,只有結合核心素養,培養學生綜合素質,才能幫助學生獲取更多的知識,提升學習能力。對核心素養下初中歷史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展開深入的探究。
一、核心素養在歷史教學中的作用
隨著新課程的改革,初中教學內容發生了許多重大的變化。很明顯的感覺是,已經有了更多的教學活動。在生成歷史知識的過程中,沒有直接的結論,而是需要學生探索和交流,總結歷史知識。這就提出了一個問題,教科書中的歷史知識真的變成歷史了嗎?不再那么重要了?答案是否定的。一些歷史知識和概念仍然需要老師給學生講解,但知識探索的過程需要學生自己分析。在經歷了發現知識的過程后,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培養了在歷史學習中的自主探索精神。核心素養是學生的基本素養,加強以學生為主體的歷史教學,更有利于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二、初中歷史教學中核心素養的重要意義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不斷深入和改革,在傳統的初中歷史教育教學當中,教師要不斷地深化教學理念,將初中歷史傳統教學中的弊端,及時地進行優化和創新,通過滲透核心素養理念,提升學生對于歷史知識的掌握能力,幫助學生通過對歷史學習和思考,逐步地創新教學策略和教學形式,加強學生學習意識的激發和拓展,使核心素養理念深入到學生的內心,對于學生的歷史學習和成長有著積極的影響。
三、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打造高效課堂的策略
(一)引入現代化的教學手段
與其他科目相比,歷史需要進行大量的背誦,這一特點會給學生的學習興趣造成一定的影響。在歷史教學中應積極引入現代化教學手段,提升歷史學科對學生的吸引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興趣的推動下,學生才能進一步探索歷史的奧妙。運用現代化教學設備將枯燥的歷史事件生動形象地展現出來,同時還可以在課堂上播放相關歷史電影,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積極性,還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相關歷史事件,在某種程度還可以培養學生的民族精神,促進綜合素養的培養。
(二)注重創設良好教學情景
在當前教育模式不斷創新的,現在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也要深入到學生的內心,關心學生的身心狀態,注重培養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堅定學生的歷史學習信念,在歷史教學當中,使學生能夠體驗歷史、感悟歷史,真正地愛上歷史,學習強化學生在學習當中的主動性和探究能力。教師對于學生學習興趣培養能夠有效地促進初中學生的思想素質完善,使初中學生在歷史學習當中具備一定的趣味性和學習目標,加快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思維。教師也可以在實踐教學當中以情景與感情進行有效的融合,為學生創造科學的歷史教學氛圍,引導學生在氛圍當中站在歷史的角度進行科學的思考和探究。當學生在學習《近代中國民族工業的興起》,教師就可以借助信息技術與教學內容進行有效的結合,在授課過程當中通過制作PPT放映相應的視頻資料增強學生對于課文的學習能力,當學生了解到民族工業曲折發展的歷史,使學生能夠樹立愛國主義精神,以中華民族之崛起而努力讀書強化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奮斗能力。
(三)注重轉變傳統教學理念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不斷推進,在初中歷史實踐教學當中,教師通過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使學生在歷史課堂當中逐步形成歷史學習的觀念,并且通過當前社會發展的新形勢,來逐步提高自身的素質理念。教師通過核心素養的教學應用在教育實踐當中要積極的配合學生的學習,及時的轉變教學思路和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法,在實踐課程當中強化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學習動力,使學生在歷史學習當中不斷的完善歷史學習的相關技巧。教師要突出核心素養教學理念在實踐教學當中的重要意義,通過不斷創新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結合新課程教學的發展動向,使學生在學習當中適應當前歷史學習的方式和需求,從而逐步的提高歷史教學的科學性。
(四)形成自主探究的教學
在初中階段,學生對于歷史的學習不應該只是死記硬背,更要形成自己的理解思維。初中歷史不僅考查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加注重學生學會探究歷史知識,用歷史方法看待問題的發生,從中認識深刻的道理。良好的課堂教學可以推動學生很好地發展思維,老師在平時應該多鼓勵學生利用互聯網資源學習,收集和整理自己需要的關于歷史知識的資料。在平時的教學環節中,老師應該善于鼓勵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比如,在學習“中國近現代生活的變遷”這一章內容時,老師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的形式搜集關于近代生活方面的資料,如服飾、生活習慣、文化等,進行文獻的收集和圖片、影像的整理,匯聚成一個小組專欄報告。老師在這一過程中承擔著輔助作用,對于學生的疑問要及時進行解答,對于學生搜集不到的資料,老師應該及時提供幫助,然后以小組的形式制作成圖畫,以圖畫的形式展示中國近現代生活的變遷。最后由小組評選出最佳展示小組,老師再進行總結和鼓勵,對優秀的學生進行表揚。在這樣的教學方式中,學生不僅形成了動手能力,主動地去搜集來自各方面的資料,同時在搜集資料的過程中也能夠很好地理解知識,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歷史。
四、結語
綜上所述,歷史學科核心素養在歷史學習中至關重要,不僅可以促進歷史教育的建設,還有利于培養學生歷史核心素養,對我國歷史發展有全面、充分的了解。為推動核心素養的形成,教師應不斷完善現有教學方式,高度重視歷史教育,實現學生歷史核心素養的形成。
參考文獻:
[1]以史為鑒 傳承經典——核心素養視角下初中歷史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分析[J].伏勇.考試周刊. 2021(37)
[2]淺談核心素養視角下構建初中歷史高效課堂的策略[J]. 王明洲.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 2021(05)
[3]核心素養下初中歷史高效課堂的構建研究[J]. 陳藝香. 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 2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