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扶全

摘要:現如今已經進入到了信息化的時代,而微課作為信息技術教學的主要手段之一,在高中數學教育活動中的運用,會由于教學內容的不同,制作過程與需求也有所不同。高中數學教師在運用微課輔助自身教學期間,需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水平,不可盲目攀高,也不可隨意降低難度與深度,要做到因材施教,恰到好處。這就要求教師既要勤奮學習、刻苦鉆研,同時也要多向專家、同行請教,只有不斷的學習與實踐,不斷總結與反思,微課的功能才能充分發揮。基于此,下文就圍繞微課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有效運用展開論述。
關鍵詞:微課;高中數學;教學;運用
從現實的角度出發來看,數學一直以來都是高中時期極為重要的科目,并且在高考中占據的分值也比較多。而教師要想充分發揮微課優勢,不僅要注意細化高中數學知識內涵,便于同學們理解,還要注意梳理數學知識結構,促使同學們能夠清晰認知數學知識內在關聯,系統獲取知識點。所以在課堂應用實踐中,教師要立足于高中生實際情況,把握課程知識點,凸顯微課教學的靈活性,以此實現全面提升課堂授課有效性的目標。
一、微課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有效運用價值
如果想要更好地通過微課讓高中數學教學“展翅高翔”,那么數學教師首先需要意識到微課的價值,這樣才會更有動力去探索相應的運用路徑。具體而言,其中的價值主要展現在如下兩方面:一方面是能夠促進師生關系。實際上高中數學的教學難度較大,而傳統授課方法中,由于教師的地位過于主導,因此容易出現師生關系不佳的情況,影響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1]。在當前信息時代背景下,微課的應用改善了這一問題,能夠展現出同學們的主體地位,在該方法的幫助下,師生間的關系會愈加和諧化,為營造一個良好的數學學習氛圍奠定了重要基礎;另一方面是拓展課堂教學內容。在高中階段教學工作中,較之其他科目,數學知識比較抽象,因此想要提高教學成效,就要從教學方法方面入手。微課是現代信息化技術與教學領域沖擊下的產物,能夠以信息化的方式作為數學知識的載體,可以很好地拓展教學內容,繼而為高中生的學習提供幫助。
二、微課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有效運用路徑探討
(一)運用微課教學,指導預習復習
在教學活動中,預習以及復習是極其重要的一環,高中數學教師通過對微課作出恰到好處的運用,就可以高效地指導同學們展開預習和復習。因為微課內容豐富、主題突出,不僅可以在電腦上展示,也可以借助平板以及智能手機等觀看,極為便捷。通過微課展開預習,高中生不會在感到吃力、困難,使自身的預習成效更加理想,課堂上就可以更好地跟上教師的步伐。在當課堂結束后,還需要對課堂所學的知識進行復習、鞏固,加深對知識的記憶[2]。會有很多同學在這一環節,常常是不知從何下手,亦或是難以真正消化教師講授的內容,這不僅會對其作業完成效果帶來影響,還會拉低課后復習的效率和質量。顯然,這對于學生數學學習的深入是極為不利的。對于這種情況,教師也可以將微課利用起來,例如:教授高中數學“隨機抽樣”之后,教師就可以將課堂講授的一些極易混淆以及易錯的知識點整合起來,制作成一個微課視頻,然后讓同學們結合微課視頻進行自主復習。值得注意的是,在利用微課展示經典易錯題目期間,教師可以適當添加文字注解,并且為重要步驟換上鮮艷的色彩,便于高中生在課后的學習、觀看,以增強微課復習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相信在微課視頻的輔助下,學生的數學預習和復習成效會變得更高。
(二)借助微課教學,突破重點難點
在高中時期的數學教學過程當中,如何才能更好地突破重難點,是教師很注重的課題之一,而微課教學最為明顯的特點就是其十分簡短而精煉,通常一節微課的時長只有短短的數分鐘,那么在這數分鐘之內所展現出來的教學內容必然是教師授課過程中的難重點[3]。所以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可以利用微課專門講解教學內容中的一個環節,當然在講解這些難點重點時,要符合高中生的學習規律,講究循環漸進,不可操之過急,要根據同學們的實際水平來安排微課教學的內容。例如,教師高中數學“函數”的相關內容期間,教師可以專門利用微課來講解函數的題目“已知 ,如果不等式恒成立,那么a的最小值為多少?”接下來,教師就可以制作一節微課課程來講解這道難題,展示這道題目的重難點部分,這是對于學生來說很有效的教學方式,若有同學在課堂上沒有聽懂講解內容,那么在課后學生可以主動向教師索要微課視頻,利用課余時間再次觀看,進行重復性的學習,從而實現對課程重點與難點的二次學習,提升學習成效。
(三)通過微課教學,直觀呈現知識
作為高中數學教師,還可以嘗試通過微課演示的方式,來直觀地對課程知識作出呈現,繼而促使高中生增強對課程內容的理解,發展高中生數學的直觀想象能力。所以,教師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可以利用微課演示教學的方式教導學生,讓同學們通過微課視頻發展自身數學素養,培育數學思維。例如:教授高中數學“棱柱”相關內容期間,教師可運用微課為同學們展示“部分棱柱”的圖片,讓他們根據“部分棱柱”圖片補全成“棱柱整體”的圖形,以此能夠幫助學生加深對棱柱圖形概念的理解。高中生在補全棱柱圖形的過程中,首先需要具備基礎性的棱柱知識,其次需要具備數學點、直線、面的想象能力,最終才能夠完整補全,以此可以鍛煉其直觀想象能力,塑造其數學專屬思維。
結束語:
總體而言,在新時期的教育活動中,加強微課在高中數學中的運用,能夠顯著提升教學成效。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課堂形式,時間簡短、內容精巧,是傳統課堂學習的有效補充,通過形式多樣的課堂載體,可以豐富高中生學習內容,為其自行學習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極大地調動其學習興致,并且將以教師為主的傳統的課堂轉變為以學生為主的新型課堂,改變了傳統課堂時間、空間的限制,讓高中生可以根據需求隨時隨地開展學習,使之高效完成學習,促進高中生的數學素養。因此,上文就對微課的運用做出了探討,還希望大家能夠給予斧正。
參考文獻:
[1]李凡亮.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數學微課輔助教學實踐[J].數學教學通訊,2021(33):18-20.
[2]王乾生.微課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以《圓錐曲線》教學為例[J].廣西教育,2021(38):40-42.
[3]黨星元,黨泉元.高中數學概念教學中的微課細節及效果探討[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1(26):103-104.